亚利桑那豹1950年灭绝
又名北美猎豹,类似现生猎豹的猫科动物,是已绝灭的的猫科动物。生物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在现存的猫科动物中猎豹与美洲狮、美洲虎的基因是最接近的。尽管北美尚未出土比旧大陆明显更早的猎豹类动物化石,但DNA分歧检测的结果表明它们的共同祖先应该生活在约825万年前的北美洲。因此,整个猎豹家族可能是由北美洲向欧亚大陆和非洲迁徙的,而北美猎豹属和猎豹属(Acinonyx)是由其共同祖先派生出的两个分支。一些专家把这两个属看作猫科动物“趋同进化”的一个极佳例子。
亚洲猎豹1948年灭绝
主要栖息在半干旱沙漠或空旷草原和浓密的丛林中,其捕食猎物的本领是猫科动物中最像狗的一种。它的四足也很像狗,爪子钝下弯度小,仅能收缩一半。因它腿长、体瘦,因此,它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113 km,一次跳跃最大长度可达9.1 m。亚洲猎豹只分布于南亚和中东,1948年灭绝。
亚洲猎豹因其性情温顺,很早以前就有人到野外大量捕捉小猎豹来喂养,但成活率极低。在当时拥有训练有素的猎豹是那些达官显贵们的一种富贵象征,许多有钱有权的人家里都养有猎豹,有的甚至养有几十只。但猎豹在当时人工饲养下根本不繁殖,因此,人工饲养的全部要到野外去捕捉。再有,人们为了获取其皮毛,毫不顾忌猎豹在自然界中所起的生态平衡的作用,大量捕杀成年猎豹。那些王公贵族们也以猎杀猎豹为乐趣,刚刚出生的小猎豹被人捉走,大猎豹又惨遭捕杀,就这样,亚洲猎豹数量急剧减少。在当时,人们还大量开垦丛林、草原,种植庄稼,使猎豹栖息地大量被毁坏。栖息地的丧失使它们失去了合适的猎物,这更成了本来就不多的亚洲猎豹的致命伤。
到了1930年后,人们在野外看到猎豹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而到了1940年以后,人们只是几年内才能发现一次亚洲猎豹的踪迹。据文献记载,最后一次发现亚洲猎豹是在1948年的印度南部。那以后,人们再也没有看到过体型细长、姿态优美、动作灵活的亚洲猎豹。
巴厘虎1948年灭绝
巴厘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 (Schwarz, 1912),猫科豹属虎的一个亚种,是现代虎中最小的一种,体型不到北方其他虎的1/3。它的体长约1.15米,重100公斤上下,生活在印尼巴厘岛北部的热带雨林里。已经在人类的大肆捕杀下于1937年灭绝,现在人们已经无法欣赏这种体型最小的虎种了。据记载,最后一只巴厘虎于1937年9月27日在巴厘岛西部的森林里被贪婪成性的猎人射杀。
在1937年9月27日最后一只人们视线里的雌虎被射杀后,就再也没有人亲眼看到过巴厘虎威武而矫健的王者身影。有专家认为,即使这只雌虎不是最后一只,巴厘岛在这只虎死后还有残存的零星老虎,它们也相继在20世纪40年代相继被贪婪的荷兰殖民者或当地居民捕杀,或者因为数量太少的无法继续繁衍这个种群,最后孤寂地在林中死去。在1952年、1970年都有人自称看到巴厘虎,但消息未经严密论证不大可信。截止到2013年资料显示动物园从未有展出巴厘虎的记录。
西亚虎1980年灭绝
西亚虎(又称里海虎):分布于里海的西部、高加索山脉和加斯比奥地区。在19世纪末因为人类的贪婪大肆猎杀,使得西亚虎迅速减少并于1980年绝种。
在人类眼中,虎的经济价值非常高,全身几乎都可利用。如中国人把虎骨看作名贵的中药,认为泡制的“虎骨酒”能除风祛寒,对风湿症有疗效;人类还把虎皮制成褥子或地毯、挂毯;其他如虎肉、虎血、虎须,人类都将它们入药以滋养自己。
19世纪末,东欧一些国家的人来到了西亚虎的生存地,为了能获得全身是宝的西亚虎,他们开始了对西亚虎无情的大量猎杀。资料表明,在1890年到1900年,仅十年中西亚虎就被猎杀了3 000多只。西亚虎所生存地区的一些王公贵族也以猎虎为乐趣。如沙俄时期的一个王公大臣在1912年写给他的朋友的一封信中承认他曾射杀过1 150只西亚虎。
这样,由于多年狂杀滥捕,到了20世纪40年代西亚虎只剩不足100只了。这时,西亚虎仍没有逃脱不法分子的猎枪。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亚虎仅剩下不足10只了。1980年,最后一只西亚虎在加斯比奥的丛林中孤独地死去。据官方调查:最后10只西亚虎除2只是正常死亡外,其余8只全部是由贪婪的猎人所杀。从此西亚虎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人们再也看不到它们往日驰骋叱咤的王者风范了。
爪哇虎1988年灭绝
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sondaica)是一种曾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虎,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灭绝。虽然迄今还不时有目击的传闻,但都未获得证实。爪哇虎是除巴厘虎(也已绝灭)和苏门答腊虎(保护现状极危)外生活在印尼境内的第三种虎的亚种,也是最近期绝灭的一种虎。爪哇虎的体型小于孟加拉虎。
虎在亚洲曾是一个庞大的动物群体,20世纪初仍有10万只左右,但随着20世纪亚洲各国生态环境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再加上人类对老虎栖息地的侵占和及对它们的疯狂捕杀,截止21世纪野生虎的数量已减少到不足4000只,并且3个亚种在50年内已相继灭绝(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其中唯有爪哇虎是在已经得到初步保护下灭绝的。有很多专家都认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虽是人类科技迅猛发展的新世纪,却是虎的灾难世纪。
20世纪50年年代末,印尼独立后,偷猎现象减少了很多,但是此时,爪哇虎已不足50只了。
20世纪60年代后,爪哇岛上的爪哇虎已经所剩不足20只,而人工饲养下的爪哇虎这时还没有繁殖成功。
20世纪初爪哇岛上仍生存着近万只的爪哇虎。但荷兰殖民者和当地居民为了得到它们的皮毛和骨头,对它们进行疯狂捕杀,致使爪哇虎的数量在40年内迅速减少了8000多只。1945年印尼宣布独立,定都雅加达,爪哇岛上的人口猛增,使需要很大活动范围的爪哇虎无处生息,数量随之一天天地减少。
20世纪60年代后,爪哇岛上的爪哇虎已经所剩不足30只,而人工饲养下的爪哇虎这时还没有繁殖成功。20世纪60年代末,数量不足20只的野生的爪哇虎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环境恶化等原因
出现严重的种群隔离情况,相继在孤寂死去,或者被偷猎者杀害。
1972年,爪哇岛保护区里的爪哇虎也已只剩9只左右了,1976年估计只剩下3只了,1979年根据推算仅剩下3只,这年也是最后一次有人亲眼目击到野生爪哇虎,此后野生的爪哇虎便没有了任何消息。世界上最后一只野生的爪哇虎估计死于1982年。
20世纪70年代印尼爪哇岛的动物园还有4只爪哇虎,均为雌性。1983年6月,最后一只人工圈养的、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只年迈的雌性爪哇虎在雅加达的动物园去世了。1988年,印尼政府沮丧而无奈地正式宣布爪哇虎也已于80年代灭绝,这是印尼继1937年巴厘虎灭绝之后又一个虎种的绝迹。
新疆虎1916年灭绝
新疆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lecoqui,亚种名亦有lecoqi的拼写)也叫罗布泊虎,是一个已经在新疆绝迹的老虎种群。尽管里海虎与新疆虎长相差距很大,但由于里海虎(Panthera tigris virgata,即波斯虎)在灭绝前的活动范围概括了新疆,因此国际学术界一般将新疆虎视为里海虎的异名,而不是另一个亚种。里海虎在1989年就已被宣布灭绝,但在1940年代,新疆塔城军分区还有军人声称曾看过牧民捕杀了一只老虎。
据称,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是第一个记述新疆虎的人。1876年深秋,深入新疆考察的普尔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盆地的阿克塔玛村住了8天,参加了猎虎队伍,亲眼见到受伤的老虎走回森林,他形容“那里的老虎就像伏尔加河的狼一样多”。
1900年3月28日,瑞典博物学家斯文赫定在我国西北新疆境内首先发现了消失了几个世纪的楼兰古迹,同时还发现了新疆虎。他的这一发现说明原来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因为有虎的地方必定有大片的森林,有大量的食草动物和充足的水源。当时的新疆虎就是在这样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可是自从中国古代商人开辟了“古丝绸之路”之后,楼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逐渐成为西亚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成为了商业、文化交流中心,人口随之猛增,并达到了鼎盛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多,急需大量自然资源,这样森林成片的被砍伐,草场被耕种,这致使河流断流,土地沙漠化严重,繁华的古楼兰同时也走向了衰败,最终被沙漠一夜之间吞噬了。古楼兰从此由一片绿洲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沙漠。
与古楼兰一样,新疆虎同时也遇到了空前的劫难,失去了森林,就等于失去了食物来源,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大批新疆虎死去了,但仍有一小部分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在沙漠中仅有的绿洲里顽强地生活。直到1900年,斯文赫定发现它们,这也是现代人第一次知道并认识了新疆虎。在这以后的十几年当中,由于这一地区环境又进一步恶化,加之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对新疆虎的猎杀,所剩无几的新疆虎最终也没有逃脱厄运。
台湾云豹1972年可能灭绝
台湾云豹(拉丁学名: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us),属于台湾特有亚种的猫科动物,也是台湾岛上最大型的野生动物之一。云豹全身淡灰褐色,身体两侧约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这也是它之所以叫云豹的原因。而身体两侧的深色的云纹正是很好的伪装。因此,它们在丛林里生活,很不容易被人发现。1972年,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与栖息地被破坏,台湾云豹再未见踪迹,2013年4月,台湾学者宣布,其可能已经灭绝
台湾云豹在1940年以前尚有几千只左右,但由于台湾地区的人地发现云豹的皮毛美观大方,毛质柔软并富有光泽,是制作皮衣的上等原料,当时欧美的一些人也非常喜欢用云豹的皮毛做的皮衣。云豹的骨头也被人当做中药材。台湾云豹因此遭到了灭顶之灾,被大量捕杀,此时正是台湾现代工业社会迅猛发展的时期。森林被大量砍伐,云豹失去了家园,终日食不果腹,许多最终被饿死了,有些饥不择食的云豹是被一些放有毒药的家禽毒死的。
由于大量捕杀等原因,台湾云豹的数量越来越少了,尽管台湾地区政府在很早以前就对云豹加以保护,但仍有一些利欲
熏心的不法分子屡屡盗捕云豹。到了60年代后期,有专家统计台湾野生云豹不足十只了。可是那些不法分子仍继续捕杀云豹。1972年最后一个台湾云豹倒在了不法分子黑洞洞的枪口之下,人们再未见过台湾云豹的身影。2013年4月,台湾学者宣布,台湾云豹可能已经灭绝。
巴巴里狮子1922年,野外灭绝
巴巴里狮,Panthera leo leo (Linnaeus, 1758),是狮子的指名亚种,但已于野外灭绝。现时在欧洲只有少于40只饲养的巴巴里狮,全球则少于一百只。
巴巴里狮以往分布在北非,由摩洛哥至埃及。野外最后的巴巴里狮是于1922年在阿特拉斯山脉被射杀。相信它们不单在野外灭绝,连同饲养的也都已经消失。不过,在一些动物园或马戏团内可能仍有巴巴里狮的存在。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纯血统的巴巴里狮灭绝了。这些悲剧的发生要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古罗马时代。公元前46年,在尤利乌斯·恺撒统治的极盛时期,他个人出资兴建了一个体现罗马帝国威力的广场。竣工时举行了一场与之匹配的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由于当时罗马竞技场的嗜血传统,恺撒便命人将大量的野生雄狮赶进场内, 挑逗它们与训练有素的角斗士搏斗。被人从黑暗的地牢中赶到了刺眼的阳光下后,这些狮子开始疯狂地撕咬杀人。几百名手持长矛、利剑和兽网的角斗士奋力冲杀,观众席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喝彩声。历史上没有当时角斗士伤亡人数的记录,而当表演结束时,400多头雄狮已倒地而亡。
那些死在恺撒及其前后的统治者手中的狮子几乎毫无例外是从它们在北非的家园,即当今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和埃及捕获的。这些被称为巴巴里雄狮(Barbary lions)或阿特拉斯雄狮(Atlas lions)的猛兽曾是古埃及人捕猎的对象,它们吞食过早期的基督徒,也曾在欧洲人设计徽章时激发起他们的灵感。它们不朽的雕像守护着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它们从肩胛骨一直披到后背中部的华美鬣鬃闻名遐迩,肘部是丛生的鬃毛,浓密的鬃毛流苏般从腹部一直延伸到大腿内侧。它们比撒哈拉亚种的同宗狮子体形更健壮,宽阔的面庞上镶嵌着一双清澈的灰色眼睛, 那是晒白了的沙子的颜色,稍淡于南方狮子眼睛特有的琥珀色。
到了20世纪初,除了摩洛哥境内寒冷的阿特拉斯山区(Atlas mountains)残存着一个巴巴里雄狮种群外,其余的都已灭绝。即使在那种人烟稀少的地方,它们也只是得到了片刻的喘息。到了20世纪20年代, 这一小片避难所也没有躲过人们的枪口,最后一头有记录的野生巴巴里雄狮于1922年被一个农民射杀。除了少量的皮毛和骨骼散落在欧洲的博物馆中,巴巴里雄狮似乎已永远地消失了。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