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新界荃湾地铁站附近,坐落着一座被称为“三栋屋”的古建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香港历史最为悠久的客家围村之一,也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所在地。
眼前的这座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布局有如棋盘,左右对称,中轴线上建有前厅、中厅及祠堂,位于左右及后排的横屋将整个村庄围拢起来。它曾于1981年被列为法定古迹,1987年重修成三栋屋博物馆后,正式开放给市民参观。
走进三栋屋博物馆展览厅,“口传心授系列II: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展览”正在举行。展览通过展板、影片和多媒体装置介绍了20个非遗代表作项目,现场还设有多个模拟场景,如制作港式奶茶的茶餐厅、昔日进行南音说唱表演的茶楼、港式长衫师傅的工作室和小型戏棚等。
“通过展示这些非遗项目的物品和工具,加上模拟场景,参观者仿佛置身其中,近距离感受香港非遗的魅力,并对这些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邹兴华告诉记者。
在邹兴华看来,非遗是民间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保留下来就是非遗。在香港保存最好的就是节庆活动,“非遗是我们很重要的一笔文化资源。”
目前,香港已有10个具有高文化价值的非遗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包括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大坑舞火龙、古琴艺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黄大仙信俗。粤剧则于2009年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向记者表示,香港非遗起步比内地晚,且多是由民间自发启动,特区政府从旁资助扶持项目发展。
非遗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特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郑培凯介绍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在香港正式生效,特区政府不仅专门成立了非遗工作组,还委任本地学者、专家等担任委员,就普查、保护等方面向特区政府提供意见。
2008年,非遗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在委员会督导下,特区政府用了四年时间进行普查,列出了一个包含480个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涵盖了所有非遗种类,抢救了一些濒临灭绝、马上面临失传的项目。
据邹兴华介绍,特区政府今年的财政预算案还建议拨款3亿港元,保护、推广和传承非遗,与香港非遗清单任何项目有关的方案或活动均可申请资助。如果拨款申请获立法会财委会批准,这项非遗资助计划将会在明年首季推出。
除了特区政府推动外,民间力量和学术机构的支持也非常重要。邹兴华说,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对于推动非遗研究和保护贡献了诸多力量,一些社团和机构也都纷纷出钱出力。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便是其中之一,由该会主办的第四届“盂兰文化节”日前在维多利亚公园落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参观游玩。“盂兰文化节”自2015年开始举办,历经四年发展,如今已成为代表香港盂兰文化的一张响亮“名片”。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盂兰文化节总统筹胡炎松告诉记者,盂兰文化是香港大力支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港潮籍人士举行盂兰胜会的传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盂兰文化节代表了薪火相传的传承精神,它当中包含的孝亲慈爱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和坚守。
翻开香港日历,各种节日和公共假期被排得丰富紧凑,从农历元月的春节、元宵节彩灯会开始,之后有清明节、大澳龙舟游涌的端午节、彩灯舞火龙的中秋节……“非遗文化已成为一股凝聚香港社会的向心力,文化传承和每个人都有关系。”郑培凯说。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郑培凯表示,将根据项目的缓急程度来制定保护措施,把400多个非遗项目分批上报国家文化部,申请国家级非遗,让更多人了解香港传统文化,共同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