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好多时间和地方,母亲不叫娘,更不叫妈,而叫姐或姊。这与现代的叫法截然不同,辈份似乎也乱了。这有什么证据吗?
首先,古代的主要工具书载明,“姐”字的本义指“母亲”。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解释:“蜀谓母曰姐,淮南谓之社。从女且声。”从这个解释来看,也就是在今天四川一带,至少在东汉时期,人们在口语中称母亲为姐。
三国时魏国博士张揖编写的训诂学著作《广雅》解释道:“姐,母也。”没有写清以姐称呼母亲的地点和区域。显然,在当时的口语中,有的地方把母亲称作姐。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了《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该书在《马部》写道:“姐,羌人呼母。”这个解释可以证明,羌族人把母亲称作姐。
明代科学家、文字学家方以智编写的《通雅》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书籍,内容广泛,考证详实。《通雅》记载:“江南呼母为姐。”这是否可信呢?清朝大学问家纪昀在《四库全书提要》中,对方以智作出了高度评价,说方以智“穷源溯委,词必有证,在明代考证家中,可谓卓然独立者矣”。这说明,方以智的考证是以事实为根据的。至少,在明朝末年,长江以南的人在口语中把母亲叫做姐。
其次,一些史书和古典文学作品原话证实,古人把母亲叫作姐或姊。
图片来自网络
北齐开国皇帝文宣帝高洋的皇后叫李祖娥,这个女人的命运十分悲惨。高洋死后,他的弟弟高湛后来继位,叫武成帝,不久就发生了可怕的事。《北齐书·文宣李后传》记载:“武成践祚,逼后淫乱,云:‘若不许,我当杀尔儿。’后惧,从之。后有娠,太原王绍德至阁,不得见,愠曰:‘儿岂不知耶,姊姊腹大,故不见儿。’”这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武成帝登基,逼李祖娥通奸,说,“你不答应,我就杀死你的儿子”。李祖娥害怕,就同意了。
后来,李祖娥怀了高湛的孩子。(李祖娥的儿子)太原王高绍德(李祖娥与高洋的儿子)回来了,但李祖娥不愿见他。高绍德愤怒地说,“儿子难道不知道吗,妈妈肚子大了,所以不见我。”很明显,高绍德把母亲李祖娥叫作“姊姊”。这在对话中,是十分清楚的。 另外,《北齐书·南阳王绰传》记载:“绰兄弟皆呼父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妇为妹妹。”显然,姊姊又成了奶妈的意思,但总归与妈还是有联系的。
二十四史有关部分截图
南宋叶绍翁写了一本书叫《四朝闻见录》,记载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的事,所记多为作者亲历或耳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这部书有一段写道:上(高宗)尝语宪圣(赵构的第二任皇后吴氏)曰:“极知汝相同劳苦,反与后进者齿,朕甚有愧。俟姐姐归(原注:谓太后),尔其选已。”宪圣再拜,对曰:“大姐姐远处北方,臣妾缺于定省。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里泪下。臣妾诚梦不到此。”这段宋高宗赵构与吴皇后的对话,说明了两层意思,宋高宗非常爱自己的皇后吴氏,认为她太辛苦了,等到自己的母亲皇太后回来了,就可以享福了。另外,也反映出,赵构的皇后吴氏非常善良,时常想着皇帝的妈妈。 在这段对话中,赵构把自己的母亲叫作“姐姐”,皇后吴氏把公婆叫作“大姐姐”。这表明,在南宋,人们仍把母亲叫姐或姐姐。
第三,一些地方方言证明,古代曾经称母亲为姐。方言被称作古代语言的活化石,能够反映古代语言的真实面貌。在当代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江西省宁都县、山西省临汾市等地,当地方言仍然以“姐”来称呼母亲,真实的再现了历史上曾以姐称呼母亲的情况。
总括起来看,姐或姊,是母亲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具体称呼,也表达了四层含义:一是,在古代,约有1000多年的时间,人们把母亲称作“姐”或“姊”。二是,羌族等少数民族、汉族都曾以“姐”、“姊”称呼过母亲,江南人这样叫过,北方人也这样叫过。三是,在同一个时期,人们对同一件事物和同一类人有不同的称呼。在古代,有把母亲称作“姐”、“姊”的,也有称娘的。如,在南北朝《木兰辞》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娘、姊的用法与现在的用法相同。四是读古书,一定要思考,好多字词,与现在的意思不尽相同,绝不能食古不化,而要古为今用。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