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蟑螂要不要直接踩死(看见蟑螂可以踩蟑螂吗)

有人是不是看见蟑螂就想上前踩上一脚?但要是到了海边,看见“蟑螂”可别乱踩!第一那不是蟑螂,第二把它惹急了可能会咬人!那它不是蟑螂是什么呢?

海蟑螂、海蜘蛛、海毛虫……这些名字,是不是听起来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后两个字,然而加上个海字,顿时就不知道是何方神圣了。

海蟑螂

海边的蟑螂是蟑螂吗?

在海边的礁石上,经常能看见一种体长2厘米左右的像蟑螂一样的虫子,它们在石缝间钻来钻去跑得飞快,本来石头上趴着一小群,当你走近,它们就嗖地一下没影了,这就是海蟑螂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左滑查看外来海蟑螂,除了腿多了点,眼睛大了点,是不是确实颇有蟑螂的神韵?图:invasions.si.edu

海蟑螂和蟑螂其实没啥关系,它们是一种潮虫,属于甲壳类动物,也就是虾蟹的近亲。然而,海蟑螂有着其它潮虫所不及的长触角、较大的体型和极为敏捷的行动能力,刚好这也是蟑螂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自然而然也就重名了。类似的,还有湖蟑螂,又叫湖水虱,它也属于海蟑螂科,不过生活在淡水环境。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左滑查看湖蟑螂

图源:wikimedia

我国沿海从南到北都可以看到海蟑螂,它们生活在海边却不会游泳,而是在水面之外的礁石上爬行。如果受到惊扰也能短暂入水躲避。

没几个人喜欢蟑螂,这样的态度也殃及了海蟑螂。不过,海蟑螂其实在沿海扮演着重要的“清道夫”角色,它们能处理掉冲上岸的各种垃圾和尸体——是不是听起来更像蟑螂了?

海蟑螂被抓起来跑不掉可能会尝试咬人,但其实平时看见人跑的飞快,所以只要不乱踩乱抓就没事儿。

海蜘蛛

靠着“不好吃”撑过了五亿年

海蜘蛛属于海蛛纲(Pycnogonida),是一种螯肢类节肢动物,确实和蜘蛛有点关系。海蜘蛛也有八条细细的长腿儿,它们大多体型不大,然而最大的一种海蜘蛛八条腿展开却能有70厘米宽。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最大的海蜘蛛 Colossendeis colossea

图源:destepti.ro

大部分的海蜘蛛都生活在深海海底,行动非常缓慢,靠捕食藻类和行动同样缓慢的动物为生。海蜘蛛如今在海洋中是一类相对边缘化的动物,然而它们其实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产物,到今天已经延续了五亿多年。和海蜘蛛同时期的大部分类群都已经灭绝了,而海蜘蛛到现在依然蛛丁兴旺,单是已经被科学描述的,就有超过1300个物种。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各式各样的海蜘蛛

图源:wikipedia

它们是靠什么本事挨过这五亿年的时光变迁的呢?两个字:难吃。比起真正的蜘蛛,海蜘蛛可谓是瘦骨嶙峋,抛开体表坚硬的甲壳不谈,它们的体内别说是肉了,连呼吸系统都没有,哪怕是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也被挤得伸进了腿中。任何一种捕食者,只要不是饿疯了,都不会把海蜘蛛当成一顿美食。而且随着它们步入深海,竞争压力也变得更小。

海毛虫、海蜈蚣

是海底的毛毛虫和蜈蚣吗?

海毛虫Chloeia)是一种多毛类动物,在浅海和深海都有分布,通常在水底爬行,有时也会在水中游泳,在夜间可能还会集成小群游动。就和陆地上的毛毛虫一样,它们的身上布满坚硬的有毒刚毛,如果不慎碰到它们,刚毛扎入体内,其中的毒素会引发数日乃至一周的疼痛或麻木。海毛虫在赶海时是很常见的,如果遇到它们,一定要管住手!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黄斑海毛虫,有毒,勿碰!

图源:diverosa.com

海蜈蚣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名称,它一般是双齿围沙蚕的俗称。双齿围沙蚕也是多毛类,但它们没有海毛虫那种发达的长刚毛,体型也更细长,像蜈蚣一样。

双齿围沙蚕的身体软软的,手感非常好,和近缘的海毛虫不同,它们对人完全无害,可能看着有些瘆人,但其实它们不仅在海钓时是很好的鱼饵,有时还会成为沿海地区人们的食物。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长得吓人其实人畜无害

图源:wikipedia

海蛾鱼、海蠋鱼

鱼长得像虫?

神奇的是一些鱼也长了一副“虫”样。海蛾鱼科(Pegasidae)是海龙目的一类海水鱼,有3属8种,我国分布有5种。海蛾鱼宽大的胸鳍展开之后就像飞蛾的翅膀。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是虫是鱼?图源:iNaturalist. By John E. Randall

海蛾鱼是海龙和海马的近亲,和它们一样,海蛾鱼的身体被坚硬的骨板所包围,机动性基本为0,要想游泳只能费力扭动僵硬的尾柄,勉勉强强跃离水底,如果水流太强,它们就会身不由己地被冲走,甚至被卡在礁石某处。好在海蛾鱼平时也不怎么需要游泳,它们是底栖鱼,腹鳍特化成指状。如果要移动,就靠腹鳍拉动身体在水底”走路”,其实跑得还挺快的。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不会游泳的鱼

视频来源:youtube

海蛾鱼在我国的南海和东海南部很常见,渔民常能抓到它们,但为什么却很少能在鱼缸里看到这些好玩的小鱼呢?原因有二。其一,海蛾鱼并不好养;其二,鉴于它们是海龙海马的近亲,渔民抓到它们之后所给的待遇也是一样的:晒干进中药铺……

“蠋(zhú)”是毛毛虫的意思,海蠋鱼自然也就是长得像毛毛虫的海鱼,说巧不巧,它也是海蛾鱼的近亲——海蠋鱼是一种海龙,管状的身体上长满叶状或毛状的附属物,很显然这是在模仿藻类和树枝。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大吻海蠋鱼,长得跟海藻似的

图源:wikimedia

海黾、海蝽

多了个海字,但还是虫

也有加了海字而不改变本质的:海蝽确实是蝽,海黾也确实是黾,它们是极少有的海生昆虫,腿上有细毛,靠张力在海面上行走。有时你会见到蜻蜓在海面上飞行,这不算海生,因为它们在繁衍后代时起码也得回到盐度较低的河口半咸水环境,只有真正能在海中度过一生的昆虫才有资格被叫作海生昆虫。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海面上的海黾

图源:inaturalist

或许你见过池塘水面上划来划去的水黾吧?海黾和水黾同科,和它大差不差,只是海黾生活在海面上。海黾是唯一能够涉足远洋的昆虫,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在远海生态系统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可以在水面上行走的水黾

海蜗牛

随水飘荡的紫色海螺

海蜗牛是海里的蜗牛吗?非也!海蜗牛的颜值,可以秒杀90%以上的蜗牛。海蜗牛属又叫紫螺,是一种在海面下营漂浮生活的海螺。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这配色多少有点仙了

图源:wikimedia

海蜗牛的壳很薄很脆,质量非常轻,这是它们漂浮的基础。海蜗牛的腹足能分泌黏液包裹气泡,形成一个充满气泡的筏子,海蜗牛就搂着它随波逐流。海蜗牛自己不能游泳,筏子飘到哪里它就飘到哪里,有时被冲上岸晒死也只能认命。如果失去了筏子,海蜗牛就会沉入海底而死亡。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漂浮生活的螺没见过吧?

图源:texassaltwaterfishingmagazine

漂浮在海面上,海蜗牛吃什么呢?它的食物是同为漂浮生物的管水母类,如大名鼎鼎的僧帽水母和帆水母。虽然生活在海面上,但海蜗牛却起源于主要生活在深海中的梯螺,它们的生活环境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演化就是这么神奇。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海蜗牛的卵也产在筏子上

图源:roboastra.com

海蛞蝓

它和海兔到底有什么区别?

陆生的软体动物可以分为有壳的蜗牛和无壳的蛞蝓(kuò yú)(鼻涕虫),海里有海蜗牛,海蛞蝓也没有缺席。海蛞蝓包括无壳类、裸鳃类、侧鳃类、囊舌类、无楯类等若干类群,它们都没有外壳,有的在体内生有内壳,有的则完全退化掉了。

这些海蛞蝓就和陆地上的蛞蝓一样软趴趴,但没有那么黏糊糊。少了沉重的贝壳,海蛞蝓的身体变得十分轻盈,它们很多都可以脱离水底随波逐流一段距离,有的甚至还会游泳,比如这样: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海蛞蝓的优美舞姿

除了用“海蛞蝓”来形容这些无壳的海水腹足类之外,我们还经常看见两个词:海兔海牛,它们和海蛞蝓有什么区别呢?海兔,通常是指无楯类,它们体型很大,颜色暗淡,体内有贝壳,背上有一道裂缝,缝里是鳃。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截尾海兔,灰扑扑的像一团垃圾

图源:daveharasti.com

而海牛,通常是指裸鳃类,它们一般体型小,颜色鲜艳,完全没有贝壳,鳃部裸露在外,我们所看见的颜色艳丽的海蛞蝓,大部分都是海牛。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背上一簇簇的那种“小花”就是裸露的鳃

海蛞蝓的食性很杂,但每种海蛞蝓通常只吃特定的一种或一类食物。比如说,海兔主要吃藻类;多彩海牛吃海绵;蓑海牛吃海葵;大嘴海蛞蝓能捕食活虾,而无壳侧鳃几乎无肉不吃,还有些裸鳃类以其他裸鳃类为食。

最神奇的是一些海天牛,它们摄食藻类,并能把藻类中的叶绿体转移到皮肤细胞中,通过它们光合作用来为身体提供养分。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会进行光合作用的动物

图源:encyclopedie-environnement.org

海蝎

昔日枭雄已成回忆

我们常说的“海蝎”包括两类动物:一类是寒武纪的恐虾动物欧巴宾海蝎,一类是稍晚出现的螯肢动物板足鲎(hòu),总之都不是真正的蝎子。它俩都曾经是海洋中的一代猎手,尤其是板足鲎。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欧巴宾海蝎的化石。图源:ncse.ngo

板足鲎种类很多,体型变化很大,从十几厘米到2.5米长都有。大型的板足鲎在志留纪的海洋中几乎可以算是所向披靡的存在,什么无颌鱼类、原始甲壳类,在它们这里都只能算是打牙祭的东西。

不要看见"蟑螂"就乱踩,有的会咬人!

板足鲎化石。图源:fossilera

然而当鱼类演化出上下颌,同样具备了固定猎物的能力之后,一切就都改变了。昔日任人宰割的猎物一跃成为板足鲎的竞争者甚至捕食者,而板足鲎则很快走向衰落。在被称作“鱼类时代”的泥盆纪,它们一度被逼入雨林中的淡水环境,但最终也无法逃脱灭绝的宿命。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时,地球上97%的物种都消失了,其中也包括最后的板足鲎类,海洋中延续两亿余年的一代霸主就此被掩埋在尘埃之中。

撰文 | 达达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4年 1月 28日 下午1:09
下一篇 2024年 1月 28日 下午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