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州出发,经过5个半小时车程到达庆阳市西峰区,如果您觉得开车太累,可以选择兰州直飞庆阳,或者从西安、银川乘动车亦可,庆阳的机场和火车站距离市区都很近。
庆阳包含了黄土高原上典型的地貌特征,有山有川,有墚有塬,12条巨大的塬面分布全境,其中横跨庆阳市四县区的董志塬最为知名,它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原面,名副其实的“天下黄土第一塬”。来到这里,我们了解到西北的天高地阔,也体验到随风而来的清冽寒冷,好在庆阳子午岭上近4万公顷的水源涵养林,为这座千年古城配备了“天然水库”,所以即便在冬季,这里的空气依然温润清爽。
来到庆阳市西峰区,我们品尝了庆阳特色美食—土暖锅。从名字上就有讲究的“土暖锅”,据说发源于周文王时期,锅是用黄土高原上最常见的料姜石研成粉末、制成泥胚烧制而成,从材质上来看它算是土锅。现代中医认为料姜石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能杀菌消炎,防癌、抗癌。要知道庆阳可是中医药鼻祖岐伯的故乡,或许就是这位中医开创者的点化,古老的庆阳人就地取材,将成本低廉易得又独具中医养生功效的煮具—土锅世世代代延续下来。
土暖锅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五花肉、排骨、牛肉、鸡肉、酥肉盖面,翻看下一层,大量的萝卜、白菜、粉条、豆腐、木耳、黄花菜等蔬菜打底。据介绍,锅里乳白色的汤是骨汤,在木炭火的炖煮下沿着锅边泛起小泡,香气也蒸腾而来。土暖锅不仅仅是一道菜、一顿饭,更像是庆阳人的一种性格,一份自豪。
很多人说了解一座城市始于眼、忠于胃、念于脑,接下来给我们的大脑补充一下能量,了解一下庆阳的前世今生。
庆阳市博物馆在市级博物馆中算是规模宏大的,楼上楼下三层。第一个展厅是历史文物展厅,介绍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名称由来。庆阳在夏商时称鬼方,周先祖不窋在这里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序幕。西周时称北豳,春秋战国曾属义渠戎国。秦灭义渠戎国至北地郡,延至汉、晋、南北朝,西魏时改至朔州,隋时称庆州、弘化郡,唐朝又恢复庆州后改为安化郡。宋元明时期改为庆阳府,因为庆州州治城址位于马莲河上游环江与柔远河汇流以北的三角台地内,古人以水之北为阳,所以取名为庆阳。1934年,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成立,1949年7月,庆阳全境解放,1986年增设了西峰市,2002年6月撤地改市成立庆阳市,管辖七县一区。
再往前走就是古生物化石展,展示全世界体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黄河象化石和“环江翼龙”化石。佛教艺术展讲述庆阳的佛教艺术、石窟艺术内容,这个我们会在北石窟寺和大家重点分享。庆阳名人展包罗了中医鼻祖岐伯、盛唐宰相狄仁杰、北宋大家范仲淹等人,让我们感受到文化之都的风骨情怀;革命历史展厅我们之前就讲过,南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和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是一片鲜红的沃土。
最后我们来到三楼香包、书画、剪纸等民俗展厅,可能是文艺女青年骨子里对于手工艺的热爱,走到香包展厅时,我们被这些色彩鲜艳、形式多样、技艺精湛的香包深深的吸引。
讲解人员讲到:香包古名香囊,又叫荷包,在庆阳俗称“绌绌”“绌儿”“耍活”。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承载着一个又一个的美好祝愿。唐宋,仕女用香囊,男吏用荷包;明代,香包是朋友之间的赠礼;清代,香包是情人间的信物;近代,香包则为祈福驱邪和端午吉物。
庆阳民间一直沿袭着巧女娴妇制作香包的传统,也有在端午节赠送、佩戴香包祛邪纳福的习俗,还会举办盛大的香包节。庆阳的香包样式众多,有戴在头上的、披在肩上的、挂在胸前的、也有脚上穿的,一般会绣虎头、雄狮等造型。
在庆阳市西峰区锦绣街刘兰芳工坊,我们看到这里墙上挂的、棚顶垂的、地上堆的、柜台摆的,从家居装饰到精美摆件,从婚鞋婚枕到刺绣红包,端午节悬挂的各种立体式大大小小香包,颜、色、型、制各具特色,同样花色出自不同秀娘的手都各有千秋。虎虎生威的辟邪老虎、昂首奋进的“驴敢当”、象征福禄的葫芦、还有今年热门的吉祥兔,都带着女性们独有的情愫。以针线为情,香包为媒,缝制出一个个传承美好寓意的香包,这是庆阳女性们独有的语言。
点击下方图片或文末“阅读原文”,
一起悦听如意甘肃!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