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说古:
岂以螳臂当车分新史
莫据蜗涎篆壁猜古意
(本文只是五柳仙职场讲古,非探源文字分享!)
五柳闲于2021年1月13夜草就
地振高冈 一派溪山千古秀
门朝大海 三河合水万年流
开篇先说,在历史大势面前,任何人的拼搏与努力,都是微不足道的。有时候万不相关的人的一句正话反说,便足以抹杀一个人前程、一个人性命,乃至抹去一整段历史。再优秀的人,也怕被用错地方,而成炮火。
在官陂圩底,有关帝庙,又称万古庙,隐于街市一隅,如果不是特别感兴趣,当地人几乎不会注意他的存在,并不会刷出“义高万古”的存在感。当然也没几人会在意,官陂历史上曾有“老万贼”的神秘存在,有知道故事的老人家讲起“老万贼”也是神秘得很,这里面有当年的团伙组织之狠,也有政治扫荡之危——前有攻楼下、西潭、黄冈的威名在外,后来清政府对“天地会”之类山贼的报复性清缴,必然让人更觉“老万贼” 神秘莫测,无人敢谈,更别说留下线索与记录。
而实际上,比之于“显学”张廖渊源,这些才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的历史,是从官陂汇入历史长河的一股大流!因为有万礼为首的组织,而有长林寺、万古庙、高隐寺的威名,才有诏安县册上明末清初而都的诸多兵总参将,才有将郑成功、施琅、黄道周、耿精忠、姚启圣(漳州剿匪)这些时代明星与二都牵扯上联系,让官陂甚至是一度连北极皇权都感到恐惧的地方。
决策性的错误 成为无所谓的牺牲
1950年,在抗美援朝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是我方取得重大胜利“长津湖战役”,我军从东南沿海紧急调过去的第9军团,因为对东北的环境估计不足,当时在零下30度以下的极限环境中作战,导致冻死冻伤3万人,冻死4千人,其中本应是布防狙击的主力军,布防了二三十公里的战线,结果等战斗结束了,连美军主力都没追上。战斗结束后军长张仁初写出万字检查,部队差点撤销番号,师长吴大林差点被枪毙,最后被撤职遣送回国停职反省。
(“冰雕连”唯一幸存者)
被写成感人故事的包括,当时有4位战斗英雄在内100多人,被冻成“冰雕连”守在阵地上,而且还是美国大兵最先发现这群“冰雕”,在当时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全连没有一个人挪动地方,全部保持着战斗状态,这是令人敬佩的地方——而实际上,当时本是英雄团队的“冰雕连”,却是在努力地执行着一个错误的战斗决策——他们没有等到围歼撤退的美军,反而被美军大兵发现了冻僵的冰雕。
“野没文化”官陂“老万贼”为何被正史抛弃
引说前面的故事,是想借喻官陂历史上的“万家军团”,虽曾名噪一时,却最终淹没于历史,多少所谓“天地会”之研究,翻来覆去也就那两段话,两岸官家闽台书籍数百千册,至今都翻不出官陂“万家军”的半点记载,就算父母有司,也没见多半点说辞,好似这也没啥说头的,其实非也,无据可究,非无历史。
赐姓爷郑成功准备“反攻清廷”那几年,其实连续作了几个错误的决策,反而进一步加速了他的死亡。包括与南明内耗抢地盘抢潮汕打惠州,让清廷渔翁得利就是一个错误;后面对清朝实力估算不足,让一众将士成为炮灰,损兵折将。郑成功从郑成功从挥师北上,到扼死台湾,其实经历的时间很短,而在短短三百年后,有个溪口村的介石,几乎也犯了类似的战略错误。
历史历来有正史野史之分,正史多为正名者,就讲名正言顺、或者讲家世渊源的。对于不入流的人,自然难为著书立说。所以群众起义与占山为王,其实在当权者看来是没有区别的,有区别的是当时,在郑成功看来只是“义团”,在清朝这边就只是“流寇”,他们都不是正规军,都上不了台面。历史上也有出名且成功的混社会的流氓头子,也就这几个:刘邦、朱元璋和闯王,他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
秦朝的陈胜吴广如果没读书不识字,也不会讲出“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样有水平的话,历史上也就不会有他们的名字的。的确,在当时起义军中,陈胜吴广不是第一个造反,也不是最强大的一支武装,所以陈胜吴广只能在历史上打打酱油,只写了这几个字就可以领盒饭了。晁盖本来还是英雄有梦的,不然他求啥及时雨黑三郎干嘛呢,后面请来了个犯了错误被开除的公务员宋江,就把晁盖的历史给改写了,被定位为“有想法没办法”的无啥能耐的梁山二代产品。所以我说万姓集团,首亏就亏在读书少,没文化,被残酷的社会给骗了。
其二是他虽然打出成绩,成为郑成功五虎上将之手,第一员猛将,但毕竟不是郑成功的嫡系部队。历史上,“专业队伍”必须比“嫡系部队”干出更大的业绩,才能证明自己“职业经理人”的能力,但老板在关键时刻还是信“嫡系部队”的。所以正面宣传的活,绝对是根正苗红的人才有资格,所以万姓集团赢在了事业上,却输在了职场上,政治光谱不太漂亮是原因。
其三是“英雄吃卵死”——死得不值,司马迁说英雄之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浮毛,也许是读书人的几句神来之笔,让万礼之死,成为工具人之死,轻于浮毛。郑成功攻打南京本来就是策略失误,万礼部队攻打南京被俘,究竟是英雄献身、战死沙场,还是逃跑主义、怕死投降——当然是英雄就义了。但是在1666年万姓集团“铜山之变”蔡禄、郭义降清之后,这笔账就算在了万礼的头上,累及万礼的神主牌再次“价值之死”,及至后面郑经无将可用,才又把神主牌端回庙来拜票,而“万姓集团”已经心灰意冷——干这些事的祖宗,一会说他好人一会说他坏人,不就是现在台湾蓝绿两党玩的让民意买票的那些玩意嘛。
当时在郑成功的反清大旗之下,“万家军”成为战斗力最强,执行力最强、意志力最强的精锐部队。老家还只是惦记着“攻楼下”和“取黄冈”这两个在老家流传的小咸菜。万礼的部队要打温州,温州守将直接献城投降,到组织部队北攻南京,南下广西,麾下兵马守马尾港、东山岛,掌领郑成功小半兵马;以致降清后分赴广西、河南总兵,官陂后裔传北京、山东;渡台后作为反清力量,坚决与康熙打最后一仗……这才是“老板发达后的那些故事”,可惜这些大菜,已埋没于浩瀚历史无从知晓了。
及于后来,“天地会”成为各小说游戏家爱用的神秘组织铭牌,前面的那些说词也就不再重要了。
“万姓集团”驻地是郑成功的牢固腹地
由于历朝历代特色的原因,对于“非我族类”书上能提及的总是只言片语,比如对于“万氏集团”的描述,往往只“某某、诏安人”三五字带过,不会多费笔墨介绍。比如说《福建通志》上,有一段话只有7个字:“正月,赐姓驻三都。”记载虽只有7个字,其实已经记载大量信息!此时,距离万礼团队加盟郑成功,已经十年,而郑成功牢牢把握了五都铜山岛、饶平南澳岛两个军事基地,外围从漳浦、云霄火田的高溪庙、下河、长林、高隐、犁壁石、点登山、分水关这些熟悉的山头,都是郑家军长期经营的据点,诏安的布防可谓严实,而且赐姓爷十几年来长期以经费支持各类“义团”活动,让他在诏安是有底气,有雄厚民意基础的。所以清朝编的通史给了他五个字“赐姓驻三都”,可想而知,已概括千言万语。
后来,郑成功从更大战略考虑,布局厦金两岛,牵制沿海四省,以泉州、龙海、厦门金门为基地,远眺澎湖、经营台湾,东山岛驻军的战略地位下降。这既有靠近泉州老家、厦金与澎湖,也有与明后主争地盘(取潮汕、惠州失败)的原因,有研究认为如果郑成功不抢地盘,那么东山岛的军事地位和历史,也许就改写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又合又打”施琅与万礼的交集在哪里
当年,明朝大势已去,文人领袖为“声援明主、抗议清军野蛮南下”,黄道周从东山起兵,带着三四千家乡兵马支援江西安徽池州,其实除去“声援组”和“补给队”的老弱残兵,真正能打的恐怕不到两千人,文人带兵,抗清热情是有的,但是这点兵马,哪够蒙古铁骑骁勇把玩的,施琅是“好汉体校”出身,是懂带兵打仗的,他一路上多次提醒黄道周说策略不行,黄道周不以为然,他可是当时的理学名臣啊,施琅在他眼里还只是个小混混,施琅见劝说无用,于是带一小队转投别处,大概也因此与“老万”相识,成为后来介绍“万姓集团”进入郑成功队伍。
姚启圣、施琅带水军打郑家军收台湾,有他的国仇家恨。但是,其实当时打的就是“万家军团”——当时施琅降清后,台湾的水军提督是万正色,万正色主战“境外决战”,坚决要打!《鹿鼎记》里演的军师冯锡范,他是和政经主降的,最后撤了万提督的职才作罢。最后郑经封公爵,冯锡范封伯候,“万家军团”中一部分人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不接受封赏。
当时,万正色的水军和施琅的军队恶战于泉州港,打到弹尽粮绝,数日没吃的了,泉州当地老百姓偷偷送吃的、掩护万家军撤退,他们就是泉州人眼里的“郑家军”。(这种情节好像应该在抗日电视剧里才有的,而在清朝的历史书上就有写,应该是真的。)历史有时很奇怪,人物也没有对错,包括历史上对施琅的评价也是与时俱进的。是施琅推荐“万家军团”给郑成功的,他也打过帮郑成功的“万家军团”……
在施琅老年,他也眷顾老兵,多次上书为老兵说话,给跟随他的老兵都追授“八等功”。这类八等功,大概也就是相当于给退休老兵发个低保吧。因于此,二都历史上那些总兵、千总们,先感谢郑成功、感谢施琅,再感谢康熙、感谢那个时代吧!
附文:以万为姓
根据《诏安县志》记载,道宗(1613~1701年),俗姓张,名云龙,生于二都九甲社。少年离乡外出学佛,文武兼修,交游广博。崇祯末年,见政治风云突变,乃返回诏安二都九甲社,与堂兄张耍、乡友郭义、蔡禄等18人结拜聚义,创立“以万为姓集团”,同时在九甲(今诏安官陂镇长林村)草创长林寺。张耍改名万礼,被推为首领。他们在诏安二都安营扎寨,招兵买马,聚众从数百至数千,统据二都,对抗官府,曾因攻打霞葛南陂土堡和夜袭黄岗城名噪一时。
后“以万为姓集团”日益壮大,顺治七年(1650年),万礼率众参加郑成功抗清队伍。道宗随营,参赞军机之余,积极支持驻地新建或修建佛寺。在郑军中,万礼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成为郑成功前线“五虎将”之一,被南明永历帝敕封为建安伯。顺治十六年(1659年)夏,万礼随郑成功攻打南京阵亡,起初入祀厦门忠臣庙。第二年郑成功听信谗言,撤去万礼牌位。道宗悲愤交迸,乃返回诏安兴建万公祖祠,以奉祀万礼和其他阵亡弟兄。因“万姓集团”非郑成功嫡系,道宗时刻警惕危机,遂暗中物色人才,发展天地会秘密成员。
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在台湾传令万义、万禄率部离铜山赴台,道宗怕此去有危险,秘密策划两人率部叛郑降清。万义、万禄后被清廷调任广西、河南总兵官。道宗被授江西督粮道,辞不赴任,而回诏安奉佛。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叛清,万禄暗中响应,被清廷杀于河南,诛连甚众。万义在广西与郑经接上关系,形势危急。万禄余众回乡哭诉,请求报仇。道宗见盟友大都惨死于清兵刀下,国恨家仇齐集清廷,遂于是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在诏安官陂聚集残余部众和佛教门徒,歃血盟誓,正式建立天地会秘密组织进行反清复明活动。
2021年1月13日晚间草就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