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和李登海的贡献(袁隆平还帮助过哪些国家脱离贫困)

提起袁隆平,肯定无人不知,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人人敬仰的“国士”。

其实,在我国农业领域还有一位专家,与袁隆平齐名,有“南袁北李”之称,就是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位“国士”的传奇人生。

与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李”的李登海,对国家有什么特殊贡献

李登海1949年9月出生于山东莱州市后邓村,与共和国同龄的他,对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记忆犹新。

在三年困难时期,李登海为了填饱肚子,什么东西都吃,树皮、野菜、水草、玉米棒子,都成了他的“美味”,因此,他从小便立志,日后一定要让中国人不再为吃饭问题而发愁!

李登海在初中毕业后,就因种种原因,不得不回家务农,在后邓村当起了农科队队长。

1972年,市里的农业专家下乡调研,李登海无意中听到了一个消息,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什么消息呢?由美国农民华莱士创办的种业公司,培育出来的玉米亩产量达1250公斤,而当时中国玉米最好的亩产量,不过才125公斤,两者相差整整有10倍之多!

李登海非常震惊,从此下定决心:他们美国人能种这么多,咱们中国人也一定行!

与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李”的李登海,对国家有什么特殊贡献

(图:右为李登海)

于是,李登海开始不分昼夜地补习功课,向农业领域专业知识发起挑战,尽管学历有限,但他没有产生任何要放弃的念头。

两年后,李登海得到一个宝贵的机会,获得当地的推荐名额,进入莱阳农校学习。进入学校后,李登海废寝忘食,硬是用一年时间,就把原本要用四年学完的课程全部学习完毕!

后来,李登海回忆起这段时光时说:“都是饿怕了,所以得拼命啊!”

正是这股拼劲儿,让他的老师大为感动,送给他当时非常珍贵的玉米试验品种,还建议他从平展型玉米领域向紧凑型玉米发展。

1978年,经过无数次地试验,李登海培育出了玉米品种“掖单1号”,亩产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600公斤,引起了轰动。

与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李”的李登海,对国家有什么特殊贡献

但是,这仍然没有达到李登海心中的要求,他要研究更高产的玉米品种。

当时,北方地区栽植玉米后,每年最多只能收获一茬,而培育一个玉米品种的周期普遍都在8到10年左右,李登海等不起,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带上团队来到被业界称为“天然温室”的海南岛上,攻关玉米品种问题。

抵达海南后,李登海立即投入到玉米育种工作中,日复一日地忙碌在田埂间,从种植、除草、施肥、喷药,到发芽、长叶、结穗,每个环节他都严格把关,从不缺席。

艰辛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1979年,李登海培育的玉米品种“掖单2号”,亩产量首次突破了700公斤,再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过,李登海仍然没有停下脚步,他对团队说:“我们虽然打破了我国玉米亩产量最高纪录,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超过美国,向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的实力!”

与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李”的李登海,对国家有什么特殊贡献

在此后的数年间,李登海带领团队继续攻关,相继培育了多个刷新亩产纪录的玉米良种,2005年10月,“登海超试一号”的亩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402.86公斤,刷新了世界夏玉米亩产量的最高纪录,震惊了世界!

美国先锋种业公司杂交玉米专家威尔逊,在认真考察李登海的品种后,佩服地说:“李的成绩在世界范围来说,足以说明是非常出色,他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杂交玉米育种第一人。”

李登海深知,仅仅培育出玉米良种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相继创办了后邓试验站、莱州农业科学院、登海种业有限公司等机构与企业,将玉米良种的培育、种植、推广等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结构严密、从上到下拥有自主产权的产业体系,确保了我国在玉米领域拥有绝对自主权,避免受到国外农业公司及资本市场因素的干扰与影响。

在春玉米领域,美国先锋种业公司牢牢掌握着话语权,但是在夏玉米领域,由于李登海的深谋远虑,使得我国在这方面一直独占鳌头,国外农业公司始终都无法撼动其地位。

与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李”的李登海,对国家有什么特殊贡献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先锋种业公司进军中国市场之初,向李登海团队及背后的企业抛出了橄榄枝,表达了合作的意向。

在谈判时,美国先锋公司提出,日后成立的合资公司,美方应控股60%。一听这话,李登海不乐意了,控股60%意味着以后要无条件服从先锋种业公司的决策,换句话说,我们将会丧失在夏玉米领域内的主导权。

因为,李登海明确表示:“要合作,就必须我们占大头股份,这一点容不得任何商量,如果你们坚持这种想法,我看我们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也无需再谈了。”

后来,李登海回忆起此事时,说:“那时候美国人仗着自己实力强,市场占有率大,所以心气特别高,想着用从前的把戏来掌握我们的玉米产业。但我们坚决不答应,这不仅关乎我们十几亿人口的饭碗,更涉及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绝不能掌握在外人手里。”

与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李”的李登海,对国家有什么特殊贡献

据统计,在李登海培育玉米良种之前,每亩玉米地只能养活1个人,而李登海培育玉米良种之后,每亩地能养活4.5个人,提高了4.5倍。

目前,由李登海培育改良的玉米种子,已经累计在全国10亿亩土地上得到了推广,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功德无量!

因李登海的巨大成就,很多人都把他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并称,誉为“南袁北李”。

这些年来,李登海也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1981年,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1990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与袁隆平等人一起被授予“最美奋斗者”。

如今的李登海,已经73岁高龄了,依然奋战在第一线,为中国粮食安全大业奉献终生,李登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豪迈地说:“我要争取再干20年,再干出60年至80年的创新业绩,就等于再活一辈子啊!”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4月 21日 下午12:48
下一篇 2023年 4月 21日 下午12:57

相关推荐

  • 如何轻松洗掉水彩笔痕迹,怎么洗掉水彩笔痕迹

    色彩对小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水彩笔是生活中常用的绘画工具之一,很多宝宝在画画过程中,一不小心就给自己或者家长的衣服染上颜色。其中水彩笔、记号笔和马克笔不管是画在衣服上还是皮肤上都…

    2024年 1月 9日
  • 带潼字的宝宝名字有哪些

    带潼字有解释的宝宝名字介绍 带潼字有解释的宝宝名字 潼雨 “雨”字是指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而我们常常说女人是水做的,所以运用“…

    2023年 5月 6日
  • 海南岛为什么不建跨海大桥

    海南岛与广东的雷州半岛遥遥相望。它因海南岛又名琼州岛而得名。琼州海峡是东南沿海进入北部湾的海上要塞,为中国三大海峡之一。 琼州海峡东西长约80千米,南北平均宽为29.5公里,最宽处…

    2023年 6月 16日
  • 去除红酒污渍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一个好的主人需要知道这些事情。根据我的经验,一个好主人真正需要掌握的技能只有三个:微笑着在门口迎接每个人,提供一个好的餐食,去除红酒污渍。 这篇文章是关于最后一项技能。 红酒溢出有…

    2023年 4月 26日
  • 金耳功效及营养价值

    金 耳Tremella aurantialba Bandoni et zang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贵食用菌和药用菌,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西藏、山西、江西、福建等省的林区,常生…

    2023年 12月 20日
  • 人类眼睛像素几亿为啥看不到未来

    这是狗眼中的世界。 对比来看的话,我们人类眼中的世界是最舒服的,如果有机会让你选择重新定义你的眼睛,可能不会有任何人会提出跟其它生物交换眼睛的想法。但是在这一切的背后,你有没有考虑…

    2024年 1月 3日
  • 《敦煌学记》略记在线阅读

    【著书者说】 长期以来,敦煌很“热”。自然而然,关注敦煌学的人也多。然而,深究起来,何为敦煌学、其内涵与外延囊括什么,非长期研习的学者难以道明。笔者以为,向读者普及敦煌、普及敦煌学…

    2023年 7月 6日
  • 化工清洁生产技术有哪些,车间化学品安全事故案例真实

    机构厂 在系统厂兑一半的水清洁电脑外部 一用途及注意事项 1.白电油,去污水:产线清洁有油污的产品,但绝不允许擦试地面,特别是搞5S时是严禁的(防火) 健康危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

    2023年 5月 3日
  • 面条的正确做法油泼面,面条油泼面的做法最简单最好吃

    油泼面是陕西特色面食之一,面筋油香,值得品尝。说到油泼面,就让我想起了《白鹿 原》,粗犷豪迈的陕西关中,剧集独特的精致感。 油泼面的精髓就在那几根面条上,揉面一定要醒到位,扯面要扯…

    2023年 8月 31日
  • 随园食单之牛舌,随园食单牛舌

    牛舌 牛舌最佳。去皮、撕膜、切片,入肉中煨。亦有冬腌风干者,隔年而食之,极似好火腿。 ——袁枚《随园食单·杂牲单》 牛舌/牛身上最接近味道的动词/卤过之后/成为形容词/在咸与甜之间…

    2023年 3月 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