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清明将至,大家都十分熟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而“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却鲜有人知。相对于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寒食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甚至从来就没听说过。
有人说冬至后的第105天为寒食,很多老人却说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有人说寒食扫墓,我们却是清明扫墓…那么,寒食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古老的星辰信仰
寒食的起源,要从寒食的发源地「山西」说起。从地理方位来看,山西地区相对应的是属水的参星,仲春时节,也就是农历三月初,属火的辰星变强,对山西区域的居民不利,于是人们采取断火的手段来削弱火的影响,从而增强自己属水辰星的力量。可以说寒食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
还有一个寒食禁火的原因是龙忌。辰为龙,东方苍龙七星中,为心宿。心宿现东方,称“出火”,因“出火”,抑火盛才要禁火。
远古时期
寒食节的源头,也可溯源到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
各家所祀之火,每年要止熄一次,即“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忠臣介子推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等到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并留下了绝命书: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改「绵山」为「介山」,把放火烧山的日子定为寒食节,下令全国寒食禁忌举火炊烟,只吃寒食。后人为怀念敬仰介子推,每逢寒食都不举火,冷食一月,以后逐渐减至三日。寒食节从此便流传下来。
魏晋时期的寒食推广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盛世唐朝,寒食到了最顶峰的地位,成了国家正式的节日,甚至能与元日、冬至并列。王冷然《寒食篇》“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说明了寒食节在众节日中的重要地位。
寒食节的消失
既然寒食节曾经是全国性的节日,那么为什么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甚至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在慢慢消失呢?
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
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寒食节已由原来的一个月或五日改为三日,后来又由三日减为两日或一日。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习俗;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就在清明前一天,所以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节与清明节渐渐就合二为一。两节合二为一之后,清明节在保留荡秋千、踏青、放风筝等习俗的同时,继承了寒食拜扫祭祖、食冷食、插柳等相关习俗。所以清明节的内涵变得更为丰富。
为何清明继承寒食
为何是清明继承寒食,而非寒食继承清明?
唐代的寒食节由于加入祭扫祖先坟墓这项重大节俗而发展到顶峰,扫墓习惯的形成,因与传统儒家思想体系相联系,对寒食的普遍流行和地位提升影响非常大。而祭祀过程中焚化纸钱又与寒食禁火相冲突,于是转而将祭扫先人这个节俗延后至清明进行。加之传统的寒食节俗,如禁火、吃冷食日益变得没有影响力,所以到了宋代时,寒食节的影响力就难敌清明节了。
另外,专家有这样一个观点:寒食是非世俗性的节日,宗教意味明显和较强的仪式性,而清明是一个世俗性的节日,更为轻松。自唐宋以后,中国社会也在极度世俗化,这也是两节合二为一,只有清明不见寒食的一个社会原因。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