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消失的寒食节

寒食、清明将至,大家都十分熟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而“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却鲜有人知。相对于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寒食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甚至从来就没听说过。

有人说冬至后的第105天为寒食,很多老人却说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有人说寒食扫墓,我们却是清明扫墓…那么,寒食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传统节日丨日历上“消失”的寒食节传统节日丨日历上“消失”的寒食节

古老的星辰信仰

寒食的起源,要从寒食的发源地「山西」说起。从地理方位来看,山西地区相对应的是属水的参星,仲春时节,也就是农历三月初,属火的辰星变强,对山西区域的居民不利,于是人们采取断火的手段来削弱火的影响,从而增强自己属水辰星的力量。可以说寒食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

还有一个寒食禁火的原因是龙忌。辰为龙,东方苍龙七星中,为心宿。心宿现东方,称“出火”,因“出火”,抑火盛才要禁火。

传统节日丨日历上“消失”的寒食节

远古时期

寒食节的源头,也可溯源到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

各家所祀之火,每年要止熄一次,即“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传统节日丨日历上“消失”的寒食节

忠臣介子推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等到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并留下了绝命书: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改「绵山」为「介山」,把放火烧山的日子定为寒食节,下令全国寒食禁忌举火炊烟,只吃寒食。后人为怀念敬仰介子推,每逢寒食都不举火,冷食一月,以后逐渐减至三日。寒食节从此便流传下来。

传统节日丨日历上“消失”的寒食节

魏晋时期的寒食推广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盛世唐朝,寒食到了最顶峰的地位,成了国家正式的节日,甚至能与元日、冬至并列。王冷然《寒食篇》“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说明了寒食节在众节日中的重要地位。

传统节日丨日历上“消失”的寒食节

寒食节的消失

既然寒食节曾经是全国性的节日,那么为什么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甚至连同寒食节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在慢慢消失呢?

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

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寒食节已由原来的一个月或五日改为三日,后来又由三日减为两日或一日。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许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习俗;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已经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们寒食了…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就在清明前一天,所以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节与清明节渐渐就合二为一。两节合二为一之后,清明节在保留荡秋千、踏青、放风筝等习俗的同时,继承了寒食拜扫祭祖、食冷食、插柳等相关习俗。所以清明节的内涵变得更为丰富。

传统节日丨日历上“消失”的寒食节

为何清明继承寒食

为何是清明继承寒食,而非寒食继承清明?

唐代的寒食节由于加入祭扫祖先坟墓这项重大节俗而发展到顶峰,扫墓习惯的形成,因与传统儒家思想体系相联系,对寒食的普遍流行和地位提升影响非常大。而祭祀过程中焚化纸钱又与寒食禁火相冲突,于是转而将祭扫先人这个节俗延后至清明进行。加之传统的寒食节俗,如禁火、吃冷食日益变得没有影响力,所以到了宋代时,寒食节的影响力就难敌清明节了。

另外,专家有这样一个观点:寒食是非世俗性的节日,宗教意味明显和较强的仪式性,而清明是一个世俗性的节日,更为轻松。自唐宋以后,中国社会也在极度世俗化,这也是两节合二为一,只有清明不见寒食的一个社会原因。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3日 下午1:28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3日 下午1:44

相关推荐

  • 路边这种常见的果子千万别吃,深圳路边有刺的树长果子

    深圳处处都有绿树 细(嘴)心(馋)的小伙伴们 可能会发现 路边的芒果树、菠萝蜜树 已经开始结果啦! 碧绿的芒果高高挂在枝头 让很多人直流口水 有些吃货可能忍不住了 这么可爱的芒果 …

    2023年 4月 4日
  • 自制美食 爆炒肥羊片的做法,爆炒肥羊片家常做法

    用料 盒装肥羊片1盒;青红二荆条4个;洋葱1/4个;香葱1根;白糖少许;盐适量;胡椒粉少许;孜然粉适量;清水适量;白酒少许;独蒜1个;姜1片;干辣椒2个;干花椒粒1撮;料酒适量;生…

    2023年 1月 31日
  • 荷兰豆炒五花肉,非常脆嫩清爽的家常菜怎么做

    一道下饭且有颜值的美食,简直能吃出满满的幸福感。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脆嫩清爽的家常菜,荷兰豆炒五花肉,绿油油的颜色,像极了春天的感觉。 制作流程 备料:荷兰豆,五花肉,葱,生姜,大蒜…

    2023年 2月 3日
  • 鱼头怎么做广东人爱吃

    相信有不少的读者都跟我一样,爱吃鱼头。鱼头的肉质嫩滑,虽然肉少,但全部都是精华,都说吃鱼头聪明,但我认为吃鱼头是解馋。自古至今,鱼头的吃法就层出不穷,好辣者有剁椒鱼头,好清淡者有豉…

    2023年 8月 27日
  • 会变色的果蔬,7种颜色果蔬

    食物的美貌颜色,让我们能够鉴别它们的新鲜度,甚至猜测它们的美味程度。 天然食物,总是姹紫嫣红,浅黄深绿,让人一看就引起食欲。草莓就该是红的,紫薯就该是紫的,叶菜就该是绿的,黑米就该…

    美食百科 2023年 3月 5日
  • 提高警惕这几种土豆最好不要吃了

    土豆有第二面包的美誉,是餐桌上最普通不过的蔬菜。土豆中含有大量淀粉,能当做主食吃;其中含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能起到抗氧化效果,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心血管健康;土豆中含有大量…

    2023年 5月 28日
  • 苏州十大美食小吃排行榜前十名,苏州特色小吃饭团

    苏州十大特色小吃榜单是依据苏州地区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根据小吃的国内知名度、国内覆盖率、海外知名度、海外覆盖率等情况,并参考权威机构如政府、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等评定的“…

    2023年 10月 30日
  • 拌凉粉入口爽滑美味可口

    凉粉是夏季大家最爱的一种街头小吃,夏天吃凉粉可以消暑解渴。我是一个凉粉控,家里三天两头都会拌凉粉吃,别人拌凉粉都喜欢用米醋拌,但我家凉粉从来不用米醋拌,我喜欢用水豆豉来拌凉粉,水豆…

    2023年 10月 12日
  • 炒面这样做更好吃根根分明不油腻

    面条是我国很多地方人民的主食,我国面条的品种有上千种,做法也是多种多样。相信大家都吃过炒面吧,炒面就是把面条和其他的食材搭配在一起,在炒锅中进行炒制,吃起来非常的美味,不仅有面条的…

    2023年 7月 17日
  • 大家庭15个人的年夜饭菜单(一家48道菜品年夜饭)

    我有几个美食群,群友都来自不同地方,每天分享各自好喝好吃的。真是大开眼界了!尤其是过年,都会分享各自的年夜饭,真是各家有各家的味道,各有各地方的风味,我整理了部分年夜饭,这13家年…

    2023年 12月 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