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排队收银时,跟妈妈排在前面的一个小男孩忽然“语出惊人”:他伸手指着柜架上的小盒子,大声问:“妈妈,杜蕾斯是什么?”
突如其来的问题炸的现场鸦雀无声,男孩妈妈有点尴尬,就想要敷衍过去。
“没什么,你别乱动。”
妈妈难以招架的时候,正好轮到他们结账了。她松了口气,催孩子快往前走,逃似地离开了是非之地。
孩子到了某个年龄,会在各种场合,突然提出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
“妈妈,我为什么要蹲着尿尿?”
“我的小鸡鸡站起来了!”
这些羞羞的问题从孩子的口中说出来很坦然,但是被拷问的父母却容易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应对。
避而不谈或者不当的回答,可能会失去引导孩子建立正确性观念的机会。积极解决孩子的疑问,主动引导孩子对性的认识,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谈“性”色变,伤害的是孩子
演员沙溢曾在微博上自爆一件趣事:安吉4岁时,有一次他和爸爸在家看电视,可电视里出现了接吻的镜头,沙溢赶紧说:安吉,去给爸爸倒杯水。
安吉回来后不久,又出现了接吻的镜头,沙溢只好又对儿子说:去,再倒一杯水给爸爸喝!
可安吉却不乐意了,反问沙溢:爸,你一看见别人接吻就口渴吗?
一向风趣幽默的沙溢,面对这类情景也难以招架,只能用拙劣的理由来转移孩子视线。可见,我们对谈论性是多么的尴尬与不安了。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对性的态度总是比较隐晦,特别是面对纯洁的孩子,更怕有丝毫的不良影响。
这种默认不主动谈及,孩子就不会知道,或者等孩子大了会顺其自然懂的态度,是一种对孩子的隐性伤害。
美国心理学家塞尔玛·弗雷伯格在《魔法岁月》一书中写到:“在孩子提出第一个与性有关的问题时,他对人类繁殖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结论,并且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如此。”
不管我们如何逃避,孩子一直在探索和消化形成他们自己的看法。回避和转移话题,只会孩子感到性话题的神秘,更加激起孩子探索的欲望。
如果孩子放弃向父母寻找答案,他们就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失去了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无疑是充满了危险的。
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有一句话:“她才明白,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坦诚和孩子谈性,并不会让孩子变坏,闭口不谈却可能会让孩子由于无知,而失去了保护自己的机会。
给予孩子正确的关怀和教育,本就是为人父母应该肩负的责任。
孩子的问题五花八门,发展的步调也并不一致,所以并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
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说,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懂得生命、爱与尊重、学会珍惜自己。
因此,在回答孩子性问题时,给孩子传递健康的性价值才是性教育的核心。把握以下3个原则,父母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就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 克服心理障碍,做到有问必答
孩子对性产生好奇,并且提出问题时,父母的遮掩和回避,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羞耻的感觉,让他们不再愿意和父母交流。
只是,同样在缺乏性教育的环境中长大,有些父母可能本身就对性知识不太了解,也很难克服对性话题的抗拒。
不妨多练习几次难以开口的名词,也可以看一些性方面的专业书籍,补充自己的性知识。
比如,当孩子问生殖器名称时,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这是阴茎,我们也叫它小鸡鸡”。
孩子对性的困惑,做到有问必答,就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 回答的语言,要符合孩子的年龄认知
“我从哪里来”的拷问,想必每个父母都经历过,“捡回来”的解释过去也一度荣登父母答案的前列。
面对这个问题,也许父母考虑的是生命诞生的一系列知识,远远超出孩子的理解,只好编个理由来解释。
但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做这么细致的解释,只要符合孩子此时的年龄认知就可以了。
比如,3岁的孩子,我们可以回:“你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孩子也许会追问,从肚子的哪里生出来呢?
我们可以稍作解释,比如:“你从一个叫做生命通道的地方生下来。”
随着孩子长大和对问题的思考,他们的提问也会不断升级。始终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和语言,让孩子清楚明白就可以了。
- 跟随孩子的问题引导,把握回答的“度”
孩子对生命和性的理解,有着自己的发展节奏。
对于“度”的把握,我们可以跟随孩子的提问来处理,原则是解决孩子此刻的问题就可以停下了。
如果孩子追问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用来避免妈妈怀孕的”。
孩子以后也可能会问起如何使用,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认知程度,给孩子讲解避孕套的作用。
面对性问题,父母的态度比答案更重要
印度影片《父与子的性教尬聊》里,爸爸阿南德就面临7岁儿子帕普不断抛出的尴尬问题。
如同许多父母一样,阿南德刚听到这些问题时慌乱不已,而他的父亲则建议他给出一个美丽的谎言。
然而,阿南德思考后决定认真解决孩子的困惑,而不是欺骗孩子。他纠正儿子对器官的称呼,坦然说出它的名称。
他用手机充电线和USB接头作比喻,生动解释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
因为父母的态度会告诉孩子一个事实:所有的好奇都是被允许的,性的问题也并不羞耻,它们和其他问题没有任何不同。
孩子的性知识会不断增加,最终会形成自己的观念,但最初启蒙时父母给予的关怀,会成为孩子爱护自己、尊重生命的底色。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