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知识归纳
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1.微粒的基本性质
(1)微粒都极其微小——无法用肉眼直接看见
(2)微粒总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度越快
(3)微粒之间有空隙——温度越高,微粒间的空隙越大(热胀冷缩)
压强越大,微粒间的空隙越小(物质被压缩)
气态物质的微粒间空隙最大,固态物质的微粒间空隙最小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微粒 |
分子 |
原子 |
离子 |
|
构成的物质 |
构成大部分的物质。如氧气、水、二氧化碳 |
构成金属、稀有气体和固态非金属。如铁、碳 |
部分化合物。如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 |
|
区别与联系 |
(1)分子由原子构成 (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
(1)离子由原子得到或是去电子形成 (2)一定条件下,原子与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
3.原子的构成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带正电)
(带负电)
质子
中子
(带正电)
(不带电)
决定了原子的质量
根据能量高低分层排布
最外层容易得到或失去电子
(能量越高,离核越远;能量越低,离核越近)
阳离子
阴离子
微粒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达8个电子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说明】(1)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只有一个质子
(2)原子失去电子时,会失去整个最外层;二得电子时,在最外层增加电子至8个
4.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组成
以原子核为中心,由里往外依次为K L M……层,也可称为1、2、3……层
(2)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
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即为原子
若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带负电
若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带正电。
二、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如H表示氢元素;(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H表示一个氢原子
2.离子符号
(1)写法:把离子的电荷数目和电性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如钙离子Ca2+
(2)意义:①表示一种离子。如Ca2+表示钙离子;②表示一个该离子。如Ca2+表示一个钙离子
3.元素与人体健康
(1)了解地壳、海洋、人体和太阳的元素组成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O、Si、Al、Fe、Ca……
海洋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O、H、Cl、Na……
人体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O、C、H、N、Ca……
太阳上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H、He(氦)……
(2)了解钙、铁、锌、碘和硒等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Ca——缺乏易得骨质疏松、佝偻病 Fe——缺乏易得缺铁性贫血
I ——缺乏易得甲状腺疾病 Se——缺乏易患癌症
【说明】某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过大,也会引发疾病
4.化学式
(1)化学式的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如O2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②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如O2表示一个氧分子
(2)化合价: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课本83页“表3—7”)
(3)化学式的书写:
①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②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③原子数目写在元
素符号的右下角
(4)关于化学式的计算
①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②计算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
③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④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5.元素符号周边数字的意义
(1)元素符号正前方的数字——表示微粒个数
元素符号前方——原子个数。如2H的“2”表示2个氢原子
化学式前方——分子个数。如2CO的“2”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离子符号前方——离子个数。如2Na+的“2”表示2个钠离子
(2)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原子团)中某原子的个数
如H2O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NO3—的“3”表示一个硝酸根中含有3个氧原子
(3)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例子所带的电荷数
如Ca2+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4)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2
如MgO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第四章知识归纳
一、燃烧与灭火
1.发生燃烧的一般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三者须同时满足
(2)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
(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一般原理
(1)隔离可燃物;
三者中只需最少实现一个即可灭火
(2)使可燃物与氧气(空气隔绝);
(3)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
3.影响可燃物燃烧现象的因素
(1)可燃物的性质(化学性质越活泼,燃烧越剧烈)
(2)可燃物与样机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3)氧气的浓度(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二、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推理: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化学反应前后
四个“一定不变”
(1)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 (2)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
(3)原子的质量一定不变 (4)原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1)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2)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化学方程式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 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② 配平——使左右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③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读法)
① 反映某个事实:
详见课本106页“联想与启示”
② 从微观角度看:
③ 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3)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① 解,按需要设未知数
② 写出与计算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③ 在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下方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须乘以化学计量数)
④ 在相对分子质量和的下方列出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和未知量
⑤ 建立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比例关系
⑥ 计算未知数
⑦ 答,写出简明答案
第五章知识归纳
一、金属的性质
1.金属物理性质:
大部分金属在常温下为固态(汞在常温下为液态),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有延展性。
2.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1)在一定条件下,很多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如:
△
点燃
4Al + 3O2 == 2Al2O3 3Fe + 2O2 =====Fe3O4 2Cu + O2 ==== 2CuO
(2)部分金属能与稀硫酸(H2SO4)或稀盐酸(HCl)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如:
Fe + 2HCl == FeC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Mg + 2HCl == MgCl2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
(3)铁能与硫酸铜溶液作用——湿法炼铜
Fe + CuSO4 == FeSO4 + Cu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锌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Zn + 2HCl == ZnCl2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2)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
收集装置——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3)实验步骤:
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装入药品,固定仪器
③ 检验氢气的纯度(验纯)
④ 收集气体
【说明】验纯的目的是防止氢气中混有空气(氧气),点燃时发生爆炸。所有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在收集前都必须验纯。
验纯的操作:用小试管收集满待检验的气体,试管口向下倾斜,用手指堵住试管口,再将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放开手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若只有轻微的“噗”的声音则表示气体已经纯净了。验纯操作需反复进行,直至气体已经纯净。
二、钢铁的冶炼 合金
1.钢铁的冶炼过程
铁矿石
↓
高温
生铁(含碳2%~4.3%) Fe2O3 + 3CO ==== 2Fe + 3CO2
↓
点燃
钢(含碳0.03%~2%) 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C + O2 ==== CO2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
(1)实验步骤
① 通入一氧化碳
② 加热氧化铁
③ 停止加热
④ 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装置冷却
【说明】
a. 加热前通入一氧化碳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b. 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装置冷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铁又被氧化,同时也防止石灰水倒吸回玻璃管中。
c. 图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反应生成了CO2
(2)尾气处理
为防止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装置的末端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处理方式是在装置的末端放置一盏点燃的酒精灯,将排出的一氧化碳点燃,装变成无毒的二氧化碳。也可以将排出的尾气先收集起来,然后再点燃烧掉。
2.合金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合金的属类:混合物
(2)特性:物理性质与原来的单一金属有很大区别,但是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说明】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三、金属防护和回收
1.铁的生锈与防锈
(1)铁生锈的条件
铁同时与氧气(或空气)、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2)铁的防锈措施
① 涂油漆;② 涂防锈油;③ 烧涂搪瓷;④ 烤蓝;⑤ 电镀
在选择铁制品的防锈措施时,要结合该铁制品的实际用途。
2.铝的“自我保护”
在常温下,铝和空气中的氧气能发生反应,在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防止铝继续与氧气反应,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3.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的意义
(1)节约资源;(2)防止有毒金属对环境造成污染;(3)提高资源利用率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