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德(清军)的大旗突然闪现,旗帜遮天盖地,军队排山倒海;博格德的将领,率领着可恶的士兵,向着库玛拉城堡蜂拥前进。”(《哥萨克在黑龙江上》)
上面这几句“歌颂”哥萨克匪徒的,古老的西伯利亚歌谣里所描述的,就是清军向呼玛尔城堡进发的情景。
清军和沙俄的呼玛尔堡之战,是清朝顺治年间继乌扎拉村之战后,又一次准备充分后对沙俄盘踞城堡的围攻战。
然后尽管清军占据兵力和火力优势,最终却没能顺利拔下呼玛尔堡这颗钉子,反而在付出不小的伤亡后被迫撤退。
那准备充分的清军为何攻不下呼玛尔堡?清军在攻城时都携带了哪些秘密武器?又为何选择功败垂成的半途而废呢?
1、呼玛尔城堡简直“固若金汤”
1654年(顺治十一年)6月的时候,清朝的宁古塔章京沙尔虎达,在松花江流域水陆并进,打击了嚣张的沙俄斯捷潘诺夫部的嚣张气焰。
制使出去劫掠的斯捷潘诺夫部“无功而返”。
由于担心清军再次集结对其进攻,斯捷潘诺夫决定在呼玛尔河口修筑一座城堡,这就是接下来双方的战场所在——呼玛尔堡。
呼玛尔河,是黑龙江上游右岸较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顺治年间被罗刹和哥萨克所盘踞。
斯捷潘诺夫在这里修筑城堡的原因有二:
其一、东北的冬季很快就会到来,所以罗刹们需要一个安身之处,用来抵御寒冷和储存物质;
其二、修筑城堡抵御清军接下来的进攻。
虽然此时残余的罗刹不过三四百人,但他们修筑的呼玛尔堡是真“厉害”,基本上到了固若金汤的水准。
首先城堡的壕沟挖得非常深。
罗刹们在天寒地冻的土地上,硬生生地砸开了一俄丈(约2.1米)的冻土,挖出冻土后开始绕着城堡修筑壕沟。
最外围的壕沟约2.1米深,4.2米宽,阻挡清军步兵和骑兵问题不大,就是小型护城河的效果。
而且他们还在壕沟外围竖立着许多木桩,木桩四周遍布着尖头铁刺障,这对于强攻的清军来说就是“大杀器”。
“这种铁刺障是用箭头做的,插在地里的暗障,敌人企图逼近城堡时,就会被刺伤,这是一种铁刺障碍物。”(《哥萨克在黑龙江上》)
其次这座城堡的射角非常完善。
城堡上面和城堡下面都设置有炮口和射击孔,上面的炮孔是为了应对清军的炮击,因为清军肯定会把火炮阵地设置得比较远。
而刚会被罗刹从城堡里击中。
下面的炮口和射击孔,则是为了应对迫近攻城的清军,仅最大可能给靠近城堡的清军造成杀伤。
为了这座城堡的围墙和堡垒,都是用材质较好的砖木土石垒就的,而且对围墙进行了实土加厚,再加上正值东北的冬季,所以城堡的坚固就更加有保障。
最后沙俄还在城内挖掘了一口深水井。
一方面是用来大水满足日常饮水需求,但更多的是为了预防清军的火攻,水井旁边连着四条斜沟,通往城堡的四面以便随时取用防火。
此外还有设置有多个三角铁支架,上面挂着燃烧的松香以便照明,为的是防止清军的夜袭等。
可以说这座城堡是攻守兼备了,就看清军能不能啃下来它了。
2、清军为工程搬出秘密武器
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顺治帝任命兵部尚书明安达礼,统帅官兵前往黑龙江征剿罗刹。
“命固山额真明安达理,统率官属兵丁,往征罗刹于黑龙江。”(《清世祖实录》)
等到明安达礼抵达黑龙江的时候,已经是顺治十二年的三月份了,而明安达礼的战斗目标就是拔除呼玛尔堡。
1655年3月23日,明安达礼率领清军和各部族军队,抵达呼玛尔堡城外进行驻扎,城堡里的哥萨克看到了黑压压的清军人马。
“博格德(清军)的大旗突然闪现,旗帜遮天盖地,军队排山倒海;博格德的将领,率领着可恶的士兵,向着库玛拉城堡蜂拥前进。”(《哥萨克在黑龙江上》)
根据斯捷潘诺夫给莫斯科的汇报,他说集结进攻呼尔玛堡的清军达到一万人以上,但这很明显是在胡说八道。
哪怕是康熙年间的两次雅克萨之战,清军也没能力集结上万的兵力进行围攻,因为碍于东北的环境和地理因素,压根不可能投送上万的清军抵达前线。
否则连最基本的后勤补给都没办法保证。
像顺治年间的乌扎拉村之战、沙尔虎达的松花江之战、松花江口围歼战,清军加上各部族军、朝鲜军等,也基本是维持在一千四五百人左右。
清军的投送和补给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明安达礼部清军应该不会超过两千人,往最多的兵力上高估也不会超过三千人,否则都不用跟罗刹开战。
后勤补给都能把清军拖崩溃。
但如果算上喀尔喀、尼堪、旧切尔、达斡尔等部族军,或许此战的清军总兵力会超过四千或五千,不过顺治年间的东北清军打死也拼凑不出一万人。
但是明安达礼没有草率进攻呼玛尔堡,而是驻扎在不远处伺机而动,正巧有二十名哥萨克外出伐木。
于是被清军全部当场俘获,随后清军对这些哥萨克进行了拷问,打得他们爹妈都不认识了,但并没有问出什么有用的情报。
城堡里的沙俄军出城试图搭救但无功而返。
3月30日,清军的火炮阵地已经构筑完成,明安达礼派人到城下进行劝降,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要赏赐你们金银,还有温柔的女人,美貌的女人。”(《哥萨克在黑龙江上》)
不过被城里的罗刹和哥萨克给拒绝了。
于是明安达礼下令清军对城堡火炮洗地。
清军方面没有记载明安达礼部的火炮数量,根据沙俄的记载是拥有各式火炮和火枪,对城中进行炮击的火炮有十五门。
炮击从30日下午两点一直轰击到傍晚六点,但对呼玛尔堡没有造成多少撼动,不过清军并没有放弃。
此后清军又从多个方向对呼玛尔堡进行连续轰击。
炮击一直持续到4月4日才停下,明安达礼估计城堡和俄军已经被轰得差不多了,于是下令清军向呼玛尔堡发起冲锋。
前面已经说了城堡的射角很广泛,虽然沙俄的总体火力弱于清军,但是近战肯定会用火器重创清军。
所以为了减小伤亡,明安达礼绝对是有备而来,因为他携带了不少的“楯车”。
楯车,顾名思义就是像盾牌一样的战车,车前面竖立有高大且厚重的木盾,这些木盾上面有的包着铁片,有的裹着好几层的牛皮、棉被或毛毡。
用来硬扛火炮肯定不会占便宜,但要是抵御普通的鸟枪和火绳枪,那基本就相当于刀枪不入了。
这是清军在与辽东明军火器对抗时就已经使用过的。
而且根据沙俄方面的描述,楯车上还放着用于攀登城堡的云梯,云梯的一段安装有铁钩,目的是靠近城堡后便于钩挂。
而且楯车上还放着不少的木柴、松脂和干草等易燃物,是清军靠近城堡后实施火攻的必备品。
随后双方真正的硬仗打响了。
3、清军为什么在呼尔玛堡功败垂成?
清军凭借步兵与楯车的协同作战,很快就把楯车推进到城堡边上,然而由于城堡外围的壕沟和暗障。
清军的推进可谓非常困难。
而且楯车只能抵挡来自前方的攻击,并不能对所有方向的攻击进行缓冲,而城堡的炮孔和射角比较广泛。
所以上下两层的射击孔外加密集的火枪,指使冲锋到城下的清军付出了不小的伤亡。
“军役人员和阿穆尔志愿哥萨克,从城堡上面和下面的炮孔和扶墙上,用大炮、火绳枪向博格德的军队进行猛烈射击。许多博格德的人,在这次进攻时,被打死在城下。”(《十七世纪中俄关系·第80号文件》)
俄军在城堡的火炮数量并不多,只有三门铜炮而已,但是火枪装备的数量比清军对,清军主要还是吃了火枪的亏。
进攻失利后清军被迫撤退,罗刹和哥萨克则出城进行追击,他们缴获了两杆火绳枪(可能是清军遗弃的),同时捉了几个受伤来不及撤退的清军士兵。
此后明安达礼放弃了直接对城堡的进攻,而是再次选择部分昼夜的对城堡进行炮击,这次炮击的持续时间比上次更长。
从4月5日一直持续到了4月11日接近十天。
同时明安达礼还在城堡周围修筑其他工事,对呼玛尔堡进行了较为严密的封锁,看样子是想打一场持久的围困战。
此外还把城外的水源给切断,把俄军留在呼玛尔河的战船全部焚毁,切断了城堡里俄军的所有退路。
然后就是不可惜弹药的从多个方向进行轰击。
明安达礼的围攻策略自然不能算错,因为城堡里罗刹和哥萨克的物质供应被切断,不但缺少弹药更缺乏饱腹的粮食。
“粮食一点也没有,又冷又饿,什么东西都缺。”(《十七世纪中俄关系·第81号文件》)
有不少罗刹和哥萨克死于清军的炮击和围困。
如果明安达礼能够坚持围攻下去,就算不能够把呼玛尔堡轰出碎渣,也必然会把里面的罗刹给饿死。
然而前面已经说过了,碍于气候和地理环境导致的交通不便,清军的后勤补给也比罗刹强不到哪去。
虽然不至于到饿死人的地步,但同样也不会顿顿都能吃饱饭,而且清军携带的枪弹火药也快耗尽。
打围困战和消耗战也是有底线的。
“进抵呼玛尔诸处,攻其城,颇有斩获,旋以饷匮班师。”(《清圣祖实录》)
清军这里也没有余粮了。
4月14日,清军在对呼玛尔堡进行最后一轮炮击后,在明安达礼的指挥下解围撤退,至此近一个月的呼玛尔堡围攻战宣告结束。
可以说呼玛尔堡里的罗刹,已经到了缺衣少食的崩溃边缘,哪怕明安达礼能够再多围困三五天,或许里面的罗刹就不战而降了。
但是面对持续炮击没有效果,后勤补给也已经达到极限,再加上不知道城堡里俄军的情报,所以明安达礼选择了“见好就收”。
此战双方的伤亡都没有明确记载,清军在攻城时的伤亡应该不小,但俄军被炮击、饿死和染病的人,应当也不在少数。
总体上清军应该略高于罗刹。
虽然进攻呼玛尔堡最终功败垂成,但它对后世并不是没有一点好处,最起码康熙就吸取了明安达礼的教训。
如果确定要打一场围困战和消耗战的话,战前一定要携带足够的粮食和火药,而且要想尽办法保证后勤补给能供应上。
不能向明安达礼一样不到一个月补给就没了:
“向者尚书明安达礼轻进,至粮饷不继。”(《清圣祖实录》)
所以康熙在主导两次雅克萨之战时,清军依旧打得是围困战和消耗战,但是再也没有半途而废。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