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蚊子开始扰人。全世界有超过3500种蚊子,但并非每一只都对“叮人”情有独钟。雌蚊负责吸血,雄蚊吸食花蜜。除了口味差异,蚊子在叮人这件事上也有分工。它们并非全天候都在活动,有些蚊子喜欢微暗环境,有的则喜欢在早上出没。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教授祝增荣、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教授杨希川教你科学驱蚊、正确应对蚊子叮咬。
蚊子叮人分“早晚班”
目前,我们身边最常见的蚊种有库蚊、伊蚊和按蚊。
中华按蚊除青海、西藏外均有分布。中华按蚊幼虫在积水较多的稻田、芦苇地、公园等处容易滋生繁殖,晚上7—10点和凌晨5—6点是其活动高峰。
库蚊主要生活于中度污染积水中,污水池、臭水沟、化粪池、雨水井、下水道、建筑洼地等是它们主要的生存地。库蚊多在夜间活动,晚上7—11点和凌晨2—4点叮咬活跃。
白纹伊蚊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蚊子,可以传播多种疾病,比如登革热。作为半家栖的蚊种,它藏在植物容器、废弃物等可以积蓄雨水的容器内。白纹伊蚊可以在白天攻击人类,活动高峰为早晨日出前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
总体来说,蚊子在3—4月开始出现,气温越高,出现越早,5月开始增多,7月到达高峰,9月后开始减少。气温和积水是蚊子生存的主要因素。平时要注意做好物理隔离,安装纱门纱窗,从第一道防线阻止蚊子入侵。早上打开纱窗通风,放出室内蚊子;下午5点前关闭门窗,防止蚊子飞入。
哪种驱蚊方式更有效
物理驱蚊方法有安装纱窗门、挂蚊帐、用电蚊拍等。夜晚外出时穿上长袖长裤,避免大面积皮肤暴露。检查房屋周围有无容易积水的容器,及时清理。
比起驱蚊手环、蚊香、驱蚊花露水等,更安全有效的化学驱蚊方法是,使用含有避蚊胺、避蚊酯或派卡瑞丁等驱蚊成分的驱蚊剂。避蚊胺驱蚊效果很好,被认为是驱虫剂的“黄金标准”。浓度越高,驱蚊时间越长。2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使用含10%的避蚊胺驱蚊水。避蚊酯驱蚊效果短暂,但效果不错。派卡瑞丁驱蚊效果短暂,但可以直接用于皮肤,2个月以上婴儿就可以使用。柠檬桉叶油是植物驱蚊剂,也是最广泛使用的中国驱蚊剂,可维持最多2小时的驱蚊效果,适合3岁以上儿童使用。氯菊酯可用于衣物和日常用品的驱蚊剂,不建议直接用于皮肤上。
此外,被蚊子咬过后,别再抓挠、涂口水等,正确的处理方式是,瘙痒处局部涂抹止痒剂(如外用炉甘石洗剂)来止痒。如果瘙痒明显,可以考虑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片),建议咨询医生后再规范使用药物。
链接
收好这份防虫叮咬指南
夏季,除了蚊子,常见的“肇事”虫子还有不少。下面这份防虫叮咬指南请收好。
隐翅虫
隐翅虫本身不咬人,但是它体内有毒液,被打死后毒液会流出来。皮肤沾染其体液后出现红斑、水疱、脓疮甚至糜烂。一旦皮肤与隐翅虫虫体接触后,应立即清洗或涂以碱性溶液如氨水等。皮损处涂薄荷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油水等。切勿在皮肤上拍打压碎虫体,可用嘴吹掉或甩掉,以防其酸性毒液沾染皮肤。
臭虫
被臭虫叮咬后的主要症状是瘙痒难忍,少数人还会出现过敏症状,全身都会产生丘疹、红斑,严重时还可致皮肤溃疡化脓。用沸水烧烫可杀死不同年龄阶段的臭虫及虫卵。或者太阳光下暴晒,可晒死臭虫。被臭虫叮咬后不要使劲抓挠,以免造成感染,应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毛毛虫
毛毛虫的毒毛蜇入人体皮肤后,往往随即断落,放出毒素。被毛毛虫蜇伤后,皮肤会出现刺痛烧灼感,皮肤表面变红肿,甚至化脓溃烂,严重者还可以引起荨麻疹、关节炎等全身反应。可先在放大镜下观察,一定要先使用胶带把红肿部位的“毛毛”拔掉。有全身症状时,尽快到医院就诊。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因为瘙痒用手去抓。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