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的这本书放在架子上很多年了,不记得有没有读过。
目录设计得很别致,“冬秋夏春”,不理解为什么按照季节倒序。
“记得小时候,母亲的妹妹来家住…”——自序这样开篇,她显然刻意和他人保持着距离。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没有一句称呼,她称父亲为“他”。她说自己写的这本书,“尝试做一次清谈,且谈论的都关于自己”。不是十分清楚,是在对别人说,还是对自己说。
文字华丽典雅,行文错落有致,似江南大家闺秀,淡然冷漠,有点端着架子。毕竟是生活中的人,完全掩饰是不可能的,不小心流露出朴实的人家烟火。读者油然生敬畏,只可远观,而不能亲近。
这段换成通俗的文字:临街一楼都是小商铺,一个紧挨着一个,我妈开了一家刺绣铺,下午累了的时候,她就找出零钱,让我拿着大搪瓷杯去买西米露和绿豆汤。
特意用这么典雅的文字描写朴素的日常生活,感觉是穿着旗袍扭秧歌,有点儿违和。
几篇回忆亲人的文章,深情而又克制,非常动人。“爱与尊重并不是天性。它来自人性深处的宽悯理解,是一种力量。”她说。
抒情散文很动人,说理文章有时造作,不知所云。
文章很短,有的只有两段,更像自媒体上的碎片记录:
她好像特别迷恋句号,不该用的时候用;讨厌顿号,该用的时候不用(也许是喜欢逗号?):
“我说,好。就跟着他去。我们穿越迷宫一样的走廊和楼梯。他的家在走廊尽头。”
“有太多事情分神,网络,书籍,其他杂项。”
“客人来吃饭,她让他们自己挑。房间堆满东西。书,CD,衣服,香烟,杯子……”
“写读书笔记,是想在阅读时加深印象。不愿意这些阅读过的书,像河水一样从身边漂流而过。”这句话深得我心。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