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摘葫芦怎么去皮(新摘的葫芦需要晾晒多久可以去皮)

传统文化中,葫芦被视为“福禄吉祥”、“健康长寿”的象征。神话故事里经常有神仙身背葫芦或腰悬葫芦的情形,诸如为大众熟悉的铁拐李、南极仙翁,济公和尚等。这些,首先与葫芦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葫芦具有辟邪的作用,现在很多人把玩葫芦,那么新摘的葫芦要如何处理后才能把玩的更久呢?这个首先确定是个老葫芦,然后在悬挂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下自然阴干,这样处理的葫芦才更加容易保存。

侃侃而谈:新摘葫芦的处理方法?如何选材、去皮、保存

葫芦挑选技巧:

一、葫芦要干透、型好、芯正。

二、葫芦上手要有坠手的感觉,葫芦越重密度越高,所以葫芦的生长期要长。

三、葫芦上手撮一下应当有圆润光滑的手感。

四、里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绵垫似的有弹性,行话:瓷皮糠里。

五、葫芦的皮色应当干净,必须没有一点瑕疵,要像水一样干净,行话:一汪水。

六、皮色惨白的葫芦千万不能要,因为葫芦肯定用药水浸泡过。

七、拿起葫芦用鼻子问一下里子和外皮的味道,没有动过手脚的葫芦应该发出浓郁自然的葫芦香味。如葫芦里子和外皮有刺鼻的味道或者一点味道也没有的,这表明葫芦本身已经做过手脚,坚决不要。

成熟的葫芦去皮风干后呈淡黄色,托在掌中有果实沉甸感,稍用力摇动有清脆的葫芦籽撞击葫芦内壁发出的清脆“哗哗”声,属上佳葫芦。随着时间的流逝颜色逐渐成暗黄色,长时间日照颜色会逐渐成褐紫色,如果长期用手赏玩,葫芦表面会有一层自然包浆,更显晶莹光洁。

品质优良的葫芦不仅外观重要,更重要的是葫芦壁的厚度,壁厚为葫芦生长过程中养料供给充足,未受病虫害侵扰,且生长周期长,葫芦品种纯正。宜雕宜烙,在艺术家手中雕琢起来得心应手,手随心愿,且保存时间长。制成工艺品可收藏盘玩数百年不朽不腐。

侃侃而谈:新摘葫芦的处理方法?如何选材、去皮、保存

新摘的葫芦处理方法

这个首先你先确定这个葫芦是不是老了,如果不老,肯定会焉的,是老的,就挂起来晒,葫芦想要晒干成可以做酒壶的,你就用跟绳子绑住它的蒂,然后把他挂起来,前后左右都不要着墙或者着地。因为一旦靠着就可能压迫到然后瘀伤,进而引起里面的变质导致整个葫芦烂掉。,所以悬空是关键。

1、不要放在阳光下暴晒,暴晒会干缩成褶皱皮,要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下自然阴干.。

2、不要在葫芦上扎孔,那样不仅破坏了葫芦品质而且从伤口处会产生霉变。

3、葫芦在五成干的时候要去掉葫芦的表皮,去皮过早会使葫芦严重抽缩,因为葫芦的水分散失过快而葫芦木质化程度底的缘故.要等葫芦的水分自然挥发一段时间在去皮(用电话卡,银行卡即可)

4、成熟度不好的葫芦皮薄,木质化程度低基本上都会缩瘪或霉烂,没太大保留价值,但也有个别的干缩规正的即为珍品。

注意事项:

不要用金属去刮皮,以免损伤葫芦表皮

一定要悬挂阴干

侃侃而谈:新摘葫芦的处理方法?如何选材、去皮、保存

新鲜葫芦的去皮方法:

第1步:要选择皮色发白的葫芦打皮,如果葫芦的皮色是绿色的最好不要打皮,即使你强行打皮,葫芦干燥后多数不会落住.

第2步:从葫芦最顶端开始,用竹板轻轻刮掉葫芦外皮。(没有竹板可用塑料卡、竹筷子的尾部)

第3步:注意保护好葫芦莛子,不要在打皮过程中折断。

第4步:先把上半部分打出来,打过皮的葫芦呈草绿色.

第5步:然后依次把整个葫芦的皮全部打完.

第6步:要把葫芦底部的皮打干净,底部的皮如打不干净容易发霉。

第7步:打皮的时候可以用双腿夹住葫芦,从上往下刮,比较省力。

第8步:全部打完后最好用铁刨花轻轻打磨一下葫芦外皮,把没有打到地方的外皮擦下去。(最好用刷碗的百洁布或者是干丝瓜瓤子)

第9步:用碱水沾一下葫芦外表面。

第10步:把处理好的葫芦挂在阴凉处,千万不要着地.(千万不要放在风道处,容易使葫芦干的太快,出现褶皱)

第11步:干透后在太阳下晾晒数日,看葫芦皮色变化决定晾晒时间.

现在一些农户为了提高打皮效率,用砂轮机打皮,速度非常快,如果是手工打皮的葫芦最好在碱水中攒一下,碱水中要放一些盐,不管用哪种方法,都会有葫芦漏气,干燥后葫芦变形的情况发生,这是正常现象。晾晒葫芦要找通风的地方,这里所说的通风不是用风抽干,而是阴干,不要暴晒,可吊挂在屋顶或是长绳上,也可以按顺序排列摆放在屋顶或院内,最好不要接触地面。还有一些葫芦种植户为了使葫芦晾干后色泽好看,通常在打皮时用盐酸等化学试剂氧化,虽然干后很漂亮,但在晾晒时不容易干,干后用手抚摸有沾手的感觉,由于盐酸等腐蚀剂不会均匀地附着在葫芦上,使干后的葫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浅变深,葫芦表皮变花,把一个原本不错的葫芦变成了一个垃圾葫芦。

还有一种制皮方法:将天然植物葫芦刮去外皮,清洗干净,在处理剂中浸泡上色,上绳晾干,采用本方法能使天然植物葫芦的色泽明亮,成色金黄,能在其外表上绘制各种图案,克服了传统的葫芦的外形单调的缺点。该工艺品保质期长,可不用任何着色,自然、古朴、典雅而又独具特色。符合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时代观念和开发绿色工艺品的要求:

(1)将天然植物葫芦刮去外皮,清洗干净;

(2)配制处理剂:用(重量份)清水25~50,然后依次将孩儿茶0.1~0.3、密蒙花0.1~0.3、木香0.03~0.07、蒿子0.04~0.08、黄酒0.4~0.6、碳酸氢钠0.1~0.4、氯化钠0.03~0.06、硫酸0.1~0.2、柠檬酸0.1~0.25、双氧水0.3~0.7依次倒入水中,不停搅拌至所有制剂均配完,然后再充分搅拌10分钟即可得处理剂;

(3)浸泡上色:将刮皮清洗干净的葫芦放入上述处理剂中,浸泡5~10分钟,并不停搅拌使之着色均匀,浸泡时间不超过10分钟,然后取出擦干;

(4)上绳晾干:将浸泡上色后的葫芦晾干至完全干燥。干后就可以制作各种工艺葫芦了。

国外葫芦打皮都是用干葫芦打皮,成功率高,不足之处是老葫芦外皮大多都会阴皮。这种葫芦的打皮方法是将葫芦外皮用水浸湿,然后用铁刨花将其擦除。一旦浸湿,只需刮掉表皮,冲洗干净。不要用砂纸来清除外皮,那样会擦伤外壳。葫芦外皮清理干净后,需要将葫芦晾干后才能开始加工。如果发现葫芦表皮上的图案很吸引人,也可以原样保留它。刷一层透明漆或其它保护剂来防止不让葫芦表皮松散脱落。

侃侃而谈:新摘葫芦的处理方法?如何选材、去皮、保存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5月 15日 下午2:41
下一篇 2023年 5月 15日 下午2:57

相关推荐

  • 饺子是冷水下锅好还是热水下锅好?

    很多人都喜欢吃饺子你知道吗?饺子不仅是传统美食还是一座微型“膳食宝塔”既美味又营养! 1饺子,营养与美味并存1、营养全面 饺子皮是面粉,富含碳水化合物;里面的馅有肉、蔬菜、海鲜等,…

    2023年 5月 18日
  • 大厨教你这十道中式美食 好吃又好做

    (央视财经《回家吃饭》)还有一周就要开学了,这个暑假,你有get什么新的技能吗?在《回家吃饭》的厨房中有这样一群小小厨房达人,他们个个年纪不大,但厨艺了得,快来看看他们的食谱。 十…

    2023年 12月 30日
  • 煮汤圆的正确方法汤圆怎么才算熟

    汤圆是咱们平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一种美食,它的味道香甜,做法简单,所以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爱。但是很多人在煮汤圆的时候就会发现汤圆容易破皮,煮出来之后并不算很好吃,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个…

    2023年 9月 10日
  • 莆田特色各种美食做法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莆田有着许多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来到莆田,这三种特色美食一定要尝试一下,尤其是第三种,更是不能错过的美味佳肴。 莆田荔枝肉是莆田地区的传统名菜之一,以其…

    2023年 12月 11日
  • 超好喝的鸽子汤一鸽胜九鸡

    By 快乐每一天lxku 用料 老鸽 2只 生姜 1块 红枣 8粒 枸杞 15粒 葱 适量 料酒 适量 盐 适量 做法步骤 1、买了2只老鸽子、适合煲汤 2、一只鸽子我煎了四大块、…

    2023年 1月 24日
  • 吃富含叶绿素的食物会有什么益处吗

    春天来了,草木绿了。仲春时节,很多地方的人都有采野菜、吃青团、用青汁蒸饭做粑等习俗,换着各种花样,把春天萌发的新鲜嫩叶做成绿色的食物,端上自己的餐桌。这美丽的绿色,来自于植物的叶子…

    美食百科 2023年 2月 18日
  • 如何煲猴头菇鸡汤

    猴头菇为食用菌中名贵品,其营养价值高,肉嫩,味鲜美,不仅为宴席之珍馐,亦为上好之补品,具有助消化、补五脏、抗癌之功效,与鸡肉同用则补益作用更强。 用料 小鸡 1只 猴头 3个 八角…

    2023年 9月 3日
  • 芒果可以放冰箱吗 百度知道,芒果没熟就放冰箱里了怎么办

    芒果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对低温比较敏感,一般在10℃左右即出现冷害,而高温则加速其腐烂,密封又易变质出现异味,贮藏芒果的适宜温度既不能高也不能低,一般以温度12~13℃为佳,相…

    2023年 5月 15日
  • 发芽的花生你吃过吗,花生发芽后种植时芽向下还是向上

    花生是食用广泛的坚果,被称为“长生果”,意思是,多吃能长生不老。但是发芽的花生你敢吃么?90%的人都不知道,花生发芽营养翻倍,功效惊人! 首先明白一点:人工发芽的花生没有毒,发芽反…

    2023年 5月 7日
  • 爆炒腰花过油还是焯水教你正确做

    每当厨房燃起灶火,香气四处弥漫,熟悉的味道唤起了最深处的美好记忆,家终于在这一刻有了完整的意义。今天教大家做一道好吃但平常不太会做的美食,那就是爆炒腰花。有很多人都好这一口,但苦于…

    2023年 7月 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