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界的祖师爷宣笔究竟是何来历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这首白居易的《紫毫笔诗》流传千年,诗中所说的便是毛笔界的“祖师爷”宣笔

一部宣笔史,半部毛笔史

宣笔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所有种类的毛笔中宣笔算得上历史悠久,可追溯至秦始皇时期。

毛笔界的“祖师爷”宣笔,究竟是何来历?

当时大将军蒙恬南下伐楚,行至安徽宣城泾县境内,发现此地兔肥毫长质地极佳,于是便用竹子为笔杆,兔毫为笔头改良出了毛笔

盛唐时期泾县毛笔业发展的繁荣,所制作出来的宣笔是当时文人墨客的首选,制作精良刚柔并济的宣笔也获得了皇室的喜爱。

毛笔界的“祖师爷”宣笔,究竟是何来历?

从秦汉到唐宋,一代又一代名家对宣笔爱得深沉,比如苏轼、黄庭坚、白居易等,宣笔的名气也越发响亮。

泾县所产最上乘的宣笔所用之毫,来自于秋天所捕获的雄兔之毛,这类雄兔常年在山涧野外吃野竹喝山泉水

毛笔界的“祖师爷”宣笔,究竟是何来历?

通常制作上乘宣笔只选其脊背上一小撮弹性最强的黑色双箭毛,这样的兔毛才能达成“尖、齐、键、圆”的效果。

宣笔材料决定价值

宣笔的制作材料分两大类,一类为笔杆,普通的有木杆或者竹竿,较高级的有玉管、瓷管、雕漆管等,在笔管上雕刻上龙凤图案,更有奢华之意。

毛笔界的“祖师爷”宣笔,究竟是何来历?

另一类就是笔头,主要材料有兔毫、狼毫、羊毫、鼠须、鸡毛、鹅毛等,其中以兔毫为贵。

按照不同的字体和画风,所使用的毫表现力也要不同,兔毫偏硬,狼毫次之羊毫较软,按照需求选择适合的笔头。

毛笔界的“祖师爷”宣笔,究竟是何来历?

如今泾县所产宣笔品种已达到两百多种,年产量多达五十万支,价格也按照所用材料和制作精细程度有所不同。

没有太大需求的人,一般选用三十到一百价格区间的宣笔,高级的宣笔价格也让无数人望而却步。

毛笔界的“祖师爷”宣笔,究竟是何来历?

一支高级宣笔选毫尤为苛刻,制作过程也十分繁杂,非一人一手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从选毫到成笔,要经过水盆、装套、修笔、检验、装球等八大工序一百多个环节。

一支上好的宣笔至少要修整两次,并用放大镜检查,足以见得制笔工艺的精湛和匠人们的坚守。

毛笔界的“祖师爷”宣笔,究竟是何来历?

好宣笔才能“妙笔生花”

宣笔能发展至今离不开那些匠人们的坚持,和古代文人以使用宣笔为荣相比,现代宣笔不再适合日常使用。

但宣笔匠人们依旧坐在光和影的交错间,一丝一毫挑挑拣拣,用坚定的眼神把一毫一竹制成书画家们的“指尖明珠”

毛笔界的“祖师爷”宣笔,究竟是何来历?

匠人们常说好笔有四德,分别是尖圆齐键,笔与人性有着微妙牵连,先有良人才能有好笔,有好笔才能“妙笔生花”

执笔落墨间,以为是一人一瞬之力,实际上笔尖已蕴含着百匠千年之用心,案台书画间有笔事更有人情。

毛笔界的“祖师爷”宣笔,究竟是何来历?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4月 4日 下午12:28
下一篇 2023年 4月 4日 下午12: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