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剪纸是华北平原中部地区的传统文化之一,它造型丰富、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在一代一代剪纸艺人的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剪纸风格,不仅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还走出国门,享誉海内外。2006年,无极剪纸被列入第一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剪纸吉祥喜庆
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吉祥寓意的《六顺图》,喜庆的《红梅喜报春来早》……走进无极剪纸传承人赵陟的工作室,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令人惊叹,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剪纸,更是一件件艺术珍品。
拥有“无户不剪纸”美誉的无极剪纸艺术由来已久,无极人民世代用这一纯朴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对节日、喜庆、祝寿、婚丧等重大事件的情感。人们用一把剪刀、几张素纸,凭着心灵手巧,剪出生动活泼、寓意吉祥的各种图案,粘贴在布料上进行刺绣。所以,当地民间又称剪纸为“剪花样子”。
早期的无极剪纸以剪为主,作品单纯、古朴、夸张,构图丰满,富有动感,与民间走马灯和刺绣有着不解之缘。据记载,早在汉代,无极县民间就有剪灯花、挂彩纸、剪年福(符)、贴窗花迎春的风俗。明末清初,无极剪纸开始兴盛,全县200多个村庄都有剪纸艺人。每逢年节、喜庆吉日,无极农村家家户户的门楣上、窗户上、衣柜上、粮囤上、农具上都贴剪纸,就连牲口厩里也不忘,户户村村都被装点得红红火火,漂漂亮亮。
赵陟在剪纸实践中运用“三刻”“三套”“三衬”“五大刀法”“八字裱术”“九十二字诀”的技法。张晓峰摄
无极剪纸风格表现为题材多样、造型丰富,其中的人物系列个性鲜明、花鸟系列栩栩如生、民俗系列更是到处透着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吉祥幸福的“连年有余”(莲花和大鱼),喜鹊登上梅梢的“喜上眉梢”,象征婚姻美满的“龙凤呈祥”“福禄鸳鸯”,祝寿的“耄耋富贵”(猫、蝶、牡丹)、“福寿双全”(蝙蝠、桃、铜钱);祈求子孙绵延的“石榴多子”“松鼠葡萄”,企望致富的“财猪拱门”“聚宝盆”“摇钱树”……一幅幅吉祥喜庆的剪纸表达了无极人民朴素、美好的愿望。
特色鲜明形成流派
无极剪纸主要以宣纸为原料,主要工具有剪刀和刻刀两种。剪纸所使用的剪刀是由普通的剪刀经过加工和特制而成的,刻刀也是一种特制的刀具。无极县具有地方特色的“色纸”就是利用这种刻刀刻制后,再用各种颜料灌点而成。无极剪纸在旧时大部分用纯一色的大红纸为原料,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剪纸所用的材料和色彩也由单一性向多元性发展,剪纸五颜六色,不仅有黑白套色的,还有刻金彩衬的,鲜艳夺目,再加上形态各异的造型,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中国传统的剪纸大致可分为女红剪纸、工匠剪纸和文人剪纸三个类别。女红剪纸的选材非常广泛,构图很随意,作品多为“窗花”“喜花”及各种针线活的花样子,多为自剪自赏。工匠剪纸的选材和构图多为师承传留的图案,需要批量生产,在技法上比较讲究,每到过年,他们还要用刀刻出大量的挂千、吊挂、窗花一类的剪纸,拿到集市上去卖,可谓是实用型剪纸。而文人剪纸则使用刻刀和刻版,在技法和构图上借鉴了书法、绘画、雕刻等各类艺术的技法,并把文人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剪纸作品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成为一种鉴赏型剪纸。
无极剪纸在一代代民间艺人不断总结和传承中得以发展,逐渐形成了文人剪纸的艺术特点与风格。它的刀工细腻、流畅,构图鲜活、生动、传神,技法讲究“三刻”(阴刻、阳刻、阴阳刻)、“三套”(套色、套刻、套中套)、“三衬”(色彩相衬、阴阳相衬、工意相衬),还形成了套、掏、叠、贴、闪、压、接、切“八字裱术”和鸭蛋圆、麦芒尖、锯齿、月芽、扁豆弯等“五大基本刀法”。无极剪纸因其刀工、构图、技法巧妙自然地结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风格多样不拘一格
无极民间剪纸的艺人众多,已无法考证他们的谱系和支脉,但他们的作品却都体现着无极剪纸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进入新时代,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剪纸艺人不断涌现出来。
到二十世纪末期,在无极剪纸艺人谱系中,传统艺人李荣姐的传承已到第六代。正村的王分棉就是李荣姐谱系中的重要剪纸传承人。她的剪纸线条细而不乱、粗而不拙,独具风格,代表作品《太白醉酒》《龙凤呈祥》《和谐社会》等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西南汪村的牛世民在传承传统剪纸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作品朝着精细化、高档化的方向发展,线条细若发丝,曲若流水,而且以大红宣纸为主要材料,作品艳丽多彩,在设计上融入现代工艺趣味,具有时代性。
袁振永的作品广泛借鉴和吸收无极剪纸传统技艺,并融入自己的独特创意,在对物象的图案设计上,把目前多数剪纸工作者设计中通常采用的以线为主、点面为辅的方法改变为以点为主、线面为辅,创立了 “樱桃法”。他的九层七色剪纸代表作品中,充分体现了 “樱桃法”独特的艺术魅力。
赵陟的剪纸作品《鱼跃龙门》。张晓峰摄
“九十二字诀”, 刀工、构图、技法的巧妙结合,使得剪纸作品布局鲜活、生动传神,在视觉上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创作的剪纸作品《鱼鸟图》《秋雨》两幅作品被中国农业展览馆永久收藏。
赵陟认为,无极剪纸只靠技法传承是无法长久发展的,只有找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将文化内涵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才能使其流传千古。“发展才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发展才有生命力。”(记者杨惠玲)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