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过年要吃什么?当然是饺子了!在中国人的春节文化中,除夕夜要是没有吃上一顿饺子,这年就不算过,而且一般家庭之中都有在饺子中包上几枚钱币,谁吃到就寓意着新一年大吉大利的习俗。
饺子中包钱这一习俗其实至少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在明代万历年间的太监刘若愚曾撰写了一部明朝宫廷之中饮食,服饰的杂书《酌中志》,在这本书中就提到,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明代皇宫之中要喝“椒柏酒”,吃“水点心”。这个水点心就是扁食,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饺子。
当时皇宫之中的饺子一般会在饺子之中藏一两个银钱,吃到这个特殊饺子的人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
“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酌中志》
后来这一习俗也流传到了民间,成为了老百姓过年吃饺子时的重要习俗。
到了清代,大年初一吃饺子,以及在饺子之中藏银钱已经普及到所有阶层了,不同的是普通人可能就是藏个一文钱,而富贵人家则是在饺子中包一个金元宝或者银元宝,谁能吃到这个饺子,寓意着“终岁大吉”!
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燕京岁时记
清代皇室规定新年的第一餐也要吃饺子,寓意着“岁更交子”的意思,只不过清代不叫饺子,叫“煮饽饽”,皇帝的新年第一餐一般会端上来四个饺子,这四个饺子中有两个包有特制的钱币,称之为“花钱”或者“通宝”。
根据史书记载,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一子时的时候,在乾清宫东侧的弘德殿里吃了三个特制的饺子,吃出来两个特制的钱币之后,将剩下的最后一个没钱的饺子送到佛堂上供着。
另外,清代皇室因为努尔哈赤的遗训,一般吃饺子都只能吃素馅,不准吃肉馅儿饺子。原因是在努尔哈赤起兵之时,连年征战,死伤无数,努尔哈赤为了祭奠死者,对天发誓:以后除夕只准吃素馅饺子!
清代前几位皇帝对于这一条规则还是遵守的,每年除夕的饺子都选择干菜、蘑菇、面筋、木耳、笋丝、金针菜等为主要原料。
等到清代晚期、末期,这一条规则也基本无视了。根据史料记载,光绪皇帝就在光绪十一年大年初一的时候,在养心殿吃了十二个猪肉长寿菜馅儿的饺子,后来没吃饱,又吃了十二个猪肉菠菜馅儿的饺子。
万岁爷在养心殿进煮饺子。第一次进猪肉长寿菜馅十二只。第二次进猪肉菠菜馅十二只。——清宫膳食档
慈禧也有新年包饺子,吃饺子的记载。还有人说慈禧太后每年都能吃到包有金元宝的饺子,都是李莲英暗中做好标记,提前把特殊饺子给到慈禧碗中。
其实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的人也有类似的习俗。
在欧洲北部的低地国家,也就是荷兰、卢森堡、比利时三国,在每年的主显节(东方教会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在每年的1月6日)上,当地居民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宴会。
按照低地国家的传统,在主显节的主食馅饼中会放入一颗特殊的豆子,无论是谁在他/她的那一份馅饼中吃到了这一粒豆子,都会被宣布成为当天的“豆王”,据说会获得一整年的好运气。
后来这一习俗也随着欧洲人在全球的迁移而扩散,至今澳大利亚人在元旦这天还保留有吃馅饼,选“豆王”的传统。
尼德兰著名的画家雅各布约丹斯在1638年绘制了著名的《豆王》(The Bean King)画作,就如实记录了当时庆祝主显节诞生豆王的时刻。
由此看来,不仅仅是中国人愿意在食物中包裹钱币来体现幸运,西方人其实也有在食物中包裹异物,吃到特殊食物来体现幸运的习俗,也算是很有意思的巧合了。
祝大家新年快乐呀!
图/网络
参考资料/
皇家的“年味儿”故宫博物院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