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民间至少有四五种说法,但影响最广的端午节起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民俗文化领域中,群众把龙舟竞赛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过端午包粽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至今。
今年52岁的合水市民何丽娟,之前在北京的一家粽子厂工作,最多一天能包一千多个粽子,慢慢练就了她指尖上包粽子的真功夫。每年端午节来临前,何丽娟都会包一批粽子进行出售。
“包粽子之前我们选竹叶,最好选择叶面宽、大,而且柔韧性比较好的。包的时候将两头剪掉,这样更容易上手操作。”何丽娟边包粽子边说。
今天,何丽娟要为端午节预定的客户开始制作红枣、豆沙和蛋黄三种口味的粽子,有着多年制作经验的她,挑选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严格的标准。
“这是我提前泡好的糯米,选糯米的时候要选择米粒圆的,包出来比较糯一点,要提前一晚上泡好。买枣的时候买新疆灰枣,灰枣包出来比较甜。”何丽娟说。
糯米和红枣准备好之后,接下来就开始制作豆沙。
“这个豆沙制作过程要趁热,将豆子碾碎然后加白糖,再搅拌均匀。”何丽娟边做边说。
为了保持食材最原始最本真的味道,何丽娟没有采用机器快速碾磨豆子,而是手工将豆子捣碎,边捣边观察豆子的细腻程度。传统手工做法,包的粽子在市面上非常抢手。
何丽娟每做一个粽子,就要给粽子称量一次“体重”,以确保客户收到的每个粽子的重量均等一致。不同口味的粽子她都会用不同的丝线来捆扎,一方面是为了好辨别,更重要的是,青葱的粽叶配以不同的丝线,最是好看!
由于她对食材的严苛要求,再加上她丰富的制作经验,包出的粽子形状好看、味道又好吃,因此,年年都有一些固定客户向她提前预定。端午时节,飘香的粽叶,甜糯的米馅,成为了大人小孩津津乐道的美食。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不仅享受的是一种美味,更是将这份厚重的文化情感不断的延续。
总监制:唐红彬
监 制:王廷斌 邱晶晶
责 编:李迪娜
编 辑:赵翔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