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这个名字对于旅游者来说非常陌生,我这次在吉林旅行偶遇了这座城,才发现这里是一座被错过的关东名城,于是我决定在这里住一宿,找当地人聊聊天,认识一下这座城。
洮南
洮南府
当地人称洮南为“千年古城,百年府县”,从古自今就是一片福泽之地。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这一带就有人类居住、生息、繁衍的痕迹,是我国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称其为“千年古城”毫不为过。
洮南市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地处东三省与内蒙东部交界的中心,四通八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关东的商贸重镇,“洮商”就是指洮南的商人。
洮南的经济发展应该要从上世纪初期开始说起,自清朝进入中原执政,便大力开拓蒙地周边的城镇,光绪帝在1904年设置了洮南府,当时的衙门叫“天恩地局”。
天恩地局
天恩地局
天恩地局
洮南府设计古朴庄严、结构严谨、布局巧妙,为三进王府衙门式建筑。坐北朝南,面临着当时最为繁华的兴隆街,那个时候每天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尘土飞扬、商贾土豪云集,一时繁华无量。大门口的金匾上刻金色阴文 “天恩地局”四个大字,就是光绪皇帝所赐的,从此史称“天恩地局”, 洮南便成为了一方重地,世人给予美誉“百年府县”。
天恩地局
天恩地局
这座“千年古城,百年府县”在这千百年来经历了繁华与衰败,曾是大名鼎鼎的关东商贸重镇,后来因清朝的没落,也默默无闻地淡出大家的视线。其中的大起大落,若非长期居住在当地的本地人,是很难知道故事的经纬,我作为一名匆匆的过客在洮南停留了一个晚上,说不上能有多深入了解,却一不小心被当地的文化氛围感染了。
洮南土
白城昔日有一民谣:“一进洮南府,先吃二两土,白天吃不够,夜里接着补。”
歌谣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洮南府周边尘土飞扬的繁华景象,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那一带长期性干旱,风沙打脸,白城经常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所以才得名“白城”。洮南作为白城中重要的县级城市之一,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沙尘滚滚。
洮南
如今的洮南算不上繁华,大概是3、4线城市的发展步伐,城市面积挺大的,但现在开发的区域非常集中。刚开车进城,就是一派城中村的感觉,同行的小伙伴说需要找厕所,在路边就看到一所非常破烂的公厕,幸好这位伙伴是男生,还没进门就能闻到“香气”,这就是十年都不清洁一次的旱厕,农村应该叫“茅坑”。他苦笑着说“城市中央如此“特别”的旱厕已经好久没有体验过了,感觉这东西应该在文明城市中已经消失,想不到在洮南遇上了,真幸运!”
“旱厕”只是洮南一角,好像过去的繁华并没有让这里变得更漂亮,这座城市真正的改造应该是几年前开始的。当地推进“引嫩入白”的工程,将嫩江水进入白城,用于灌溉滋润这片原本肥沃富庶的土地,加强植被,才赶跑的风沙。
洮南
洮南
洮南
洮南水
与我们同行的有一个女孩是沈阳人,同属东三省,她小时候也听过老人家说洮南的童谣:两米一个坑,百米一个灯,头上蜘蛛网,脚下臭水坑。以前他们都不愿意来吉林的西北,觉得这里就是脏乱差的一个地方,这次与我们同行也是因为工作,但洮南给她却是焕然一新的感觉。
我们从长春一路向南,车行300多公里来到洮南,从喧嚣到宁静,从逼仄到辽阔,时值盛夏,一进入白城,道路两边都变得开阔,以前大片大片白花花的盐碱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绿油油的稻田、清澈的湿地,放眼望去,风吹草地见牛羊,蓝天与草地之间,那白色的风车在缓缓地转动……
而洮南是白城中最重要的县城之一,现代的城市化逐步拓展,虽说还有旱厕,但城市中央地带的绿化市政工程还是做得很不错。我们听说鹤鸣湖上有白鹤飞舞,于是赶去看一看。
鹤鸣湖
鹤鸣湖
鹤鸣湖是一个市政公园,湖水非常清澈,用手触摸湖水,一阵透心的冰凉。可惜夏天并非白鹤栖息的时间,湖上只有几只野鸭子悠然划过。当地人在公园栈道中徒步,湖边赏鱼,西边天畔的晚霞逐渐从绚丽归于平淡,淡淡的一抹斜阳慢慢消失于远处的地平线。
鹤鸣湖
鹤鸣湖
洮南土变成洮南水,城市面貌的改变,也提高的当地民众的幸福指数,过往人们听到“洮南”就直摇头,现在都竖起了大拇指。当地的年轻人以前都喜欢向大城市奔走,现在也渐渐回流建设家乡。
洮南不是一座大城市,却是一个缩影,见证国内城市的岁月变迁,同时也历经现代化的发展,也逐步进入旅游,让更多人认识这里。
洮南
洮南
洮南
这是一座曾经被遗忘的关东名城,从今日起又慢慢回到了人们的视线,这是一个值得被记住的名字,叫【洮南】!
洮南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