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中最毒抵命的食物

冬季气温较低,食物不易坏、更易储存,因此许多人都有冬季囤粮的习惯。但是,即便是在冬季,厨房里也暗藏着许多健康的风险,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引发致命危机。

前不久就有一个新闻案例:江苏父子因吃剩火腿,导致肌肉萎缩、生命垂危。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为什么吃了几片剩火腿,就这么危险?食物如何储存更安全?还有哪些被我们忽视的厨房健康危机?这期节目邀请了我们的老朋友——范教授来好好讲讲~

「 本期专家 」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一、冰箱中的“史上最强毒”——肉毒杆菌

砒霜是我们老百姓心中公认的毒药,但是万万没想到,在吃剩的火腿中竟可能暗藏着另一种比砒霜更厉害的毒——“肉毒素”,专家称之为“天下第一毒”!

专家表示:不到1g的肉毒素,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的生命!它可以麻痹神经,当其作用于内脏、肌肉甚至呼吸肌,那我们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1、冰箱中的肉毒素“雷区”

我们都说夏季气温高,容易滋生细菌,那为什么现在这么冷了,专家还要重点强调肉毒杆菌的毒性呢?原来,肉毒杆菌是“不怕冷”的细菌,冬季也照样活动!哪些食物中可能会出现肉毒素呢?

①开封后存放的包装熟食

午餐肉、火腿肠、小肚、蒜肠、五香鸡等肉类熟食,容易滋生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生肉毒素。

如果是真空包装的食品,经过了消毒杀菌,相对安全;但如果拆封后没吃完,再次食用时需彻底加热,否则也可能暗藏威胁。

②放久的自制肉酱、豆酱

自制水豆豉、黄豆酱、炸酱等高蛋白食品,也容易滋生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生肉毒素。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2、讲究“冷放热吃”原则,远离肉毒杆菌

①吃不完的熟肉制品,及时冷冻

一次性不要开封太多,实在吃不完的熟肉制品,要及时冷冻。

②加热杀菌去毒

肉毒素不耐热,100℃加热2-3分钟,就能杀灭,因此食用前,可以高温加热灭毒。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正确热酱小妙招】

先在碗中加入少量水(不超过1勺),再将酱料倒入,,盖上保鲜膜,用牙签将保鲜膜戳几个小孔,放入微波炉,高火加热2分钟即可。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二、复冻肉里的危险菌——耶尔森菌

许多人从超市买肉回来,直接放进冷冻室,等到要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切下一小块后,又把剩肉放冰箱,殊不知这样反反复复的冷冻肉,可能会让肉里产生一种致命菌,危害生命健康!

1、爱“吃”冻肉的致命菌

冷冻,只是让细菌的增殖速度变慢或者停止,但细菌不会被杀死。像沙门氏菌、李斯特菌、耶尔森菌还有其它一些致命菌,都能在冻肉里繁殖。

耶尔森菌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鼠疫”一定不陌生,它曾在欧洲夺走数万人的生命,在当时是一种非常致命的传染病,其致命菌就是耶尔森菌的一种。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2、复冻肉导致“冰箱肠炎”

冻肉里的叶尔森菌可能引起“冰箱肠炎”,造成拉肚子,可能一天拉5-6次、甚至十几次!

大家别觉得拉肚子是个小事,特别是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老人和抵抗力弱的小孩,代谢系统比较脆弱,严重时容易发生脱水,甚至更为紧急的情况。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3、反复解冻冷冻,细菌成倍增长

冻肉不仅可能携带这种致病菌,而在反复解冻复冻之后,细菌可能成倍增长!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冷冻肉细菌含量测试:

实验

实验员对一块新鲜猪肉进行细菌采样,反复冷冻化冻4次后,再次进行细菌采样。

最终结果显示:在猪肉新鲜时,细菌含量还非常低,大概是7.5万/CFU每克,反复解冻4次后,猪肉上的细菌是新鲜猪肉上的15倍!细菌含量成指数型上涨,高达1600万/CFU每克,已大大超标。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专家提示】

即便是化冻后马上放入冰箱,其结果也高达15倍,而生活中解冻后往往不会立即放回冰箱,细菌量则会大大高于15倍。

反复解冻,肉的口感会发生变化。容易损失肉汁,肉的鲜味和一些营养也会随着肉汁流走,肉的味道就变得不鲜了、口感也变差了。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4、肉类如何储存、解冻更安全呢?

①储存

将肉切成若干扁平形状的小块,随吃随拿,利于快速冷冻和解冻,降低细菌滋生风险。

【建议】生肉冷冻储存不要超过3个月,储存冻肉时可以在保鲜袋上写上储存日期,方便及时食用。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②解冻方式

平时你是怎么给肉解冻的?拿出来自然解冻、热水解冻还是……解冻方法多种多样,究竟哪种解冻方法更快、更安全?

3、木耳泡出“无解之毒”——米酵菌酸

“一盘木耳吃3天,一家3口全中1毒……”

“黑木耳在冰箱泡了2天,大妈吃完肾衰竭……”

更严重的,甚至需要“换肝保命”!

案例

一名患者吃了浸泡三天的黑木耳,先后出现腹泻恶心,化验结果显示严重肝衰竭,发病5天后,为了保住性命,只能做肝移植“换肝保命”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黑木耳究竟为什么变成了“毒木耳”

原来泡久了的黑木耳中会滋生一种叫“米酵菌酸”的致命菌。而且加热也无法消灭它!

1、米酵菌酸的2大特点

①耐高温:100℃下煮20分钟也没用。

②“无药可解”:就算知道是米酵菌酸引发的中毒,目前也无药可解。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2、哪些食物,可能暗藏米酵菌酸?

①米类的食物,特别是糯米类,比较粘的,像是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醋凉粉等;

前年有个新闻是黑龙江鸡西的的一家人食用了用玉米面加上水发酵十几个小时自制的“酸汤子”,结果一家9口无一人生还!

②菌类蔬菜,比如长时间泡发的银耳、木耳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3、如何正确泡发木耳,远离米酵菌酸?

实验

节目组对泡了2小时、6小时和12小时的木耳进行菌落采样对比,结果发现:泡发时间越长,细菌增长越多

“不到1克,就足以夺走100万人生命?”毒素就藏在这些食物里

那么我们平常在家如何正确泡发木耳,能最大程度降低细菌的滋生呢?专家给出了2个小妙招:

①控制时长

常温下一般2个小时就已经泡发了,建议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

②放在冰箱中低温泡发

冰箱冷藏室温度仅为4℃左右,很多杂菌几乎无法产毒,相对安全。且木耳中的多糖类物质和蛋白质在低温下亲水性较强,泡发出来的个头比较大,味道也比较鲜美。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12月 21日 上午9:56
下一篇 2023年 12月 21日 上午10:47

相关推荐

  • 一次性饭盒可以放微波炉里加热吗

    一次性饭盒可以放微波炉吗?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多人无暇自己做饭。因此,经常吃一次性饭盒的外卖成了一种习惯,偶尔饭菜凉了,必须要用到微波炉加热。所以,一次性饭盒能不能放到微波炉加…

    2023年 5月 11日
  • 土豆怎样选才能买到好土豆

    土豆大家都不陌生,也是我们大家饭桌上的常客,它营养丰富,做法多种多样,尤其是酸辣土豆丝,我想任何人都喜欢吧。 土豆一般也被人们拿来作为减肥时的主食。这主要是因为土豆的优点:易饱、低…

    2023年 4月 15日
  • 青铜器饕餮纹的寓意和象征,青铜器上面为什么刻着饕餮纹

    饕餮是传说中极为贪食的恶兽,贪吃到连自己的身体都吃光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头无身。 《吕氏春秋·先识览》中说道:“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侯马晋国古…

    2024年 1月 3日
  • 管道疏通小妙招轻松解决

    别小看这被堵住的管道,一旦管道被堵,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光脏水排不出去,也不能放水使用,时间稍微久一点可能还会传出异味出来的。那么一旦下水道被堵塞,我们该怎么办才能轻松疏通管道异物…

    2023年 7月 24日
  • 塔里木河的生态环境问题,新疆兵团塔里木河

    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在塔里木河源头参观采访后留影。 戚亚平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15日电 (记者 戚亚平)“没想到在沙漠边缘能看到如此大面积的绿洲,还保护得这么好,胡杨林和塔里…

    2023年 1月 19日
  • 怎样正确区分人造毛和真毛,怎样判断是人造毛还是真毛

    经不少网友的要求,现整理出以下真假皮草的识别的识别,希望能帮到大家……..仿兔毛充当真毛销售,这个比较好区分: 1.人造毛很粗糙,没有光泽。而真毛就和人的头…

    2023年 5月 24日
  • 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食物有哪些(糖友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吃什么好)

    日前,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颇有新意,研究人员从食物、营养素与人体内炎症相关性这样的角度,来探索吃不同的食物影响体内炎症状况,从而与心血管病、冠心病、中风风险的影响相关性进行研究。研…

    生活知识 2022年 12月 26日
  • 吃薏米可以减肥吗

    【服用薏米究竟能不能减肥?】肥胖有很多种类型,薏米的功效针对的主要是湿气重的人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胖、水肿。当人体体内湿气重时,水不能随气血流动,从而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迅速…

    2023年 12月 11日
  • 冬天水管冻了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小雪节气一过,天气骤然转冷,多地都发布了寒潮预警,各家的水管都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这几天是不是有很多小伙伴发现自己家的水龙头不出水了,水管里的水冻!住!了!!!然后更悲催的是没水洗…

    2023年 4月 1日
  • 俗语说雷打雪下雪天打雷是凶兆吗

    2021年11月5日,中国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寒潮天气,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布暴雪红色预警,大雪纷飞之时,阿巴嘎旗、包头满都拉镇天空同时出现电闪雷鸣,非常震撼。有人称这是“雷打雪”,古…

    2023年 5月 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