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孩子就不能得到归属感。”(《孩子·挑战》)
看书的时候先看到了“归属感”这三个字,觉得最近总是在提到这个词。这本书上说,“孩子是否有安全感基于他有没有归属感”,这里的安全感直接就和归属感划成了等号。这才发现其实不只是孩子,我们成年人也一直在追随着自己内心所渴望的安全感——归属感。
之所以有点触动,是因为在新换的工作单位干了4年以后,和同期来的同事聊天时发现,大家都是一样的。都4年了,单位从来没有让我们感到归属感。每个季度换一次岗,来回转悠,认识的人倒是多了,可是却有一种我到底是属于哪个部门的迷茫,好不容易想认真地发展一门专科了,到了三个月的时间,又把我们转到了其他部门,久而久之,热情在一次次地轮转中消耗殆尽,只想着在这三个月里不要出错就好了,至于发展?刚想发展来着就收拾东西撤了,三个月够发展啥?
缺少了归属感,心中总是对于这座加入了4年的城市熟悉不起来。
所以深刻认识到归属感对于群居动物的人类的重要性,那就要尽全力让孩子有归属感,有安全感。方法其实也不难,就如一开始的那句话一样,鼓励孩子吧!
但是鼓励要言之有物,不是贫乏的“你真棒”“你好厉害”,试着在这些感叹词前后,加点内容,比如,“哇!你会自己穿衣服了,真棒!”(虽然前后穿反了)“好厉害,居然能自己查字典了!”(虽然用的时间好长)
鼓励还包括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尝试他们想尝试的事情,当然,关于“安全”,每个家长也有不同的认识,比如让孩子像帮忙端碗碟,就会担心万一摔了怎么办?和一群孩子玩,又会担心踩到撞到了怎么办?……
我们要给孩子自由和空间,鼓励他们探索自己的能力,他们也会通过这些动作来测试自己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并对此做出相应的调整,没错,别不相信,即使再小的孩子,也可以做到。如此尝试以后,才能从经验中获得成长。
当然,在他们进行自我测试的时候,我们是不能放松保护的,只不过要将这些保护做到不留痕迹。所以,带娃娃还是一门非常精细的技术活。
正向的反馈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价值感充满信心,也在这些反馈中逐渐把自己的定位给描画出来,长成人格独立的个体。所以那些自信的孩子,往往都是童年获得了很多的鼓励和肯定的孩子。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