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表达爱#
小时候在宝鸡家乡参加过一次七夕乞巧活动,那时候虽然不太懂事,但是感觉到这是与妇女有关的民俗节日。因为从始至终没有男人参与。只有我们这些小娃娃可以不分男女,都来参加。
农历七月七日前就听妈妈说,这几天的野鹊(即喜鹊)都要到银河那里去,给织女牛郎搭鹊桥,所以就看不到喜鹊了。见到的也都渴得张着嘴,因为路太长,喝不上水。
我于是就注意观察,果然很少看见喜鹊了。偶然见到一只,的确张着嘴,而且羽毛炸起,很憔悴。
我还注意到,我家大嫂在农历六月六日那天,在水缸后面的阴凉处,用七种粮食生了一大碗绿苗苗。绿苗苗一天天长得又长又高了,她就用细棍子支撑起来,还扎上红色绳子,准备在七月七日那天用。
她说,这一碗绿苗苗,就叫做“巧”。
到了七月七这天傍晚,乞巧活动就在打麦场的空地上举行了。首先抬来一个纸糊的巧娘娘,安放在桌子上。然后,各家各户的女孩子把自己养的“巧”一盆一碗地端上来,摆放在巧娘娘面前。同时放上贡献,点燃香火蜡烛。
孩子们不分男女,面对着巧娘娘席地而坐,地上铺着麦草。年纪大点的女人们都坐在孩子们的周围。
一位身穿古装的中年女人,坐在贡桌旁边,是乞巧的主持人。烛光照在她脸上闪闪烁烁,神秘气氛立刻升腾了起来!
活动开始了,女主持人又说又唱,内容听不清也听不懂。但是有两句老是重复出现:“巧来巧来乞巧来,你说巧来不巧来。”
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觉得她当时唱的可能是流行在我们西府一带的乞巧歌,各地演唱的歌词大致相同,只有很小的差别,大意是:
“乞巧来,乞巧来,姐妹围成一圈来。快把巧娘迎上来,红桃绿枣端过来。一把剪子你铰来,一把尺子你量来。五色彩线送得来,教咱描龙绣绣凤来。巧来巧来乞巧来,千言万语为巧来。请把巧手伸过来,千巧万巧传你来………”
唱完之后,周围的女人们要求娃娃们睡下,看天上的星星,看云霞一样的天河。
渐渐地我们就有些迷糊了。
这时候,耳边传来主持人很清晰的声音:“听着,巧娘娘问话哩,谁知道谁就答应一声!”
“今年是旱年还是涝年?”
“今年是麦子成哩还是蕃麦成哩?”(“蕃麦”,当地话指的是玉米)
“今年是猪肉贵还是羊肉贵?”
等等,等等。
这是在预测年成。
我们这些孩子哪里知道这些?但是童言无忌,只要答应就行了,对与不对,无关紧要。
记得到这里就结束了。至于桌子上摆的那些绿苗苗是怎么处理的,我不知道了,因为这时候感觉太瞌睡了,就赶紧回家睡觉去了。
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是我却写了很长时间,因为离现在已经七十年了,有些细节记得不太清楚。但是我觉得很愉快,能把这些老古董分享给大家,对我来说也是一份快乐。
那时年纪小,对乞巧中的很多事不理解,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点正。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