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妇女节前后关于该不该过不过节、该不该自称妇女、该不该接受”女神“之称的讨论就甚嚣尘上,为什么那么多女性可以接受把妇女节喊了女神节呢?
1.女神营销收割女性
“女神“这个称呼在今天本质就是收割部分女性的道具。和宣扬所谓”中产品质生活“一回事。
核心就是误读”活出自我“,把追求自我和追求精致的物质生活等同。
在被营销人员使用的女神概念中,女神=愿意为自己花钱,这里不是经济独立,而是愿意通过物质的方式去完成一种生活方式的营造。健身、护肤、旅行,都要跟所谓的”活出真我“绑定,花了钱就是自信、健康美,就是女神。
这里鸡贼的地方就在于,这些理想的生活状态、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确实是很多女性所追求的,只是追求的路径有很多,不一定和物质挂钩。所以这里广告人发挥小聪明,拼命把女孩子往消费主义的道路上引导。
从根本上上而言,我买不买玫瑰、穿不穿比基尼、有没有自己买的房子,和我是不是活出自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从这个角度看,”活出真我“真是一句毒鸡汤,是一种规训,诱导你下单。
其次是在营销活动中,许多女性接受了销售话术中”宠爱“”捧在手心“这些强化自我暗示,接受一种”女性需要被宠爱和保护“的观念,拒绝”妇女“的身份认同。
宠爱、呵护的对象为什么必须是女性?(现在或许多了宠物这个群体
这一方面将女性设定成了一种脆弱的、需要被保护和宠爱的角色,一方面也间接承认了”妇女不值得成为“,而年轻、美丽的”女生“”女神“才受欢迎。
这种女性自身身份认同上的缺失,又进一步加剧了女性的年龄焦虑、容貌焦虑。
2.当然还有一个比消费主义陷阱更悲哀的,”妇女“这个词儿的被曲解和污名化。
今年妇女节当天一早,我走进办公室,隔壁男同事非常礼貌的送上一句“女神节快乐“。
在此之前我和办公室另一位女同事已经至少2次非常直接地表达过:我认为这是妇女节不是女神节、我不反感被称作妇女请不要叫我女神,
但他还是觉得用妇女称呼我们有点不尊重。
”妇女“这个词遭遇的反感由来已久,女性自身无法认同这一称呼和身份。
我们从小的教育中,妇女常常已已婚已育的女性,是一种常常跟粗糙劳碌形象关联的身份,无论是“家庭妇女”、还是“劳动妇女”都更好像暗示着“魅力消失““柴米油盐”,很难引发正面联想,不像女神、女王、仙女需要被”宠爱“。
同时,妇女一词还有一种“年龄偏大”的联想,尽管法律上,妇女是一个中性词,指年满14岁以上的女性,并不特指“上了一定年纪”的女性,但仍有很多人觉得”妇女“把自己叫老了。在崇尚年轻的文化氛围中,接受这一称呼仿佛就意味着正式迈入年龄焦虑的阴影,让抗拒“衰老”的女性避之不及。在这样的抗拒传统下,给了”女神节“趁虚而入的土壤。
而在高校,学生群体竟然创造性地错开3.8这一天设计了一个3.7“女生节”的节日,近几年越来越流行。表面上是校园团体表现对女生关怀的节日,但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参与其中、拒绝“妇女节”和“妇女”的身份认同,实际上进一步对外强调了不愿被称为妇女的态度,侧面也展示出“妇女”在今天所受的歧视。
3.被遮蔽的“妇女节”
妇女节最初之建立正是为了肯定女性的价值贡献和社会参与的权利,妇女这个词也包含了一个拥有独立自我意识、社会参与的女性以及她的权利。妇女节的诞生背后是无数妇女先辈为了争取劳动权益和女性解放做出的艰苦努力。
在今天,拒绝”妇女“这个称呼,就像把这些斗争的历史抹去、对这种抗争传统的淡忘。人家好不容易顶着唾骂和阻拦为我们赢得了今天我们看起来”无比正常“的权利,结果我们真的觉得这些就是女权神授,不用持续的捍卫和坚持。
关键我们性别差距消除了吗?远远没有。
虽然今天再高呼“劳动最光荣”似乎会显得不合时宜,毕竟劳动权利性别差距过去确实有所缩小(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过4成),但是接受劳动妇女的身份、接过先辈们为自己权利争取的火炬却远谈不上过时,因为我们的性别差距仍是肉眼可见的巨大(在劳动领域,参与决策和管理的女性不到1/4、收入水平差距、各种针对女性的职场就业歧视性骚扰,在更广泛的领域还有针对女性拐卖的多发、家暴实际救助低比例、在妇女健康和生存指数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1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上中国排在156位列末尾,等等等等等。
对比之下,社会经济参与排名69和受教育排名103相对较好
当我们选择了女神,我们不是选了一种积极的表达,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了一种被消费、被区别对待、被轻视的称谓。
干嘛自己拆掉自己修的通往罗马的路呢?翻翻词典,很难再找到一个可以没有多余色彩的”妇女“的同义替代词了,拒绝它干嘛呢。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