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的区别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克邯郸,俘虏了赵国末代国君赵迁。然而赵国并没有亡国,幸存的王室成员赵嘉跑到赵国北部的代地,自立为代王,延续赵氏社稷,继续抵抗了秦军六年。丢了国君与国都,还能坚持六年,六国中唯赵国这一份,成为这片大地上慷慨悲歌的真实写照。赵人之所以能再秦军的强势攻击下再坚守六年,和赵国拥有代地这个后备基地大有关系,但楚燕一样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却没能发挥多大作用,代地何以就能成为赵人的最后抗秦堡垒呢?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赵氏吞代

代地位于赵国北部,相当于现今河北西北至山西东北,核心区域在张家口蔚县西南一带。先秦时期这里是华夏世界与游牧部落的交界地带,境内地形以山地和草原为主,胡汉杂居,半耕半牧,民风剽悍。在中原华夏诸侯眼中,这里是蛮荒偏远之地。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代国很是偏远

事实上,代地虽处边境,但并不蛮荒。传说商汤上位后,封代子于此,故名代国,其历史之久远超过绝大多数周室诸侯。代国西面和北面是匈奴等游牧部落,东、南则是燕晋等姬姓诸侯。这里是连接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纽带,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诸民族在这里互换商品,各取所需,商贸活动的繁荣造就了代国的兴盛,延续千年。

进入东周以后,北方游牧部落逐渐兴盛,侵袭燕、代、邢、卫等北地诸侯,代国作为前线国家,承受到了最多的攻击,国力迅速衰落。至春秋中后期,晋国崛起,成为北方第一大国,代国便依附晋国,应对来自草原的威胁。是时晋国卿权膨胀,朝政大权被六家卿族瓜分,他们各有封地,形同国中之国。其中赵氏的封地靠近代国,代人便把宝压在了赵氏身上,末代代王还与赵氏联姻,巩固晋代的同盟关系。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春秋中后期,赵氏迎来号称“简襄之烈”兴盛期,期间积极向外扩大势力范围。赵简子父子把目标放在了代国身上,意图将代国建成赵氏的大后方,然而赵氏吞并代国的过程并不光彩。

赵简子曾做过一个神奇的梦,据他说见到了天帝,天帝还送给他一条翟犬。后来有人解梦,翟犬是代国的图腾,上天的意思是令他攻取代国。赵简子当时身子骨已经不行了,便把吞并代国的任务交给了继承人赵毋恤。传说赵简子曾为了考验诸子的能力,告诉他们在常山有赵氏的宝物,谁能寻来谁又是赵氏的大功臣。诸子一番寻觅,并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赵毋恤最有慧根,领悟了父亲的意思。登上常山北眺,便能看到代国,他回禀父亲,代国正是赵氏的宝物。赵简子很是欣慰,故放心地将位子传给了赵襄子赵毋恤。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赵襄子的姊姊在赵代联姻时嫁给了代国国君,两家正处在蜜月期。赵襄子掌控局势后,借口串亲戚邀代王到夏屋山相会,代王不疑有他,仅带少量侍卫赴宴。酒席上赵襄子预先设下埋伏,宴饮正酣时,他亲自给代王斟酒,趁代王不备,用酒具砸晕了他。之后赵襄子的伏兵立即杀出,将代王和乱作一团的代国侍从全部杀死。

代国上下对赵襄子的突然发难都全无准备,防备甚为空虚,赵氏趁机进兵攻占了整个代国。自此代国成为赵氏领地的一部分,赵襄子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赵氏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吞并了代国,但代价并不是没有,首先就是损失了信誉,诸侯没人再敢轻易相信赵氏的承诺。其次赵氏领地骤然增加,为晋国国内其他卿族忌惮,最终酿成智韩魏三家围赵事件,赵氏一度危如累卵。除此之外,代王后赵姬接受不了丈夫被亲弟杀死的现实,自杀而亡。赵襄子也因赵姬之死而在族内备受诟病,为赵氏的分裂埋下了种子。

嗣位之争

代王后的死节说明了一个事实,代国人并不欢迎赵氏的到来。

赵襄子自然也清楚这一现实,代地的体量不逊此时的赵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反噬,赵氏要想稳固新地盘,必须慎之又慎。赵襄子的举措是派自己的嫡子赵嘉镇守代地,并驻以重兵,统御北境,宣示赵氏对代地的永久拥有。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在代地逐渐融入赵氏领地的时候,赵襄子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将赵氏带向另一高峰的雄主内心其实一直很自卑:他是个庶子。赵毋恤的母亲只是赵氏的奴婢,而且还是狄女,他出生后就不被重视,他面目普通甚至有点儿丑,加上性格有些软弱,在赵家从小低调异常,甚至赵简子都不记得有这样一个儿子。但赵毋恤勤奋好学,谦和稳重,被赵家的相师看重,并推荐给了赵简子。赵简子经过一些列考察,认定他便是子嗣中最优秀的那一个。临终前赵简子废黜了长子赵伯鲁的继承人身份,将家主之位交给了赵毋恤。

赵毋恤恪守礼法,始终认为按规矩应由长兄继位,但又不能违抗父命推脱。他最后想出的两全之策是:自己在退位前将家主之位还给赵伯鲁一脉的子嗣。赵襄子临终前,赵伯鲁及其子已死,家主之位便交给了赵伯鲁的长孙赵浣,是为赵献侯。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然而赵襄子留在代地的儿子赵嘉并不认同父亲的安排,他继承父亲的遗产合理合法,凭什么让给一个堂侄。赵浣一登位,赵嘉立即从代地带兵南下晋阳,驱逐了赵献侯,并自立为赵氏家主,是为赵桓子。

赵桓子在代地经营良久,加上赵襄子的支持,因此实力雄厚,代地的军力甚至盖过了中原的本家。此时代地已经融入赵氏大家庭,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然而赵桓子运气并不好,入主晋阳一年后就病逝了,他的子嗣不能掌控局势,被亲献侯的势力推倒,迎回了赵献侯,赵氏家主的位子回归赵伯鲁一系。赵献侯鉴于晋阳地近代地,而代人系残余势力仍旧强大,为避锋芒,赵氏迁都到了太行山东麓的中牟。赵氏的核心地至此从山西转移到太行山以东。不久之后,赵人又迁都邯郸,虽然位置靠北了些,但依旧和代地保持距离。

赵献侯及其子嗣对代地始终心存芥蒂,而代人对邯郸也毫无认同感。在若即若离之间,赵国成为名列天下的诸侯,进入了战国时代。

武灵王之光

赵氏立为诸侯后,对外扩展始终盯在中原方向,北疆的代地被日益边缘化,很长时间内几乎在史书上消失。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直到赵武灵王时期,代地重新回到了赵国的主舞台。先是燕人进犯代地,赵武灵王亲自领兵,从邯郸出发进行救援,成功击退了燕军,保住了代地,代地和邯郸的关系至此开始缓和。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后来赵国的发展方向发生战略转移,赵武灵王放弃了中原诸侯间的争霸,转而对付位于腹心的中山国和西北的林胡、楼烦等游牧部落。而要完成这两大战略目标,代地都不可或缺。

代地位于中山国之北,代地可以和邯郸相互呼应,对中山国进行南北夹击,如此事半功倍。而欲征服西北游牧部落,地近草原且盛产骑兵的代地又是最佳的前进基地。除此之外,代地地接燕国,一个强大的代地可以威胁燕国的侧翼,从而为邯郸的后院提供保护。赵武灵王自然很是看重代地,数次亲赴代地,弥合两地关系,代地和邯郸就此重新成为一个整体。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赵武灵王时期,代地在赵国举足轻重,很好地完成了夹击中山和远征楼烦的任务,赵国也因此拓地千里,声威大震。

然而随着赵武灵王的离去,赵国的战略目标重新投向中原,代地再次消失在舞台。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代地的这次失宠仍然和惨烈的政变有关,赵武灵王为了集中精力发展军事,将王位传给了次子赵何,是为赵文惠王。然而没多久他又后悔了,觉得亏待了长子赵章,赵武灵王于是打算另立赵章为代王。赵武灵王此举不仅仅是要补偿长子,也有进一步提高代地的用意,继续拓展赵国的北部空间。然而赵武灵王的分国之举遭到了赵国权贵的集体反对,最后在沙丘之变中,赵武灵王和赵章全部死难,代王也就无从说起。

赵国失去了一代雄主,但也免于分裂。

隔岸观火

在武灵王时代,代地再次被边缘化。代人怀念武灵王时期的光辉,对赵惠文王的弑君弑父行为很是不满,新朝的君臣也对武灵王拥泵集聚的代地怀有戒心,代地与邯郸的关系急转直下。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但即使没有代地做依托,赵国仍然迎来了兴盛期。此时魏、楚业已衰落,齐国也在乐毅伐齐后一蹶不振,此消彼长之下,赵国成为东方第一军事强国,成为山东诸国抵抗秦军东侵的中坚。终于赵国与秦国迎来了决定天下走势的长平之战。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赵秦两国都是倾国而战,两国几乎动员了国内所有壮丁,然而始终没有代地军队参战的记录。长平之战旷日持久,不可能是代地来不及救援。四十余万赵军全军覆没后,秦军兵围邯郸,赵国命垂一线,赵人不停地向山东五国求救,却仍然没见代人南下支援。唯一能解释通的是代地与邯郸离心离德,赵人赌国运时,代人选择隔岸观火。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秦人似乎也清楚代人与邯郸的微妙关系,秦军夺下晋阳后,径直向东翻越太行山攻击邯郸,并没有向北扫清侧翼威胁的举动。事实上代地的军事实力并不弱,大概在同一时期,边将李牧曾在代地动员了十五万士兵对战匈奴,还取得了歼敌十余万的战绩,代军的战力可见一斑。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李牧击匈奴之战

然而就算代地需要应付匈奴的威胁,也决不至于抽不出一兵一卒去支援国都。代人的见死不救,邯郸自然也是看不惯,邯郸和代地的关系降到最低点。

唇亡齿寒

秦军围攻邯郸之战最终被山东诸侯联军解围,赵国前后损失五十余万兵丁,领土又被秦军多次扫荡,民生凋敝,元气大伤。燕人趁火打劫,袭扰赵国。然而赵人凭着仅剩的老弱病残,屡败燕军,甚至能反攻进燕境,逼燕人割地赔款。赵人表现的实在过于神奇,以致于令人无法相信,最大的可能是代地军队参与了反击燕国的行动。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燕人进犯赵国时,赵国的领地只剩邯郸周遭和代地。代人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无法再自矜下去,又或许是代人解除了外患,可以腾出手来救援本土。代地军队和邯郸军精诚合作合作,这才能干净利落地击败燕军。邯郸自然会领代人的情,两地关系迅速升温。

在代人的帮助下,赵国逐渐恢复了生气。长平之战后四十余年,赵秦又多次大战,赵军并没有完全落于下风,双方互有胜负,有来有往,比其他五国的表现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在强大的外部威胁下,邯郸和代地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结成一个整体。在赵人救亡图存的过程中,代地边军出身的名将李牧,表现尤其抢眼。李牧在肥之战和番吾之战中连接挫败秦军的灭赵企图,可以说凭一己之力将秦国的统一推后了十余年。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然而赵国的综合国力终究不敌秦国,代地代表李牧也死于赵国内部的权力压轧,邯郸最终城陷。李牧没死在抗秦前线,而是白白死在自己人手中,实在殊为可惜。代人再次被邯郸坑害,但这次代人没有选择放弃赵国。

残存的赵氏宗族逃向代地坚持抵抗,带头的正是末代赵王迁之兄赵嘉。赵嘉被支持者拥立为代王,向国人宣示抵抗到底的决心。代地很快汇聚了大批赵国遗民,和临近的燕国抱团取暖,共御强秦。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秦人或许是看不上偏远的代地和燕国,占领邯郸后,秦军兵锋南下,进攻魏国和楚国。等魏国和楚国相继沦陷后,十分天下秦有其八,代国和燕国作为秦国最后的敌国,再无幸存之理。公元前222年,秦军主力北上攻代,代国在坚持了六年后最终亡国。


代地和赵国的百年恩怨史

代地或者说代国有一点很有意思,代地纳入赵氏领地后,第一任主官是赵襄子的儿子赵嘉,而赵氏代国的最后也是唯一的国主也叫赵嘉。历史就是如此神奇,有的时候巧合的令人发指。冥冥之中,或许老天给赵氏和代地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吧。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4月 7日 下午1:41
下一篇 2023年 4月 7日 下午2: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