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始于一封邮件
八年前的一天,张小龙向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建议腾讯做一款社交软件。尽管在张小龙的最初设想里,这是一款少数人的通讯产品。
现在说起这封邮件,张小龙自己甚至会有些害怕。「整个过程起点就是一两个小时,突然搭错了一个神经,写了这个邮件,就开始了」。作为一个程序员,张小龙认为,在合适的时候就会有合适的想法出现在脑袋里,但并不是等待就可以做出一款好产品。当时,微信的初始团队还在做 QQ 邮箱,他们还专注于打磨 QQ 邮箱的子功能——阅读空间。
在阅读空间里,张小龙尝试了很多的新想法。那时候博客还很流行,用户可以在阅读空间订阅博客和文章。在订阅之外,阅读空间还有一个广播,大家可以在广播里写一段类似微博的文字。但阅读空间只是 QQ 邮箱旗下的一个子功能,这也导致阅读空间的用户是有限的。
在发完那封「改变命运」的邮件后,张小龙拉上了正在做 QQ 邮箱手机版——手中邮的团队开始开发微信。在两天的时间里,团队就做出了第一个初始版本。这就是微信的起源,在一开始,它被认为是少数人的沟通工具。
直到现在,偶尔看到微信诞生第十天时注册的用户,张小龙都会觉得很了不起,因为微信初期的用户是非常少的。事实上,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微信的用户都特别少。即便如此,团队当时仍坚持了一点:「一个产品如果没有一个自然增长的曲线,你就不应该去推广它」。
微信和短信的替代关系使得团队并不敢从手机通讯录获得好友。他们后来选择从 QQ 获取好友,但团队也不希望微信成为另一个 QQ,他们只希望 QQ 成为用户的其中一个来源。在张小龙看来,没有批量导入,在自然增长之前没有去推广它是微信做对的两件事。虽然这让微信前期花的时间长了些,但微信起飞的时候却是非常健康的。张小龙承认,和这样一款产品从 0 一起走到 10 亿用户是很幸运的。
微信的发展动力与初心
张小龙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提到这个词,不过他用「原动力」来代替这个词。做一个事情的原动力是什么,张小龙认为这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希望,意味着无论克服很多困难也要做到。那么微信的原动力是什么,张小龙将其总结为两点:
1、微信作为一种工具,做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工具性产品。
这已经不是张小龙第一次强调微信的工具属性了。在 2016 年的微信公开课,他就表示「任何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到 2017 年,他又强调「一个好的工具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属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而 2018 年他表示「微信要做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
在不久前腾讯员工大会,张小龙再次提到:微信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平台,只有工具才是对用户是最友善的,才是真正对用户来说是有意义的。张小龙坦陈自己对于工具的偏执和热爱,他回忆起刚毕业的时候亲手写完 foxmail 的时候,觉得有很强的成就感。他认为做工具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是很难做的一件事。
不过张小龙也表示现在很多人不这么想了,中国大部分用户被迫拍接受不正常的用户体验,比如觉得开屏广告是正常的。垃圾信息不可怕,不知道这是垃圾信息才可怕。张小龙认为好的工具应该像用户的老朋友一样,他不愿意去破坏这种关系。
但因为互联网的迭代速度特别快,微信必须也要要变化,张小龙提到微信有一个口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张小龙随后解释,虽然微信是一个通讯工具,但是他想把微信深入到一个人的生活里,微信做了一系列的突破,不是某种功能的突破,而是一个生活方式的突破。
因为微信诞生在智能手机时代,所以可以做到很多 PC 时代做不到的事,这也意味着必然会贯穿一个人的生活,如今真的改变了超过 10 亿人的生活。
2、要让创造者体现价值
至于第二个原动力,张小龙以微信公众号的例子来解释。他提到微信取代短信后,他发现如果只是取代了短信这个市场,如何更有效率的收到服务通知就成了一个空白市场。
公众平台的前提是帮助什么样的人来解决什么问题,帮助那些拥有好服务的人去触达他潜在的用户,让用户更容易连接到他们。如果没这个出发点,就会做成一个流量分发的平台,微信不想只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张小龙总结出了这背后的原动力,就是要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比如一个盲人按摩师通过公众号和小程序等工具来招揽客源,那就不用再依靠某个固定的地点来服务,盲人按摩师一直在创造价值,但没有这些工具,他的价值不能被更大程度地体现出来。
张小龙表示,不只是公众号,微信生态上的不同产品,像小程序和小游戏,背后的原动力也是一样,很多人担心一些运营动作跟微信规则冲突,其实微信的所有举措都是在围绕这个原动力。他认为技术和互联网的使命是帮助人们提高效率,而不是把时间耗在你的应用里。比如资讯类工具,应该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有用的信息。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