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微信起源与发展(微信张小龙创业故事)

张小龙:微信的起源与发展

微信始于一封邮件

八年前的一天,张小龙向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建议腾讯做一款社交软件。尽管在张小龙的最初设想里,这是一款少数人的通讯产品。

现在说起这封邮件,张小龙自己甚至会有些害怕。「整个过程起点就是一两个小时,突然搭错了一个神经,写了这个邮件,就开始了」。作为一个程序员,张小龙认为,在合适的时候就会有合适的想法出现在脑袋里,但并不是等待就可以做出一款好产品。当时,微信的初始团队还在做 QQ 邮箱,他们还专注于打磨 QQ 邮箱的子功能——阅读空间。

在阅读空间里,张小龙尝试了很多的新想法。那时候博客还很流行,用户可以在阅读空间订阅博客和文章。在订阅之外,阅读空间还有一个广播,大家可以在广播里写一段类似微博的文字。但阅读空间只是 QQ 邮箱旗下的一个子功能,这也导致阅读空间的用户是有限的。

在发完那封「改变命运」的邮件后,张小龙拉上了正在做 QQ 邮箱手机版——手中邮的团队开始开发微信。在两天的时间里,团队就做出了第一个初始版本。这就是微信的起源,在一开始,它被认为是少数人的沟通工具。

直到现在,偶尔看到微信诞生第十天时注册的用户,张小龙都会觉得很了不起,因为微信初期的用户是非常少的。事实上,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微信的用户都特别少。即便如此,团队当时仍坚持了一点:「一个产品如果没有一个自然增长的曲线,你就不应该去推广它」。

微信和短信的替代关系使得团队并不敢从手机通讯录获得好友。他们后来选择从 QQ 获取好友,但团队也不希望微信成为另一个 QQ,他们只希望 QQ 成为用户的其中一个来源。在张小龙看来,没有批量导入,在自然增长之前没有去推广它是微信做对的两件事。虽然这让微信前期花的时间长了些,但微信起飞的时候却是非常健康的。张小龙承认,和这样一款产品从 0 一起走到 10 亿用户是很幸运的。

张小龙:微信的起源与发展

微信的发展动力与初心

张小龙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提到这个词,不过他用「原动力」来代替这个词。做一个事情的原动力是什么,张小龙认为这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希望,意味着无论克服很多困难也要做到。那么微信的原动力是什么,张小龙将其总结为两点:

1、微信作为一种工具,做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工具性产品。

这已经不是张小龙第一次强调微信的工具属性了。在 2016 年的微信公开课,他就表示「任何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到 2017 年,他又强调「一个好的工具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属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而 2018 年他表示「微信要做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

在不久前腾讯员工大会,张小龙再次提到:微信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平台,只有工具才是对用户是最友善的,才是真正对用户来说是有意义的。张小龙坦陈自己对于工具的偏执和热爱,他回忆起刚毕业的时候亲手写完 foxmail 的时候,觉得有很强的成就感。他认为做工具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是很难做的一件事。

不过张小龙也表示现在很多人不这么想了,中国大部分用户被迫拍接受不正常的用户体验,比如觉得开屏广告是正常的。垃圾信息不可怕,不知道这是垃圾信息才可怕。张小龙认为好的工具应该像用户的老朋友一样,他不愿意去破坏这种关系。

但因为互联网的迭代速度特别快,微信必须也要要变化,张小龙提到微信有一个口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张小龙随后解释,虽然微信是一个通讯工具,但是他想把微信深入到一个人的生活里,微信做了一系列的突破,不是某种功能的突破,而是一个生活方式的突破。

因为微信诞生在智能手机时代,所以可以做到很多 PC 时代做不到的事,这也意味着必然会贯穿一个人的生活,如今真的改变了超过 10 亿人的生活。

2、要让创造者体现价值

至于第二个原动力,张小龙以微信公众号的例子来解释。他提到微信取代短信后,他发现如果只是取代了短信这个市场,如何更有效率的收到服务通知就成了一个空白市场。

公众平台的前提是帮助什么样的人来解决什么问题,帮助那些拥有好服务的人去触达他潜在的用户,让用户更容易连接到他们。如果没这个出发点,就会做成一个流量分发的平台,微信不想只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张小龙总结出了这背后的原动力,就是要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比如一个盲人按摩师通过公众号和小程序等工具来招揽客源,那就不用再依靠某个固定的地点来服务,盲人按摩师一直在创造价值,但没有这些工具,他的价值不能被更大程度地体现出来。

张小龙表示,不只是公众号,微信生态上的不同产品,像小程序和小游戏,背后的原动力也是一样,很多人担心一些运营动作跟微信规则冲突,其实微信的所有举措都是在围绕这个原动力。他认为技术和互联网的使命是帮助人们提高效率,而不是把时间耗在你的应用里。比如资讯类工具,应该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有用的信息。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3月 23日 上午11:28
下一篇 2023年 3月 23日 上午11:37

相关推荐

  • 教你1分钟辨别食物寒热性,5点轻松辨别食物的寒热属性

    有的人体寒,有的人体热,有的人体湿……就像人的“体质”一样,食物也分“寒热”之别。只有吃对了,才能补养身体。 如果你易出现消化不良、大便稀溏、畏寒怕冷等症状,多属于“寒体质”。对于…

    2023年 9月 11日
  • 厦门地铁2号线海沧美食

    //// 热腾腾的美食 让本就有食欲的冬天 更加回味无穷 这些汇集闽南古早味的美食 沙茶面、面线糊、土笋冻、章鱼、土龙汤…… 更有浓浓海沧的味道 A萌君已垂涎欲滴 快坐…

    2023年 1月 13日
  • 冬季加湿效果最好的方法(冬季加湿妙招)

    冬天在有暖气的屋子里醒来,你有没有感觉到口干舌燥?室内加湿,可算是一件能够“润物细无声”的事情了。在地上放一盆水,能起到加湿作用吗?听说如果加湿器用得不对,反而对身体不好?今天小编…

    2023年 5月 24日
  • 一岁婴儿坐高铁需要买票吗

    宝宝坐高铁需要买票吗 正常的规定婴儿坐高铁是不需要购买高铁票的,一个成年人可以携带一个小婴儿免费出行,所以妈妈要是要带着婴儿坐高铁只要买自己的高铁票就可以,不用担心婴儿是不是没有买…

    2024年 1月 12日
  • 桂圆是补血还是活血的(祛疤可以吃桂圆吗)

    什么水果既能祛疤又能补血?答案就是桂圆!它的全身都是宝!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白广德 主任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桂圆,又名龙眼,既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又是中医喜欢的一味中药…

    2023年 7月 11日
  • 水笔写不出字了怎么办,水笔写不出来该怎么弄

    水笔也就是中性笔,这个老伙计啊!犹记得读高三的日子,碰见隔壁学文科的同学总会听到哀嚎,说自己每个周末都会去文具店买一大把笔芯,两三天写完一支 →_→ 还记得有时候笔没墨了,使劲甩甩…

    2024年 1月 12日
  • 百香果是否可以放冰箱冷藏(百香果储存到冷冻还是冷藏)

    百香果是不少人喜欢的水果之一。近期,一则装着百香果的箱子在快递站爆炸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网购百香果需谨慎”相关话题随即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称“百香果是个暴脾气”。 百香果为什么爆…

    2023年 8月 25日
  • 保质期长的牛奶是加了防腐剂了吗

    不少人认为,超市里的纯牛奶保质期一般都要好几个月,这么长的保质期应该是添加了很多防腐剂的原因。而酸奶的保质期只有3~15天左右,保质期这么短是因为没有添加防腐剂,因此酸奶要比牛奶更…

    2023年 7月 11日
  • 包子蒸多长时间能熟呢

    其实无论是南北方的朋友们,都是非常喜欢吃包子的,有些朋友也喜欢动手去自己制作,这样也可以做自己喜欢吃的口味,也可以感受其中的乐趣。一般蒸包子的时间是十七分钟左右,如果里面是肉馅的话…

    生活知识 2023年 1月 25日
  • 棕色人种属于什么人种

    棕色人种是人种和族群分类法中的一个项目。如黑人和白人一样,它是基于人类肤色的人种术语。它用于描述南亚、东南亚、北亚、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和(含拉丁裔美国人)的各种人群,也常被用来描述北…

    2023年 7月 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