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接春放鞭炮怎么放

文|戴永夏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它标志着冬天结束和春天到来。因为这一天是四季的开端,春气开始降临,所以称为“立春”。

立春跟农事密切相关,因而它的许多节俗活动都带有鲜明的农耕色彩。

这些节俗主要有迎春、鞭春、咬春等,先民们就是通过这些活动庆祝春天到来,劝励农耕,祈求丰收。

早在周代就有了立春这天迎春的风俗。

据《礼记·月令》记载:“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汉书·郊祀志》也记载:“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勾芒,百官衣皆青。郡国县官,下至令史,服青帻。”

立春这天,天子要率领文武百官,举行隆重仪式,到京城东郊迎接并祭祀青帝和勾芒这两位司春之神。

明清以后,各地“迎春”之礼演变为“报春”之俗:立春这天,地方长官专门组织穿青衣的队伍游行于街,并设坛亲自主持报春仪式。

仪式开始先祭祀神灵,然后接受身穿彩服的报子“报春”。报子一报“风调雨顺”,二报“五谷丰登”,三报“国泰民安”。每报一次,周围群众便齐声呼应。

在民间,更为普遍的迎春形式是戴春幡和贴宜春帖。

春幡又叫“春胜”“幡胜”,是用绢、纸、布制成的青色小旗,立春日戴在头上,以示迎春。据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皇帝在立春日接受百官朝贺时,还把金银做的幡胜赐给官员簪戴。

后来,人们对春幡又做了进一步改进,除小旗外,增加了鸡、燕、蝴蝶、花朵等造型,颜色也由单一的青色变为五颜六色。人们把这些美丽的饰物戴在头上,象征着五彩斑斓的春天的到来。

除了春胜这种戴在头上的饰物外,立春日还有贴在门上的迎春饰物,叫“宜春帖”,又叫“宜春”,即写着祝颂新春词语的长方形纸片,类似春联。

戴春幡和贴宜春帖的风俗,在南北朝时就已经盛行,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贴‘宜春’二字。”

至宋代,连皇宫内也流行贴宜春帖。每逢立春前夕,一些御用文人就忙着为内廷写立春的帖子,正如王曾《皇帝阁立春帖子》诗中所写:“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年年金殿里,实字贴宜春。”

2月4日立春,你知道迎春、鞭春、咬春这些习俗吗?

立春日的一项重要习俗是鞭春。

所谓鞭春,就是将泥塑或纸糊的春牛以杖击碎,象征春耕开始,催牛耕地。鞭春的仪式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春习俗传播更广。

每到立春前夕,各府、州、县将造好的土牛、芒神迎到城门口、官衙前等人群聚集的场所。立春这天一大早,官员们来到放置春牛的地方,用五色丝编织的“春杖”(即鞭子)依次击打土牛三下,称为“打春”,寓意让春牛勤于耕种,换来丰收。

土牛打碎后,围观者一拥而上,争抢碎土,谓之“抢春”。据说抢得牛头土,大吉大利;抢得牛身土,养蚕兴旺;抢得牛角上的土,庄稼丰收。

自明清以来,鞭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官府用彩纸扎成春牛,并在牛腹中放上栗子、红枣等干果及五谷杂粮。仪式开始时,由八个或十六个身穿青衣的小伙抬着春牛,后面跟着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的队伍。

立春时刻一到,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表演队伍载歌载舞,州县官员手持“春杖”,将春牛的腹部打破,腹中的干果、粮食撒了一地。

这时围观的群众一拥而上,争抢地上散落的粮、果。把捡到的五谷拿回家放在自家的粮囤里,据说能使五谷丰登、丰衣足食。

鞭打春牛时,州县官员还要边打边唱:“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七打七星高照,八打八方吉祥,九打九州太平,十打十全十美……”

立春日,全国各地还有食生萝卜或将多种生菜、果品、饼、糖等堆放在盘中食用的习俗,谓之“咬春”。

放这些食品的盘叫“春盘”,盘中的薄饼叫“春饼”。

咬春之意,是要把春色咬住,不让它悄悄溜走,可见人们对春天是何等珍爱。

咬春之俗历史久远,汉代就有“立春日食生菜”的记载。

至于立春食春盘的习俗,则源于北朝大臣李谔。某年立春,李谔命家人将萝卜、芹菜等生菜堆放在盘中,馈送亲友。以后江淮一带的人竞相仿效,遂演变成俗。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有“立春之日……啖春饼、生菜”的记载。

至唐宋,立春食春盘之风更盛,宋代此俗还由民间扩展至宫廷,皇帝在立春这天以春酒、春盘赐予百官近臣。据宋人陈元靓的《岁时广记》记载:“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盘并酒,以赐近臣……”

至明清,春盘的做法更复杂,菜品更丰富,人们对咬春也更加重视。如在旧时的北京,立春日吃春盘、春饼被视为生活中的大事。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就记载说:“新春献辛盘(即春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

这种在立春日食春盘、春饼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代。

每到立春这天,老北京人都要用生萝卜、白菜心、鲜黄瓜、黄芽韭等做成春盘,再用白面做成薄饼,放在平底锅上烙成春饼。在饼上抹面酱,再卷上春盘中的生菜,便可有滋有味地品尝春的味道了。

俗信立春日食春盘、春饼,可以解春困、避牙疾。

吃过春盘、春饼,表示严冬已去,万紫千红的春天就要来了。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3月 13日 下午2:38
下一篇 2023年 3月 13日 下午2:44

相关推荐

  • 无花果和桃子一起吃会怎么样

    无花果 这是我最爱的水果。只是,没有人知道。因为,我从来不买,而且,我已经十几年没有吃过。甚至,我已经将近忘记它的味道。我只模糊记得,它脆脆的,味道很淡,却带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清甜。…

    2023年 7月 20日
  • 未开瓶的啤酒能存放多久(开瓶啤酒能放多久还能喝)

    过了五一节,天气开始变热,夏天来了!在美食界,啤酒、小龙虾、烧烤是夏天最畅销的三部曲,若是夜市少了它们的喧腾,那么这个夏天一定是一个沉闷无趣的夏天。 5月初夏,蔷薇花爬满了整个篱笆…

    2023年 8月 12日
  • 中药材鸡蛋花(中药材鸡蛋花是什么)

    ​ 鸡蛋花 拼音Jī Dàn Huā 别名蛋黄花、擂捶花(《广东中药》Ⅱ),大季花(《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朵。夏、秋采摘盛开的花朵,…

    2024年 1月 29日
  • 文蛤与花蛤哪个口感好(文蛤花蛤白蛤哪个最好吃)

    我的家乡江苏省启东市,在长江下游入海口处,形似半岛,临江靠海,有着长长的海岸线,有着大片的滩涂养殖地。所以家乡的贝类海产品丰富多样,比较常吃的是文蛤,花蛤,白蛤,毛蚶,香螺,蛏子等…

    2023年 9月 16日
  • 元宵节的小知识汤圆元宵有啥不同

    中新网2月5日电(记者上官云)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有的地方则直接将元宵节称为“小年”。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作为节令…

    2023年 7月 21日
  • 小米如何保存才能不变质

    小米储存有妙招,牢记3个方法,保存小米不生虫,半年不变质。 春夏交替的时节,天气是比较干燥的,所以我们在这个季节要多给家人做粥喝,其中小米粥就是非常受人欢迎的一种了,小米的营养价值…

    2024年 1月 19日
  • 自带充电宝的行李箱可以托运吗

    楚天都市报8月13日讯(记者刘利鹏 通讯员王丽)一边拉着走一边还可以给电子设备充电,这样的行李箱会不会很让您心动?不过您要注意了,这种行李箱乘机时可不能托运。今日,机场警方就处理了…

    2024年 1月 27日
  • 棕榈粕蛋白多少,棕榈哪里最多

    四 红河棕榈 棕榈之乡 云南红河 红河县是哈尼族、彝族居住区,著名的“棕榈之乡”。这里棕榈种植和利用的历史源远流长,已有上千年。很久以前哈尼族的祖先就会用棕片缝成蓑衣,“蓑衣圣服”…

    2023年 4月 11日
  • 洗脸池堵了怎么疏通

    俗话说:树要树皮,人要脸皮。不管是什么职业的人或者什么教育水平的人,人们总是非常的注意自己的仪表哦。脸面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哦,人们需要认认真真打理自己的容颜,有的人会给自己喷一喷香…

    2023年 3月 7日
  • 蚝油真的会致癌吗?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吃了?告诉你真相

    “蚝油会致癌,千万别用了。” 孙阿姨在网上刷到了一个小视频,里面的专家说蚝油里面含有致癌物质,要少吃。孙阿姨听了专家的话心里很忐忑,她平时都不怎么用酱油,基本上每道菜都会放蚝油。不…

    2023年 3月 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