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笔者特别喜欢的画手@眠狼)
生活在台湾,接电话、收信件或者出门在外,最常被人叫的两个称呼,一个是“小姐”,另一个是“妈咪”。
如果是我自己出现,那么就是被称“小姐”;如果是我带着孩子出现,就会被叫“妈咪”,或者“妈妈”(呃,台湾腔的发音分别是“马迷”和“马麻”,各位自己感受一下)。
在如今的台湾社会,“小姐”还是对年轻女性或者单身女性的通用称呼,没有任何侮辱成分。
我婆婆快七十了,我偶尔帮她接电话,除了亲戚朋友,其他人也都是称她“吴小姐”。除非她跟我公公一起出现,可能会有人称呼她“太太”,否则都是称“小姐”。也有一些人受日本殖民的影响,称年长的女性为“欧巴桑”,这就有不尊重人的意思了。
其实“小姐”这个词被污名化之前,给人的印象还是很传统和文雅的。提到“小姐”,我最先想到的是林徽因那样的大才女,或者张爱玲笔下命途各异的民国风华女子。
林徽因
(陈数饰演的白流苏超有气质)
但是我人生第一次被陌生人叫“妈咪”或“妈妈”时,我真的惊呆了。
当时我还大着肚子,去给我未出生的女儿买东西。店员笑眯眯,小声儿特别甜的说了一句:“妈咪,你慢慢看哦!有什么需要的我都会帮你介绍。”
我心里各种草泥马跑过:啊啊啊啊啊?!你为什么喊我妈啊这位大姐!我孩子还没出生呢!
而且后来这个店员还叫我对象“爸爸”(台湾腔:把拔)!我一头雾水,太别扭了啊!救命!
久而久之呢,也逐渐接受了这种叫法。带小孩去医院,医生护士会很亲切的说:“妈咪你不要太担心,小朋友按时吃药很快就好了。”带小孩去公园,其他的妈妈会问:“妈妈你家小朋友的口罩从哪里买的?图案好可爱哦!”
其实这事儿简直不能细想。现代都市人本来就面目模糊,有了娃成了父母,尤其是在跟娃相关的社会关系里,你就只是谁谁谁的爸爸,谁谁谁的妈妈,反正不是你自己,也没什么人在乎你叫什么名字。我跟我女儿同学的几个妈妈认识好几年,都熟悉到一起吃早餐聊天打屁的地步了,都是互相称对方谁谁谁妈妈。
老人家也是一样的,自己去公园溜达还是“先生”“小姐”,最多也是个“老先生”“太太”,但是带小孩去公园,绝对就被称作“阿公”“阿嬷”。养娃真是坑(小声bb)。
台湾还有一个称呼我到现在也很不习惯,那就是“大伯”。我小孩管我对象的大哥叫“大伯”或者“阿伯”,而我对外称呼大哥也要称“我大伯”。其实就是我们大山东说的“大伯哥”,“大伯子”或者“大伯头子”,而“伯”字的这层含义也是自古就有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点想不起来之前在大山东,作为陌生人的大家都是如何互相称呼的。
我记得在校园里的时候都是喊“哎!同学!”;刚上班那会儿有阵子喊“帅哥”“美女”,美不美的先不说,毕竟年轻,反正只要有人叫“美女”就回头。
现在大陆取代“小姐”的比较正式的叫法应该是“女士”?比如我们亲爱的的孟晚舟女士。
以前在烟台经常被年长的阿姨叫“大闺女”,估计我现在走在大街上,年轻人都要叫我“大姐”了。嘤嘤嘤我拒绝,我选择“小姐姐”~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