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土豆
科研人员在组培土豆新品种
土豆当主粮———农业部近日出台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地位的迅速上升,将会使国人的食品更加丰富,同时推动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加工技术及装备更快发展。市农科院专家表示,我市在马铃薯的产业开发中大有可为,仅今年就对60多个品种进行引种、试种,其中不少彩色土豆既好吃又好看。
马铃薯从蔬菜界“逆袭”,以四大主粮的身份走上了我们餐桌。从蔬菜到主粮,我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又存在哪些问题?
彩色土豆新品种可生食
你见过粉色、红色、紫色的土豆吗?
近日,记者在市农科院试验田里见到了这些彩色土豆,这些土豆不仅色彩鲜艳,而且花青素含量比肩蓝莓,有较好的美容抗衰老作用。
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旱粮团队的王芳告诉记者,近年来,农科院引进了7种颜色各异的土豆,有些即使外皮颜色相同,里面的内芯颜色也不一样。同时,这些土豆在口感上也有较大差异,有些水分充足,口味微甜适合生食;有些淀粉含量高,比较软糯,适合鲜食。
但这色彩缤纷的马铃薯食用安全吗?面对记者的疑问,王芳解释道,彩色土豆是在千万个实验对象里选育出来的,经过一代代的繁殖后形成特性稳定的新品种,并非转基因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除了彩色土豆,一种适合糖尿病病人食用的土豆也在“土豆家族”中引人关注。在鄞州龙观汇亨果蔬基地和鄞江金陆村,附近的人都知道最近这里引进培育出了一种新的土豆品种。据介绍,这种叫RP11的土豆含有丰富的“抗性淀粉”。简单来说,“抗性淀粉”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类似膳食纤维的功效,食用后不致使血糖升高过快,可以起到调节血糖水平的作用,特别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Rp11”、彩色土豆只是我市从中国农科院和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马铃薯品种的一个品种。“新品种的引种、选育壮大了我市现有的土豆品种,对提升马铃薯产量也起到促进作用。”市农科院副院长方兴旺表示,如新引进高产马铃薯亩产最高3500公斤,产量是普通品种一倍,而对马铃薯进行脱毒繁育,也能有效提高产量。
据悉,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与种薯密切相关。病毒一旦侵入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就会引起马铃薯严重退化,并产生各种病症,导致马铃薯产量大幅下降。这两年本地马铃薯品种退化严重,病害较多,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可以清除种薯体内病毒,将产量提高30%左右。
近年来,我市对马铃薯的研究与发展高度重视,市农科院的马铃薯新品种选育项目于去年被市科技局立项,仅今年就对60多个品种进行引种、试种,并多次邀请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及其团队来我市指导马铃薯研究与产业工作,这对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无疑是一大利好。目前,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了10万亩。
规模小、品种少制约产业发展
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有所攀升,但是该产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够忽视。
在宁海胡陈乡,种植大户李恒法趁着天晴在田里忙着刨马铃薯。最近接连的雨水给他造成不少损失,现今他的5亩地里还留着5000多公斤马铃薯。
这是他种马铃薯的第5个年头,通过马铃薯与西瓜轮种,或马铃薯与水稻轮种的方式,平均一亩地让他增收6000元左右。但是李恒法告诉记者,种马铃薯效益太低了。马铃薯贩出去价格稳定在1.6元至2.4元每公斤,按照亩产1500公斤计算,马铃薯亩产值在2400元至3600元,相对亩产出上万元的桃子来说真的太少了。
胡陈的沙性土壤特别适合种植马铃薯,其出产的高山马铃薯在市场上也广受欢迎,且作为宁海县内的马铃薯种植大乡,种植面积5000亩。但是乡内却少有马铃薯种植大户,大部分农户种植面积都在2亩左右,相当分散,很难形成集聚的产业。
“同样,宁海春季马铃薯种植面积约为3.3万亩,秋季马铃薯种植面积为4000亩左右,种植面积在省内的县市区中位列第一,但还是摆脱不了小而散的模式。”宁海农技站站长魏章焕告诉记者,马铃薯的行情一直不是特别好,不是特别赚钱,这让很多农户都没有选择大规模种植。
同时,传统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了90%以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多样化发展。魏章焕告诉记者,虽然每年都在尝试推广新品种,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比如之前的彩色马铃薯在胡陈、桑洲等地均有推广,但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农户种植了,主要是彩色马铃薯价格高,口感一般,市民还是更加倾向于选择黄皮白肉的本地马铃薯,只有少量酒店用来配菜或者装饰,在市面上基本上买不到了。
王芳也表示,老底子的宁波人似乎更加青睐传统马铃薯的口感,这让推广新品种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而选育出口感好品质好、受欢迎,同时产量高的新品种刻不容缓。
土豆馒头、面条端上餐桌尚需时日
但不少种植户眼中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工成本的问题。目前,我市绝大多数马铃薯种植户都是手工种植、收挖,马铃薯的市场也以鲜销为主。特别是遇到了持续的雨水天气,马铃薯不易储存,容易发芽的特点困扰着大部分种植户。
这段时间,种植户老蒋为了尽快收获马铃薯,请了两三位小工来帮忙。在农村,人工成本低,但是对农户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现在我和老婆两个人都在地里忙活,没时间去打理自家的桃子。”老蒋告诉记者,但是不赶在晴天收获,一年就白忙活了。
对于普通农户来说,人工成本高、机械投入也不低。老蒋听县农机站的技术员介绍说,市面上有马铃薯收获机,一台机器可以顶好几个人工,在下雨天也能工作,就有些动心,但听说价格要上万元后便打消了念头。他告诉记者,一年的收入都投进去了,太不划算了!
机械化程度低制约着了马铃薯的种植规模,小农户的局限性又让机械化程度不能迅速提高,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陷入了僵局。此外,马铃薯的后期储存、销售、加工也不尽如人意,这也是马铃薯产业链短板的表现之一。
在国外,马铃薯可以被做成罐装食品,也可以从一些新品种马铃薯中萃取花青素制成保健品,而目前我们只是加工成淀粉、薯条、薯片等产品,更广阔的马铃薯深加工在我市目前基本处于空白。这和农业部提出的“推进把土豆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还是有一定差距。
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专家告诉记者,把马铃薯加工成鱼丸、馒头等附加产品也是一个方向。他介绍,马铃薯有一种加工产品,叫马铃薯全粉。马铃薯全粉的生产与制作淀粉不同,它的营养成分比淀粉更完善,包含了蛋白质、脂类以及微量元素。而且加工中不会带来环境污染,一旦加工成全粉,可以储存数年而不变味。全粉的制作技术上基本成熟,但这种加工模式,在宁波尚未推广开来。
王芳表示,北京等地已经有了马铃薯馒头,但是价格比普通馒头要高。由于马铃薯淀粉价格比玉米淀粉等要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附加产品的发展。接下来,培育出淀粉含量高、产量高的新品种,降低马铃薯附加产品的价格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专家认为,要将马铃薯变成餐桌上的主粮,不仅仅是提高其种植面积,更需要通过科技手段,增加新品种,扩大生产规模,丰富其产业链条,让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出现餐桌上,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