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线2月17日讯(湘潭日报记者曾佰龙) 过完春节,许多市民会带着家乡的“味道”返城,而最能承载这份独特“味道”的当属爸爸妈妈亲手做的“土货”。相反,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则热衷采购“洋货”带回老家。在“土货”进城、“洋货”下乡的同时,食品安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土货”进城 带来浓浓的爱
“冰箱都放不下了,就怕吃不完,浪费了爸爸妈妈的一番心意。”2月14日,家住岳塘区书院路街道斑竹塘社区的刘波正在将从老家带回来的腊肉、灌肠、鸡蛋、红薯等土特产分类存放。“这都是我爸妈亲手做的,听说媳妇今年准备生孩子,还特意攒了80多个土鸡蛋。这些 够我们吃大半年的了。”刘波说。
而“年货进城”的另一种方式,是请父母进城现场制作。住在友谊一号小区的胡辉因为老家较远,没时间回家过年。过年前一个月,他将父母从山西农村接到了湘潭,他们特别请父母做一道地道的“猪血灌肠”。
胡辉的父亲老胡告诉我们,过去,老家过年都会做猪血灌肠,做法很简单。准备好干净的猪大肠、面粉、猪血、盐、芝麻油、花椒、八角、生姜末、葱等原材料,将猪血兑好水,再放入面粉及佐料混合拌匀成浆。把猪肠切成半米长,洗净后扎紧一头翻过来,再洗净。最后灌肠,挤尽空气,扎紧口子,放到即将煮沸的锅里慢火煮半个小时就做好了。做好的猪血灌肠放冰箱能冷藏很久。”
“猪血灌肠我们全家人都爱吃,特别是小孩子。我自己也学着父亲的方法做过,但是味道总不如父亲做的地道,所有干脆请他们来家里做山西老家特有的年货,一边做一边跟着学。”胡辉说,“现在跟着父亲学会了卤羊肉、油糕、不烂子、白面碗托等等,想家了就做着吃。”
“洋货”下乡 送去拳拳孝心
过年前,覃小林决定跟丈夫回益阳农村过年。作为益阳媳妇,回去买什么礼物去孝敬公公婆婆,曾让她很为难。“恋爱的时候,跟老公回过几次益阳桃江,现在农村买什么东西都很方便,城里有的农村也有,感觉公公婆婆什么都不缺。”覃小林说。
我们随机调查了20多位在湘潭上班的“80后”市民,他们中多数上有老、下有小。其中有约七成表示现在过年回家送礼变得越来越难,原因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后,城乡居民的生活物资来源已经没有太大差别。因此很多人想购买点“洋货”回去,让父母、长辈尝个新鲜。只有约两成的市民表示,送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心意到了就好了。
覃小林平时热衷于海外代购产品,最后和丈夫商量,打算在网上代购一些进口商品。“年前,我们找了一些专业的海外代购网站,给公公婆婆买了一些进口水果和干果,给小姑姑买了韩国的护肤品,给小孩子买了些进口的奶片。另外还代购了一些日用品,直接邮寄到桃江老家,也让老家的人尝尝‘洋货’的滋味。”覃小林说。
年货进城下乡存隐忧
春节前,某电商平台发布了首份“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由于有电子商务媒介的兴起,“土货”进城、“洋货”下乡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然而,就在年货“进城下乡”忙的同时,不少人也表示了担忧。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将‘土货’带进城,活鸡、活鸭、甚至是活猪都往城市家里拖。记得有一则新闻是:一辆轿车的车尾吊着两只鸭,后盖上还趴着一只鸡。有网友还评论说,这是后置发动鸡(机)和双涡轮增鸭(压)。我担心这样做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影响交通安全,带这些活物回家还怕传染疾病。我觉得最好的选择是,在乡下宰杀、洗净、冰冻后再带回城。”市民小吕说。
与此同时,网购“年货”虽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但大量“土货”和“洋货”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入市场,食品安全就成了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政府、供应商、第三方平台共同合作,将“土货”、“洋货”通过互联网直送到消费者手中,是一种不错的尝试。但为确保食品安全,后期还需要技术支撑,比如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这些环节也需要不断完善。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