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开年,在甘肃省庆阳市肖金镇肖金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里,妇女们将花布、内衬和画纸平铺好,开始赶制“驴敢当”。现在,这款以小毛驴为原型的香包已经远销国内外,供不应求。
“‘驴敢当’可受欢迎了,在全国多地旅游商品大赛中获过奖。生产阿胶的企业和毛驴养殖基地纷纷联系我们,要把它作为吉祥物。” 庆阳香包绣制“非遗”传承人刘兰芳说。
庆阳是中国传统香包刺绣发源地之一,这里曾出土过距今800多年的香包,被称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庆阳香包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庆阳农村,妇女们祖祖辈辈都有绣制香包的手艺。今年53岁的刘兰芳仍清晰记得,她8岁时坐在外婆怀里,看外婆做老虎香包:用线把剪下的树叶图案包在碎布上,再用黑线绣出眼睛。
“小小布渣竟然摇身变成了生龙活虎的香包!”就这样,刘兰芳耳濡目染地学习了绣技。从鞋垫,再到绣花鞋、五毒肚兜、枕头,她的针线功夫渐长。
这些年,刘兰芳始终坚持香包的纯手工缝制,每年都有十几款创新的香包作品。49岁那年,她被评为“非遗”传承人。
在传承过程中,刘兰芳发现古老的香包遇到了发展瓶颈。当地人都是把香包当作小礼物来送,但她发现年轻人喜欢的不多。
“原始的小毛驴香包,连我的外孙都不喜欢。”刘兰芳意识到,“可能是因为造型呆板,不够活泼。”
2013年,刘兰芳的团队对小毛驴香包进行二次设计,先后改版五六次,并为新款“小毛驴”香包取名“驴敢当”。和传统香包不同,“驴敢当”造型夸张,灵动可爱,更像是动画片里的卡通形象。
她们还尝试绣制出用碎花布制成的“驴敢当”,小的可以作为手机挂件,大的则可作为车内装饰,一推出就在市场上热销,现在已经远销到国外。
在传承基地里,大家还尝试将香包古艺和时尚新需求进行对接。传统香包以红、黄、绿为主色调,现在人们更加偏爱清新淡雅的颜色。
刘兰芳指着一个以黑白为主色调的青蛙香包说,和传统颜色鲜艳的香包不同,新设计的青蛙香包色彩淡雅,还加上了莲花元素。价格高出传统香包三四倍,但在南方很受欢迎。
创新的内容还有香包布料。基地目前使用棉麻作为基础材料,并尝试用薰衣草替代传统香草,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基地目前挖掘、保护、复制了500多种庆阳香包,辐射带动周边村落4000多名妇女,年销售量30万余个,并常年销往美国、德国、意大利、白俄罗斯等国家。
目前,和刘兰芳一样,有超过五万名庆阳妇女从事这种手工艺制作,许多贫困妇女从中受益。她们正用自己的心灵手巧创造着经济效益。
“古老手艺要传承,不能只吃老本。” 刘兰芳说,在互联网时代,传统香包要想在市场上“吃得开”,必须要创新求变,才能避免人走技失,让古艺新传。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