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请注意保暖,立冬防寒小贴士

立冬 农历九月十九 2017年11月7日

今日立冬丨器官“保暖”全攻略在这~

立冬图

立冬

早在《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确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它准确地标明了四季转换的过程。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节气,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在起居养生方面,以“养藏”为主。

立冬——六大器官最怕冻

寒潮来袭,气温降低,你的身体真的准备好了吗?朝元菌教你如何给器官做好“御寒”。

1.血管:遇冷收缩易变脆

血管就像一个橡皮水管,每到天冷时,橡胶就会变脆,如果水压增大,就容易裂开,血管也是如此。寒冷刺激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

今日立冬丨器官“保暖”全攻略在这~

注意保暖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冬季比夏季更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所以朝元菌特别提醒高血压人群,入冬做好防护措施很重要。

今日立冬丨器官“保暖”全攻略在这~

朝元菌大课堂

2.心脏:最怕温差大

心脏就像人体的发电机,到了冬天,为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它加倍努力的工作。这也使得冬天成为心脏的“多事之秋”。

今日立冬丨器官“保暖”全攻略在这~

心脏负荷加大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而言,在寒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映比较迟缓,时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严重的时候,冠脉痉挛还会引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堵塞,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今日立冬丨器官“保暖”全攻略在这~

朝元菌大课堂

3.肺:最怕早晨的雾气

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都要经过“肺”这个气体交换站进入体内。此时不加以保护,不仅会诱发咳嗽等一些呼吸道疾病,还非常容易落下病根,导致来年复发。

今日立冬丨器官“保暖”全攻略在这~

晨起锻炼要注意

此时要格外要注意养肺,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发生。

今日立冬丨器官“保暖”全攻略在这~

朝元菌大课堂

4.胃:冬季代谢会变慢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这时正是脾胃病的高发期。故要多吃温软、易于消化的食物,并尽量做到少食多餐、睡前3小时内不吃东西,让胃可以劳逸结合。

5.鼻子:防止病菌从鼻入

鼻子是人体整个呼吸系统的“窗户”和“换气孔”。

今日立冬丨器官“保暖”全攻略在这~

雾天出门戴口罩

冬天鼻黏膜直接接触冷空气,其黏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变脆,鼻子的“屏风”作用也容易变差,从而导致有病菌的空气直接进入肺内,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今日立冬丨器官“保暖”全攻略在这~

朝元菌大课堂

6.耳朵:抗冻能力最差

耳朵,除了耳垂部分有脂肪组织能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较薄的皮肤包着软骨,是五官中最“怕冷”的器官。所以,冬季给耳朵做好防冻工作很重要。

今日立冬丨器官“保暖”全攻略在这~

朝元菌大课堂

立冬——健康养生最重要

起居:早睡晚起勤喝水

☞ 立冬强调“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今日立冬丨器官“保暖”全攻略在这~

早睡早起身体好

☞ 护好五大部位: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

☞ 越冷越要多喝水: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运动:调整时间换方法

☞ 冬季运动时间:下午三四点为宜。

☞ 冬季最佳运动方式: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

饮食:掌握“三多”原则

☞ 降火:多吃白色食物

立冬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供暖,室内干燥的空气容易让人“上火”,这时可多吃一些白萝卜、白菜、冬瓜等,能防燥热。

☞ 御寒:多吃牛、羊肉

吃牛、羊肉可御寒。怕冷的人还可多吃胡萝卜、芋头等富含无机盐的根茎类蔬菜,以及海带、紫菜、菠菜等含碘食物。

☞ 提高免疫力:多吃蛋白质

这段时间要多补充一些蛋白质,如大豆、鸡蛋、花生等。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1月 22日 下午3:25
下一篇 2023年 1月 22日 下午3: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