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格瓦拉现象是什么心理,窃格瓦拉现象是什么样的

前一段时间,一个被人戏称“窃格瓦拉”的男子莫名其妙地成了网红,让人更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以“偷车”闻名的“窃格瓦拉”竟然还被尊为“精神领袖”,这实在是令人费解。于是,人们纷纷对“窃格瓦拉现象”展开了研究和讨论。

“窃格瓦拉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一、什么是“窃格瓦拉现象”?

“窃格瓦拉”原名姓周,是广西南宁人。曾经四次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最后一次判刑之后,在4月18日刑满释放。周某因为相貌长得像古巴革命者“切格瓦拉”,又以“盗车”闻名,因此被戏称为“窃格瓦拉”。

周某在被捕后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因为这一句话随后走红网络。这意味着,周某出狱以后,很可能重操旧业,继续干他的老一行当,这就是所谓的“窃格瓦拉现象”。

准确地讲,“窃格瓦拉现象”是指多次犯错而仍不知悔改、却因为其“特殊精神”而走红网络的一种现象。

“窃格瓦拉现象”至少包含三个要素:第一,犯错;第二,屡次犯错;第三,网络热捧。这三个要素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产生“窃格瓦拉现象”。

“窃格瓦拉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二、“窃格瓦拉现象”分析

“窃格瓦拉现象”最让人好奇的有两点:一是屡次犯错的“执着精神”;二是被称为“精神领袖”的网络热捧。这两点,一个与周某本人相关,一个与网络环境相关。

(一)“两个认知特征”

从周某本人的角度来讲,至少能够归纳其两个特征:

①对“自我能力”的认可。不得不说,周某的“自我效能感”很高。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从周某“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可以看出,周某对自己的能力认识是比较清楚的,干不了其他事儿,又不愿意打工,因为打工意味着“受苦受累”。言外之意,则很可能还是会继续“投机倒把”地干老本行,只有老本行干起来才可能得心应手。这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某种特殊的“执着精神”。

②对“社会态度”的曲解。周某的价值观是比较“扭曲”的那一种,世人都觉得监狱里带着不好,但是他却认为“里面比较舒服”,“里面的人各个都是人才”,他所谓的“人才”无非是一种臭味相投而又惺惺相惜的“江湖朋友”。在这里面,就不排除“江湖朋友”对他4次因偷车而锒铛入狱的“光辉战绩”啧啧称奇。可以说,从周某接受采访的话语之间,我们看不到他因盗窃被捕入狱的忏悔之意,反而还存在一些“炫耀战绩”的色彩。

“窃格瓦拉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二)“三种社会心理”

从网络热捧的角度来讲,周某被称为“精神领袖”,这里面至少折射出三种社会心理:

1.反映出对“打工者艰辛生活”的角色认同。

周某之所以被称为“精神领袖”,就因为周某的话反映了“打工者的艰辛生活”。在周某眼中,打工者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底层状态”,又苦又累还得不到认可,得不到尊重,同时付出多而又报酬少,所以他宁愿冒着被捕入狱的风险,也不放弃自己偷电瓶车的生活技能和生活方式。而这一点认识,也刚好符合广大打工群体的认识;那些称为周某为“精神领袖”的人,实际上是为自己的“底层生活”呐喊发声。

在社会认同理论的系统中,心理学家Turner认为个体所获得的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是影响个体社会知觉、社会态度以及社会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

这也就是说,人们不仅仅会从个人的成就中获得认同感,也会从同一群体的其他人那里得到认同感。部分网民对“窃格瓦拉”的认同,并非是对其“盗窃行为”的认同,而主要是对其“底层身份”的认同。

“窃格瓦拉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2.对“是非概念”的选择性忽略。

把一个偷车贼称为“精神领袖”,这绝对不是一次偶尔的意外。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来看,偷车本身就是不对的,而屡次偷车更是严重错误,这些行为是违法的,一个小学生都可以判定出来。同时,周某的“不愿打工论”实际上也体现了他的懒惰性格,不能吃苦,做事不踏实,总是喜欢投机倒把,不劳而获。这种观念,也是极为错误的。

但是,部分人却有意忽略这些“是非概念”,只谈“打工者有多么艰辛”,而根本不提周某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周某的懒惰性格和不能吃苦的问题是避而不谈。

这种“助长行为”确实非常让人担心,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学生可能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个别懵懂孩子甚至还可能模仿周某的偷车行为,并给自己冠以“精神领袖”的称谓。这种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窃格瓦拉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3.一种看热闹的“围观者心态”。

当然,在所有围观者当中,也不乏仅仅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但是,无论如何,有一种心态是避免不了的,那就是一定程度的“冷嘲热讽”。对周某屡次入狱的一种“嘲笑”,对周某大言不惭的一种“讽刺”。客观地讲,在这些“吃瓜群众”的内心中,“嘲讽”的意味要浓于“警告”的意味。

“窃格瓦拉现象”这个称呼本身就不是一个正规的学术名词,而仅仅是一个戏谑称谓,并且将其与革命英雄“切格瓦拉”联系起来,这种做法已经“嘲讽”十足了。

当然,所有这些“嘲讽意味”浓于“警告意味”的围观者,也大都有着一种和鲁迅笔下的“看客”一样的心态,那就是“麻木”。对一个身处底层生活的人予以“嘲讽”,将一个偷车入狱的男子称为“精神领袖”,你能说这些思想不麻木么?

“窃格瓦拉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三、警惕“消极的自证预言”

1.“自证预言”的概念。

“自证预言”是心理学家Darly和Fazio所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也被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就是“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的期望行事”。

放在周某身上,“自证预言”即是:我们对周某出狱以后的期待,影响着周某出狱以后的实际生活”。当然,这里面包括 “积极的自证预言”和“消极的自证预言”。

所谓“积极的自证预言”,就是指我们对周某出狱以后的生活进行合理的期待,正面的引导,那么周某在出狱以后则可能朝着“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行善好施”的方向去发展。

所谓“消极的自证预言”,就是指我们用调侃、嘲讽的口吻去怂恿、暗示、引导周某继续保持“精神领袖”的作风,对其犯罪行为不但不反对,甚至还鼓励、赞赏,那么周某出狱之后,则很可能为了实现人们的“期待”,继续用“盗窃电瓶车”的方式来诠释和展示“精神领袖”的内涵。

“窃格瓦拉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2.如何避免“消极的自证预言”?

从“自证预言”的概念可以看出,只有“积极的自证预言”才能够对周某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而“消极的自证预言”则很可能适得其反,不但会暗示周某继续犯罪,甚至还可能影响其他青少年重蹈其覆辙。

因此,周某出狱之后,如何避免“消极自证预言”的实现,非常重要。对此,我们建议:

  • ①社会舆论要明确“是非”观念,做好“善恶”引导;
  • ②对周某要给予正面的期待和改过的机会,不“一棍子打死”;
  • ③帮助周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改变其懒惰的习惯。

“窃格瓦拉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结束语:

事实上,的确有很多人都在为周某的“出路”思考,有的网友甚至提出:周某出狱以后,可以通过“当网红”“开直播”的方式来自谋营生。但是,个人认为这个建议非常糟糕,对于周某来说,“当网红”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建议。因为,作为一个“网红”,须对广大网民输出正确的“三观”;而周某刚刚出狱,并未完全重新建立起自己正确的“三观”,如何能当“网红”?他所输出的东西,是否正确、正面,必须要首先经过时间来检验!因此,我们面对“窃格瓦拉现象”,既要拥有一定的宽容,也要保持必要的底线!

“窃格瓦拉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1月 21日 下午1:51
下一篇 2023年 1月 21日 下午1: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