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
今天是抗美援朝纪念日,让我们共同缅怀英烈!
一转眼72年过去了,新生的共和国不断奋进不断进步,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无论何种情况,还从未有一个国家敢觊觎我们的国土安全。
这一切都要感谢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这场战争。
正如同电影《长津湖》的台词:一只蛋如果从外面被敲开,注定只能被吃掉。如果从里面啄开,说不定是只鹰。
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那段可堪是决定国运之战。看看现在的俄乌战争,所谓的大国们都退化成什么样子了,可真是一个比烂的时代!
半年,整个朝鲜平推两次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人民军三天占领汉城,8月初就攻到了半岛最南端,开始长达一个多月的釜山防线攻击战。
然而,随着9月15日麦克阿瑟实施仁川登陆,到10月19日美军已占领平壤,直指鸭绿江。也就是这一天,志愿军趁着夜色跨过了鸭绿江。
从10月25日第一次短兵相接,到12月24日圣诞节前,志愿军利用熟悉的迂回穿插、分割进攻战术,一次、二次战役一口气把联军打回到38线。
前三个月是人民军从38线往南推,几乎到海边,又被联军推回38线;
后三个月是联军从38线往北推,几乎到鸭绿江,又被中朝军推回38线。
半年时间,800公里长的朝鲜半岛基本都被平推了两次,战争又回到了起点处。
不管是进攻一方,还是退却一方,谁也不会想到谈判——既然胜负悬殊,自然是一方不愿谈、一方没得谈。
又半年,100公里的拉锯
时间进入1951年。
1月4日,中朝军三次战役收复汉城,8日进军仁川,战线推进到37线。但随后联军反攻,四次战役中3月14日志愿军撤离汉城,4月份又退守到38线。
这四个月,战线从38线向南推进100公里,又回到38线。
从4月下旬到6月中旬,中朝军发动五次战役,战线最远推进到汉江北岸,但随后联军反攻,又推回到38线附近。
这两个月,战线从38线向南最多推进不过几十公里,但双方打成平手,死伤近20万人,为开战以来的最高峰。
1951年6月30日,美国政府即发表声明,同意进行停战谈判。
为什么要谈了呢?——随着战线拉锯的空间越来越小,双方大概都已经感觉到,战争已经很难有个一边倒的结果了。
再半年,两公里的血战
其实仗打到这个份上,特别是到第四、五次战役时,中朝军已然明白,以当时的武器装备条件,想要再打到釜山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稳定在38线停战,应该是比较好的结局。
然而,联军在四、五次战役顺利阻止了中朝军的进攻并反推战线后,虽然感到仗不好打了,但也从前三次战役的大退却中稳住了阵脚,怎会轻易认这个栽。
要知道,谁都不想死伤几十万,白打一整年。
从8月中旬到11月底,联军先后发动连番攻势,以便能谈出好条件——其实这时所谓的好条件,大概就是把分界线往北推40公里左右。
中朝军的夏秋防御战役仗打了三个月,联军付出十几万人死伤的代价,成绩就是把战线往北推了2公里。打完了这一仗,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给杜鲁门报告“用这种战法,李奇微(司令)至少要用20年的光景才能到达鸭绿江。”
要说诚心想谈,应该是这时候才靠点谱了。
从上甘岭到英雄儿女
抗美援朝电影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这两部,《上甘岭》和《英雄儿女》。
很多不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么惨烈的战斗,竟然都不是发生在朝鲜战争打得最热闹的那一年半时间。
比如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年10.12-11.25,著名的战斗英雄邱少云、黄继光都是此次战役前后的故事。在此之前,朝鲜战场已经有将近一年没有大的战斗了。
上甘岭战役的过程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山头都被削掉两米。其实这场战斗纯粹从军事角度看没有好大意义,但作为1952年里唯一的一次大型战斗,它在政治上的宣誓意义却是标志性的——
只要我愿意,一个山头都不会让你夺走。
此役之后,1953年的夏季反击战役和最后一战——金城战役和断断续续的停战谈判几乎是相生相伴。虽然几个月打下来,战线平均也就推进了不到1公里,但它歼敌十几万,明确地告诉对手——
要谈欢迎,要打奉陪。只要我愿意,我守得住,还能打疼你。
也有人可能会说,早知道两年前让出那40公里得了,耗了两年,多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值得么?
——如果你让那40公里当真就能停战。恐怕对手也不会为了几公里的输赢跟你缠斗两年,更不会为了一个山头赔上数万人了。
最后,让我们感受一下:1950年开战时,双方总兵力不到30万,1953年呢,双方一共陈兵300万。
38线上平均每公里就有1万军队,每1米都有10名军人。
争胜负到争利益到争面子,实在打不动了,谈判,无非是对战争结果的确认。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