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幅员辽阔,不同的地质形成了南北东西截然不同的气候环境,多元性的文化特点因此灿若星河。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大抵如此,即便是相同的风俗在不同的地区其传说也各不相同。比如农历五月二十这天,在古代是许多地方的祀龙祈雨的时间,却因为地域导致的气候差异而出现同节不同时的情形。山西陵川六月初一和六月十三祭祀龙王的习俗延续了数百年,到了山西阳城北崦山白龙庙则变成了每年的四月初三和六月初六。不过在古代中国大部分地区普遍流行的依旧是每年阴历的五月二十,据古籍记载,这种习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中国民间,这种祈雨仪式的时间相对固定,大多与传说中龙的生日有关,是对龙王情感的表达,也是民间预防干旱最为普遍的手段之一。在明朝古籍《玉芝堂谈荟》中记载"二月二十日,谓之小分龙日。晴,分懒龙,主旱;雨,分健龙,主水。"这也是与大分龙对应的小分龙的说法,明朝农书《农政全书》中则记载了大分龙的说法即“五月二十日大分龙,无雨而有雷,谓之'锁龙门”。由于五月对于南北两地的农事而言都至关重要,古人尤为关注这个月的雨期,分龙的说法便与之密切相关。
因为五月普遍多雨,民间传说是小龙在这天到天庭分配的管辖范围去耕云播雨,就像游子离家一样不忍与大龙分离,离别流下的眼泪便化作了天上的雨水。所以,这天如果下雨则被百姓视为风调雨顺的征兆,主秋季丰收。
在华北地区,分龙的传说则与小龙无关。言说天上有赤、黄、青、白、黑五位龙王,他们分管大地的五个方位,在每年秋收至第二年春种期间都潜入地下冬眠,直到次年春耕才会醒来。醒来后便各自按照天帝的旨意到自己分管的辖区施云布雨,因为这天是五龙分开的日子,故而称呼这天为“分龙日”。如果这天没有下雨的话,当地百姓便会用唱戏跳舞的方式祈雨。而这个舞蹈在《论语》中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里也有出现。
孔子问曾皙等人的志向,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里的舞雩就是时人跳雩舞的地方,而雩舞就是上古时期人们祈雨的舞蹈亦称之为祭礼,《周礼·司巫》中记载:“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根据考证,上古时期的祈雨巫师会将自己打扮成翡翠鸟的模样,然后用近似跳大神的方式呼唤由东方七宿组成的龙唤雷雨的到来。这在汉朝王充的《论衡》中也有记载:"二月之时,龙星始出见。出雩,祈谷雨。"虽然"龙见(现)"之时的记载不同,但祈雨的习俗却是一脉相承的。
由于这天几乎都与司雨之神相关,为了能够在这天祈得甘霖,民间便衍生了许多忌讳以避免冲撞了司雨之神。其一便是这天不能晒衣服,其二是不能在这天清理禽畜栏污,他们认为这天降雨决定了下半年的秋收,所以格外讲究,如果五月二十这天不下雨的话,人们便会举行上面提到的各种仪式进行祈雨。总而言之,古代数千年来一直将五月二十这天视作有雨则吉,无雨则旱的日子。笔者所在的地区并没有下雨,不过这并不会影响当地百姓的收成,一来科技发达可以人工降雨,二来蓄水防旱也不像古代那样困难,那么你们哪儿下雨了吗?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