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996”,一种每天从上午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
当杰克马把“996”定义为“福报”的时候,当时正在“955”的我,反手就想祝他“好人有好报”。
不过,我还是轻率了。
因为马先生说他自己的工作时间,是“1212”(每天12个小时,一年12个月)。
和马云的“996福报”相映衬的,是刘强东“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字面意思上倒是没错,只不过他所说的这个“混日子”,是不和他一起承担责任和压力的人。
所以听完我都懵了,因为您说的这种人,不应该是股东吗?
然而,不能“8116+8”(周一到周六,早8点到晚11点,周日8小时,每月休假两天),不能跟东哥当兄弟,还不是门槛最高的。
在互联网大佬们把数字玩出了数学的范畴后,传统行业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又提出了“715”的概念。
解释一下的话,就是一周工作7天,一天工作15个小时。
说实话,在看了这么一大串眼花缭乱的数字后,我都对一天究竟有多少个小时产生怀疑了。
然而具体到实际工作上时,那些难以理解的事其实更多。
加班,加的不止是班
无论是大佬们口中的那种工作制度,反正总结起来的话其实也就是两个字:加班。
加班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从国企到私企,再到“个体户”的我,也能理解有些加班确实有必要。
不过,当临时性工作变成制度性工作时,那个意思就不一样了,因为这样的超时工作,既不一定紧迫,又不一定必要。
然而,在社畜的一再隐忍下,加班也逐渐从“结果导向”的实际需求,变成了“工作态度”的无实物表演。
以至于节假日随叫随到、24小时待命等“对《劳动法》有误解”的规定,是层出不穷。甚至,还名正言顺成了“公司管理制度”。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更令人头疼的是,当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之后,加班,实际上加的就不止是班”了,还有家庭和你交际上的方方面面。
这不是夸张,因为在随时待命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有心情去旅游,没有人有兴趣去聚会,甚至也没有心情陪伴家人。
再加上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留给人更多的,就是身心俱疲后对独处时间、独处空间的极度向往。
所以这样的加班,透支的并不仅仅是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有身边人的人情冷暖。
但是即便你和老板做到目标一致了,可是到头来,你对钱可能还是会“有兴趣”。
当然了,“福报论”只是一家之言。
前阵子,国家两部门就正式将“996”等工作制度定性为了“违法”。
但这只是对个案的判定,如果没有员工投诉的话,“福报”就依然还会支配着不少社畜。
为什么没人发声?说到底,这还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996”为何难以消除
在“996”刚被称为“福报”时,网上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不是冷嘲热讽,就是“祖安文化”。
但是几位在大厂里天天996的大学同学,却依然乐此不疲。
他们这是加班加魔怔了?其实不是。
因为在他们看来,无论是“996”也好,“715”也罢,哪怕是“007”,那也只是个工作时间上的概念。
而跟工作时间相对应的,就是自己的收入,那么自己需要做的,只不过是在收入和付出上做出权衡罢了,仅此而已。
这看上去是个简单的逻辑,不过在背后,其实还包括了不少内涵。
就比如说收入吧,每个人选择了一份工作,都是在用月薪或者年薪,去锚定自己心中的一个长期目标。
而自己对薪水的定价,又和自我能力的认知相关。
所以说到底,它实际上就是自我审视后的价值变现,或者说是一个人认为自己能做多少事、解决多大的问题,值多少的工资。
当然了,现实情况不会这么理想化,因为即便某个人对自己的定价准确,但由于人力供给大于招聘需求,总会有人会比你出价低。
那么求职者就必然会因为自身处于弱势一方,不得不去做一些妥协,比如延长工作时间、降低薪资水平。
所以996来了,715也来了,但却很少有人会去反抗。
因为他们自己也清楚,如果大伙都反抗的话,那么到头来可能不见得是老板吃亏,而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
不过,这并不代表996是对的,因为一方面它违反了劳动法,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又鼓励了一些“不怎么当人”的老板“比着葫芦硬画瓢”。
什么叫“硬画瓢”?就是本来完全没必要996的企业,非得打着“向大企业学习”的幌子去给员工打鸡血。
但是他们不想发加班工资,又不想为员工的额外付出买单。
等于是让人在没有钱、没有事业的同时,还没有时间,那这样的996,不被年轻人怼才邪了门了。
写在最后
需要承认的是,过去几十年科技、经济等几乎所有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些加班加点的贡献。
但是进步在本质上,是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加班的结果。
如果遇到了临时性工作,确实需要加班的话,那作为员工来说的话自然是责无旁贷。
但如果是那种无意义、无报酬、无成长的加班,那要么就良禽择木而栖,要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吧。
趣谈教育新鲜事,大型表情包工厂。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