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千年古刹庆山寺

文|孙玉海

在笔者家乡——山东省平原县前曹镇姚屯村村南,鸿沟河西岸(平原县城东南约15华里),今津浦铁路和105省道南侧,曾有一座历史悠久、闻名四方的大寺院——圈头寺。

据当地老人讲,圈头寺建寺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唐代神龙年间 (705年正月—707年九月)(“神龙”系武周皇帝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龙元年二月,中宗复国号唐,沿用武则天“神龙”年号不改。武则天崇信佛教,在位时曾令天下大建佛寺。 ),后来又屡次重修、扩建,至明清时大盛,后毁于民国,其存在历史长达1300多年,对当地的乡风民俗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期间,曾于明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重新大修。此后屡次增修、扩建,规模日渐宏大,成为当地百里闻名的大寺。由于相传该寺祈祷灵验,历来香火旺盛,庙会熙攘,成为当地民间一大胜景。

晚清民国时期,干戈四起,天下纷扰,圈头寺急剧衰落,僧众逃亡殆尽。寺庙残破不堪,无人整修。解放后,该寺庙基本被毁。如今,只存留山门处的两块巨大的石碑。其中一块被鸿沟河岸的淤泥掩埋,一块依然高高矗立在河岸之上,仿佛在静静地回忆那千百年的历史烟云。

平原圈头寺:湮灭的千年古刹

(增修圈头寺碑原貌)

规模宏大的寺院

前几年,笔者到鸿沟河岸边的圈头寺遗址处考察。在圈头寺遗址上,遗存的这块石碑巍然耸立,碑体厚重、高大,顶部为蟠龙“二龙戏珠”浮雕。碑阳刻着《增修圈头寺记》碑文,并刻有“大明重建碑记”“洪武二十三年建寺”等字样。碑阴刻有明初建寺时,四方善男信女捐赠银两者的名单,由于名单字迹细小、年深日久,经风雨剥蚀,多已漶漫难辨。而另一块石碑,则因被河岸淤泥掩埋,无法确认是何碑刻。相传,这两块大石碑分立于寺院的山门两侧,其下均为石雕赑屃,看上去十分雄伟。笔者将碑文《增修圈头寺记》进行了初步整理(因部分碑文被掩埋在泥土之下,无法阅读、整理。阙文以省略号标示)。碑文如下:

平原之东隅,故有圈头寺之制:正殿五间;伽蓝殿处于是殿之东;而西则祖师殿,缺矣;钟楼踭乎是殿之左;而……后乎是殿者,乃千佛殿;前乎是殿者,未有天王殿。是其规制尚隘。议者每以胜地为屈云。殆今万历乙酉(1585年),住持僧……僧澄儒、觉香、悟川、真桐等,及乡中善人张友等曰:“寺之狭陋,吾等让也,盍锐意恢之! ”廼真诚上念,遂感格神明,伽蓝灵以助募四方,信募者争出财力以营殿宇,是为祖师殿者三楹,恢如也;为天王殿者如之,肃如也;为鼓楼、为山门……伽蓝殿及左右斋舍,咸重新之。经始于乙酉春二月,落成于乙未(1595年)夏四月,而寺之规模大矣!夫世之守财虏,虽……等上救,募金以计修,尝毋为峰殖,毋为浸渔,噫,可以观廉矣!今长人者,条乏秋荼,刑上囱吹,土木一兴,民遂解体,而……受工若赴,掬蓄若释,无旷时,无宿怨,噫,可以观教矣!吾辈自禄仕以至卿大夫,囊帛籯金,祗为身计,乃有掬黉校为……狐鼠,恬不加意,而礼等墨也,晨夜展力,蕲(qi)广佛宇,且真诚不二,涂得神人协,相是,岂孔子之道不加于佛老,而士君子……端下哉!盖果报之说,足以动时俗之愚,而圣人之化,尝不能入暴弃也,噫,可以观德矣!是故,观其廉,则贪者劝;观其教……其德则薄恶者劝礼等,岂直僧乎哉!殆近儒矣。兹澄儒、觉香以记来请余,余感而记之。嗟乎!而寺大矣、广矣、邃矣!而众……若善之不终,贤之弗修,遗尔佛羞矣!将慈峰献嘲、灵璧腾笑。寺之大,亦未……毋曰余言迂。

大明万历二十三年岁次乙未四月吉日 后学孙应试撰

平原县知县周汝观 县丞 周成文 主簿孙鲲 典史李麟

生员:王珏 王宠 王可教 王豸 庞文明 萧应科 田思稷 刘见道 王遇时 宋荩臣 刘一相

碑文左下部,刻着该寺院历代主持、僧众的名字,且支派明晰。

从碑文中可以看出,圈头寺在明代万历二十三年进行了一次大修和扩建。当时通过多方募捐筹资,增修了祖师殿、天王殿等大型建筑,规模明显扩大,寺院显得十分弘敞、壮丽。因此,碑文撰写者、当地举人孙应试,由衷地赞叹该寺“大矣、广矣、邃矣”。此次扩修,耗时10年,奠定了圈头寺作为大寺院的规模。碑文展现了当时的地方官们对于寺院敦风厉俗、教化民众的赞扬和期许之情。

万历年间重修后的圈头寺,寺内殿阁巍峨,周围风景秀丽,在平原成为一大胜景。对于该寺的大体风貌,可从现存唯一一首描写圈头寺的古诗中,窥见一斑。据乾隆版《平原县志》载,清代康熙年间,平原籍探花、翰林院编修、两江总督董讷,曾在《游邑东古寺(即圈头寺)》一诗中咏道:

“寻幽来古寺,重殿锁烟雨。松老结龙鳞,林深藏野雾。空堂钟磬悬,峭壁猿猱聚。有友携酒樽,偕余恣缓步。禅房隐薛萝,曲径多孤趣。窗外碧桃花,红芳已满树。颓然击唾壶,坐挽白云住。散发问山僧,遑能烧野芋。开襟涤世尘,啸咏成欢呼。醉后倚苍茫,归筇忘日暮。 ”

从诗中可以得知,圈头寺的建筑之壮丽、氛围之幽雅、景色之秀美,经过诗人的描绘,栩栩如生。使读者读来如同身临其境,令人神往。

但是,查乾隆版《平原县志》,对圈头寺的记述十分简略。只记载着“圈头寺,在县东南二十里”等几个字。而民国版《续修平原县志》,则对圈头寺记述较详。据《续修平原县志》(卷之二·建置·十二)记载:

按同治五年萧萼撰碑云:圈头寺,古刹也。大雄殿五楹居中,后为千佛殿,左则伽蓝殿。建于大明洪武二十三年。及万历乙酉年,葺新旧殿,复增天王殿于前,祖师殿于右。先是,仅有钟楼。兹则对面修鼓楼以及山门,墙垣皆葺新之。历二百余年。住持僧深渊募修大雄殿时,则嘉庆四年也。住持僧咸来、咸旺、修万募修千佛殿时,则道光六年也;住持僧修万、定顽募修伽蓝殿,则道光十九年也。鸠工三次,卒未告竣。嗣后住持僧定福竭力广募,于道光二十二年增修韦佗殿及道光三十年重修天王殿,凡五十年始竣庙工。

从县志上这段记载来看,万历乙酉年那次大修,使得圈头寺建筑维持了200多年。至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再次重修了大雄宝殿;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了千佛殿;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修了伽蓝殿。修这三大殿,僧众历尽艰辛,历时40年,该寺院尚未完全竣工。到了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又增修了韦陀殿;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了天王殿。至此,清代这次大修历时50余年。不但对此前的诸多主要建筑进行了重修,而且还增修了一个韦陀殿。至此,该寺院规模之轩敞、建筑之壮丽,可想而知。而萧萼同治五年(1866年)撰写的此碑,已在此次大修之后16年。此时为该寺院最鼎盛的时期。此后,该寺院逐渐走向衰落。萧萼撰写的碑刻当在圈头寺内,今已无存。

经过清代大修,圈头寺巍然壮观,成为平原东南的一大胜地,香火旺盛,庙会隆盛,是当地民间交易的集散地。

平原圈头寺:湮灭的千年古刹

(两通石碑被文物管理部门妥善保存)

晚清民国的变迁

至清光绪年间,圈头寺日渐破败,再次面临重修。但此时国家内忧外患,十分困穷,虽经当地人士再三呼吁,但人们已无力对寺院重修。在民国续修《平原县志》上,载有平原咸丰辛酉拔贡刘宝鼎的一篇文章 《募重修圈头寺启》:

“盖闻供奉神明,乃王政化民之术;兴修庙宇,正人心向善之机。邑东南有古刹,曰圈头寺。东枕鸿沟,西襟马颊。创建于洪武之末,重修于万历之中。地当南北冲衢,皈依益众。时奉春秋享祀,灵应尤昭。迄今岁月綦深,风霜久被,宫墙欲圯,珠珞皆残,殿角任其生风,法身几于暴露。邑尊杨老父台会经,蒿目于此,不忍袖手旁观,慨然捐廉。是用倡义相率重兴土木,俾得更养金花。无如广厦宏开,难借支于一木;爰知大鼎新铸,必取范乎众金。将欲集腋成裘,敢辞沿门托钵!况吾邑屏藩燕赵,好义素表慷慨之风;桑梓圣贤,向善久沐渐摩之化。成鸿工于不日,盼蚨集之如云。所愿种果因心,润分源头活水;不妨借花献佛,惠赐口角春风。庶合众志以成城,崭新可爱;俾假神道以设教,依旧复明。同输如在之心,无违相见之面。谨修芜启,乞署华衔。 ”

文中所说的“杨老父台”,即光绪年间平原知县杨德成。杨德成,字子美,江西德兴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署任平原知县,在任6年。从文中可知,虽距上次大修时间不长(至多30年),但此时寺院已严重颓坏:宫墙面临坍塌,大殿角落塌陷露天,佛像几乎暴露在风雨之中。杨知县见状,于心不忍,捐出自己的俸禄,并号召人们捐款维修。不知此次维修效果如何,但情况估计不太乐观。因为此时国穷民困,募捐谈何容易!即便是维修,恐怕也是勉强应付,效果不会太好。

此文透露出的很多信息,有助于人们增强对圈头寺及当时民风的了解:如“地当南北冲衢,皈依益众”,反映了当时圈头寺对于当地民众的巨大影响;“吾邑屏藩燕赵,好义素表慷慨之风;桑梓圣贤,向善久沐渐摩之化”,则提到平原当地民风的好义、向善和慷慨;寺院“时奉春秋享祀,灵应尤昭”,则指出在寺庙祈祷很灵验。对于这一点,当地民间有许多神奇的传说。

笔者的祖父(1899-1989)生于晚清,他幼年时经常到圈头寺里游玩。在世时,曾对我多次讲起过圈头寺的故事。

据爷爷讲述,当时寺院大殿十分雄伟:正殿中的石柱高数丈,顶端装饰得金碧辉煌;偏殿里面有巨大的雕塑,有各种金刚、罗汉,个个呲牙咧嘴、面目狰狞,分列于高处两旁,俯视着前来参拜的芸芸众生。由于殿内气氛阴森,儿童往往不敢单独进殿。爷爷幼年时,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圈头寺里玩耍。有一次,有一个叫狗子的小男孩调皮捣蛋——在地上撒尿后和成尿泥,然后把尿泥抹在佛祖像(村民敬称为“佛爷爷”)嘴里。回到家后,这个小孩就突然疯癫起来,钻炕洞,学狗叫,发高烧。其爹娘惊慌万分,向爷爷打听狗子去哪里玩过。爷爷就把狗子向佛爷爷嘴里抹尿泥的事说了。其爹娘听后把狗子打了一顿,并赶紧到圈头寺,用清水把佛祖嘴里的尿泥洗干净,又上供,又烧香,又磕头,祈求佛爷爷原谅。经过一番折腾,狗子居然恢复正常了。该故事在村内曾广为流传,是寺院“灵应尤昭”的见证之一。类似故事很多,尚待搜集整理。

寺院还拥有大片土地,以维持僧众的生活。和尚们素来习武,平时训练非常刻苦,武艺十分高超。爷爷记得,和尚们的神力令人惊叹,比如用膀子扛一下殿中的大柱,就能使得殿顶尘土簌簌下落,整个大殿嗡嗡作响。为练就铜头铁臂、飞檐走壁,他们有很多训练方法。如为练就铁拳,就先在石头墙面上蒙上厚厚的牛皮纸,将纸打烂之后再换。由于历经年代久远,石头墙被拳头打得溜光圆滑,地下铺的石头也有清晰的脚印凹痕。圈头寺僧众的尚武精神,深深影响了周围四里八乡的群众。当地附近村庄,有许多青年都向圈头寺的和尚们拜师习武,许多人因此精通武术。

1937年秋,日本鬼子进占平原后,在津浦路沿线的圈头寺附近修建了炮楼,且时常进村骚扰。一些日本军官很是骄横,非常看不起中国人,曾带队到笔者家乡——圈头寺北面的姚屯村,提出要和村民们摔跤比武,以宣扬大日本帝国的军威。不料连连被当地精通武术的村民摔趴下,狼狈至极,几乎恼羞成怒。时任村长的爷爷担心日军兽性发作后开枪杀人,为使全村免于浩劫,便暗示个别青年故意卖个破绽跌倒几次,装作失败,鬼子这才哈哈大笑,满意而归。谈起这段民族屈辱史,爷爷曾连连长叹,痛恨当时国民党军事上的腐败无能。

民国时期,圈头寺空剩有一副建筑空架子,和尚们逃光了,庙里的财物逐渐丧失殆尽,土地渐被附近的村民占有。因寺庙南临官道,加之荒凉破败,树木阴森,成了匪徒们杀人越货之地。

千年古刹的消失

解放后,由于某些运动的影响,圈头寺残余的古建筑陆续被附近村民拆毁。寺庙的许多砖、石,被村民们拿去垒了房屋、院墙、猪圈。许多极有价值的文物被砸毁、烧掉,破坏无遗。

老人们记得,圈头寺内曾有一口大钟,是明代(有人说是唐代)文物,倒扣时,里面能站立4个成年人,敲钟时,声闻40余华里。因其太重,后一直没能悬挂起来。乡民中传说称,只有亲兄弟8人才能把它抬起来——此说法将大钟神化了,不足为信,但却间接反映出乡民们对圈头寺的崇敬之情。解放后,当地村民将大钟大卸八块,锯成许多碎片,打造成了犁、锄等农具。作为一件重要文物,毁坏得非常可惜。

如今,圈头寺原址处,除河泥堆积的高高的河岸之外,还有大片洼地,早已被村民种上了庄稼和速生杨。河坡上,遍地都是古寺残留的瓦砾碎片。村民们在河岸上耕种,时常捡拾出大量的砖瓦碎石。

只有那块被河泥大部掩埋的石碑,依然高高耸立在鸿沟河畔。该石碑重达数吨。鲁北地区是冲积平原,不产石头,石头都是从黄河以南的山区运来。但是,如此巨大的石碑,在那个以人力为主的年代,是如何运到这里来的呢?爷爷在世时告诉我,古时运石碑,得选在数九寒天的隆冬时节。人们先是将大道砸得非常平坦,然后向大路上洒水成冰。巨大的石块下面,则垫着滚木。石碑前由许多人、骡马拉着,旁边有人专门负责倒放滚木,就这样一点点地移动到这里的。圈头寺距离济南南部山区,有200多华里,可想而知,在那个条件非常有限的年代,人们为修建寺院付出了何等地艰辛!像这样的石材,在圈头寺上有很多。据村民讲,当地大量的石柱、石块、石板、石碾,无一不是从南部山区运来。在笔者家中,还有一个罕见的石臼——是当年圈头寺的和尚们舂米用的。该石臼年深历久,边沿已经风化,如今用手一掰,就能掉落粉末。而当地人们的旧院落中,几乎家家都有破碎的青砖,这些青砖,很多来自当年的圈头寺。

岁月悠悠,白云苍狗。当年的一切,如今已烟消云散,令人思之感慨万端。迄今,圈头寺已经伴随它的辉煌、它的过去,永远地沉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平原圈头寺:湮灭的千年古刹

孙玉海,男,汉族。诗人、作家、青年辞赋家、新闻工作者。首届德州文化英才。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德州市董子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德州市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理事、德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德州市写作学会副会长、德州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新世界诗刊》编委、为中国文艺家俱乐部、中国诗赋网等多家文艺网站创作员。现为《德州日报》特刊部主任、德州日报文艺副刊《柳湖》主编。

1972年出生,山东平原县人,山东大学毕业。自大学期间开始写作。作品及传记收入《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大辞典》、《中国诗典》、《南吟北唱》、《中国新世纪诗人诗选》等多部大型辞书、文集中。作品发表于《地火》《伯乐》《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青年文学》《当代诗坛》《鲁北文学》《长江日报》等报刊,多次在全国性文学大赛中获奖。2007年出版个人大型诗集《一个人走路》,获德州市第三届精神文明精品工程奖。2009年出版长篇散文诗集《流浪者之歌》。创作涉猎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杂文等各类文体,尤其擅长辞赋,所创作的《德州赋》《幸福德州梦赋》《蒙阴地下银河赋》《三在赋》等作品,或刻碑立于景点,或写成书法、弁于画册、拍成朗诵光盘流传。作品《孙玉海旧体诗词选》获2010年“中国作家金秋诗会”全国大赛一等奖。2019年,出版诗词歌赋集《了然斋集》。目前,正潜心从事“平原东南乡”系列长篇小说创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10日 下午12:12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10日 下午12: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