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一股清流
——读作家、评论家兼出版人焦红军先生《马钰传》有感
文|李瑞玲
2022年夏天,漫长而狂热。季节的推进如此急迫,一入夏天就热浪滚滚,到盛夏更是烈火烹油。感觉这个夏天连“夏品”都不讲了,热得没有边际,热得肆无忌惮。
就是在这样的燥热与焦焖之时,我收到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胶东散文年选》主编焦红军先生的大作《马钰传》。读罢此书,感觉就像炎炎夏日里的一股清流,直接、爽快、霸气地冲进了我的心扉。
《马钰传》是焦红军先生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力作。说实话,我不大喜好读传记,但《马钰传》是个例外。因为这是一部打破传记枯燥程式化写法,融文学性、史料性、真实性于一体的传记,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全真大弟子马钰修真传道历史的人物传记。而且,马钰其人,我“谋面”已久,一见其名,便心有戚戚焉。
初识马钰,是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那时,特别迷恋憨厚善良的郭靖,关注他生命的每一个节点,马钰曾经传授他内功金雁功,可以说是郭靖真正的启蒙恩师。
“一个苍须道士,脸色红润,手里拿着一柄拂尘。这人装束十分古怪,头顶梳了三个髻子,高高耸立,一件道袍一尘不染,在这风沙之地,不知如何竟能这般清洁。那道士微微一笑,也不答话,忽地欺进两步,郭靖只觉右臂一麻,也不知怎的,但见青光一闪,手里本来紧紧握着的长剑已到了道士手中。”这就是《射雕英雄传》中马钰出场的情景,真的是端如仙人。他那仙风道骨、儒雅飘逸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基于此,当我在胶东散文年选群里看到焦先生著的《马钰传》时,立刻热切地求取一本。
初读即被吸引,再读心生欢喜,然后就是手不释卷了。焦先生呈现在我面前的马钰,形象丰满,栩栩如生。他不仅是“全真七子”之首,内功高深,更是集奇、俊、贵、才、大格局于一身的世外高人。看得出来,作者是怀着无限的崇敬、爱戴甚至痴迷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
他奇异。出生之时,肤色通红,如一层火焰遍布其上,七日方消。出生之后,他的小手双拳紧握,如攥宝珠玉石,掰之不开,百日乃舒。三四岁时,口中念念有词,常诵乘瑞云驾白鹤之语。出家后,头顶三髻,赤脚行走,不鞋不袜。
他俊朗。“及至成年,已是身体堂堂,眉修目俊,天庭饱满,手垂过膝”;他“神情飘逸,儒雅具礼”;他“恬淡文静,风流倜傥”;他“姿态丰盈,飘飘欲仙”。
他富贵。马家是宁海富绅,家财万贯,良田百顷、仆随想从。马家经营的绸缎、银庄和粮庄,占据宁海城的半数以上,号称“马半州”。
他有才。“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文章道德,出类拔萃。”诗词唱和,提笔立就,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他有胸怀有格局。面对金人铁蹄下中原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国破家亡、盗贼四起的惨状,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空虚迷茫、千回百转之后,毅然出家求道,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拯救黎民于水火。
作者倾情打造了马钰这样一个富而不骄,贵而不奢;乐善好施,交游广阔;稳健持重,气量宏大;性情高洁,超拔尘嚣的多元而立体的人物形象,他如一盏亮于暗夜的明灯,给在金朝统治下前途漫漫、迷茫于不知处的北方民众以精神慰藉,感召着、激励着底层民众艰难前行。
马钰的魅力是超越时空的。800年前,他为人仰慕,受人追捧;在今天,他仍然光彩夺目,魅力四射,感召感化着许许多多的人。在他面前,感觉整个人通透而笃定,不见蝇营狗苟,不闻飞短流长。
任何有生命力的东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作者从2005年初涉此道,到2016年成书,历时十年之久。可谓“十年磨一剑,一朝露锋芒”。此书一经问世,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先后获得了“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烟台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新浪博客作者广泛转摘和讨论,许多马姓后人纷纷来电、来人参加寻找和探讨,来自台湾、香港的观光客和全真修炼者,重走当年王重阳祖师的全真修炼之路,到全真发祥地昆嵛山进行寻真修道,到当年全真七子的练功处体验修行。山东省政协机关报《联合日报》非常关注全真文化在昆嵛山的发源、传承、研究与创新,2016年,又在《联合日报》文史版块进行连载,将发源于胶东昆嵛山的全真文化进一步推向了全省和全国。
马钰是有志气有毅力的。一旦坚定了向道的信念,便遵循全真教规:“屏蔽一切人世间的杂念,一心向道,求取真性,保全性命,全真而仙”。他本着“清静无为”的修真宗旨,身居环堵,苦修苦行。“他头扎三髻,终年赤脚,冬不向火,夏不向水,一钵食,一瓢饮,苦不改其志,乐不动其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马钰苦修苦行,终得正果。他继承师祖衣钵,率全真七子先后悟道创派。全真教在多元文化相混杂的金元时期兴旺发达,走向全盛,并融于社会,弘扬全真文化,启迪心性,教化民众,形成了空前的凝聚力、向心力。
马钰这个人物于作者是刻骨铭心的,是心灵重合的。作者开篇写道:“好多年了,有一个人的名字,一直镌刻在我的脑海里,在我的灵魂深处飞行。可以说,在这么多年的读书生活里,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这样,在灵魂深处深深地打动我,他仿佛就是我的前定,非物质的,是关于灵魂的,也是精神的。”
应该说,作者是用心灵塑造马钰这个人物形象的,他在追寻马钰修真踪迹的同时,也进行了一场修行的长跑,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生命的涅槃。他在《全真也是一种力量》中写道:为了写好《马钰传》,我放弃了很多,为了体验马钰清静无为的全真修炼之道,我减少甚至切断了与朋友的联系以及一些社会应酬,慢慢地回归内心,回归自性。他说:在《马钰传》的写作上,我下的是笨功夫。为了理清马钰写下的一千多首自述诗、传道诗中潜藏的时间与心态的脉络,打开一扇通往马钰心灵之路的窗口,我复印了马钰及全真七子的两千多页诗文,装订成七本集子,随时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拿出来阅读、思考。我把心潜下去,与祖师王重阳,与大弟子马钰,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我始终相信:变化了的只是时间和环境,人心和道心不会变……
这种历史的、深层次的对话,一过就是十年!十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何况在社会多元、诱惑丛生的今天!但作者做到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诗句,完美地诠释了作者几十年如一日沉浮在书山似海的知识海洋里孜孜以求的真谛。正是他十年的潜心写作、打磨、完善,我们才能够看到这样一部启迪心智,坚定信念,回归人性自然的好书。我觉得,每读一遍,都好像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修炼,于浮躁、浮华中沉静,做到人间清醒,进而力求做一个理性、悦纳、进取的人。
“写作是怎样练成的?”作者说,“没有甘坐几十年冷板凳的意志,没有在历史的故纸堆里穷钻不舍的‘钉子’精神,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与文学感悟,是写不出打动人心的东西的。”几十年的苦钻苦研,修真养性,作者收获的何止是《马钰传》及其带来的光环!何止是渊博的知识与写作技能!他更收获了一种创业的前瞻性与创新能力。
2012年创办《昆嵛》文学杂志,胶东散文、黄海散文随之出世,至今又是一个十年。一千余名作者,人不分贵贱贫富,皆在此上刊、发表和得以推介。2022年,黄海散文创刊十年之际,焦会长豪迈地宣布: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山之外是山,海之外是海,我们要“站在低处生活,站在高处思考”,本着“源自生活、关注现实、言之有物、写真性情、体现社会正能量”的非虚构理念,努力地写,尽情地写。
预感到散文写作达到一定程度很容易陷入“群体迷失”的危机与困境,他倡导以“写作气象、辨识度、情感饱满”为内容的“大散文”写作。他说:如果将散文写作比喻为一种变量,那么散文发展到今天,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力量,以其现代性、普适性、自由性站到了全民写作的文体顶端,散文的创作形式愈来愈呈现出地域性、群体性、包容性、多样性和扁平性的特点。民间自媒体写作也随之成为继专业创作、报刊杂志、数字出版推动之后的第四种力量。
2022年,创刊十年的黄海散文平台推出的“大散文”,就是这种思路的产物,散文创作者从题材、技巧、地域特色、创作边界、艺术创新等方面进行聚焦与创新,深耕细作,写出思想的高度、题材的深度、视野的广度和人文厚度的大散文佳作。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盛夏七月,胶散平台大胆尝试腾讯平台推出的发稿平台付费阅读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既是给无数的网络写作爱好者提供的作品市场化的服务和福音,同时也是市场竞争的一个引入机制。对平台来讲,也是一个质量上的引领、示范和提高。他说: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阅读引入机制,文章阅读付费多少并不是一个关键,但这是一个开始,是一个走势,一场探索。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作者所苦心经营的胶东散文和黄海散文,不仅是对文学的一种成熟的尝试,更是拥抱时代、改革创新的典范。它为爱好写作的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无限的可能,它所激发出的能量已经在深刻改变着文学创作的走向。它是一股清流,缓缓地流淌在写作者的心田,它是一幅流动的画卷,散发着清新、淡雅、深邃、隽永的气息,氤氲久远。
参考文章:
《十年一剑觅全真——简评焦红军历史人物传记(代序)》 许晨 著
《全真也是一种力量——写在之后》 焦红军 著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焦红军 著
《再谈大散文——散文写作的群体迷失与突破》 焦红军著
作者简介:李瑞玲,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高级教师。自幼喜欢文学,尤喜诗词歌赋,对阅读与写作小有研究。感恩生活,记录美好。读书以自新,旅行以自娱。在瑜伽中柔韧,在磨砺中坚强。与人为善,于己清欢。近几年涉足散文写作,多篇文章见诸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163.com
壹点号胶东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