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英文,工业园区用英文怎么说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6日讯 本网综合多家国际主流新闻社与媒体平台消息,以苏州工业园(英文SIP)为实际案例,围绕其城市文化和精神滋养力视角进行报道。报道指出,苏州在取得骄人的经济发展成就之余,以其文化魅力、国际特性、青春动感而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历史底蕴。苏州工业园区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并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其积极致力于调整工业结构、向高端价值链攀升的导向相一致。

以下是国际报道的全文内容:

当获有国际奖项的芭蕾舞蹈家、编舞者李莹2007年决定回中国创立一支全新的芭蕾舞团时,很多人可能想当然地认为她会扎根在故乡上海——这座有着欣欣向荣的舞台艺术的城市。

然而,李莹却选择了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她的芭蕾舞团的大本营。苏州是与她一齐归国创建芭蕾舞团的丈夫潘家斌的故乡。

诚然,促使这对夫妇选择SIP的因素不止是“故乡”这一条。李莹说,同样重要的原因还有,园区主政者对文化事业的倾力培植、来自苏州文化艺术中的大力支持,以及艺术追求上的发展空间,和有机会能达到的国际影响力。

“苏州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可谓像一块干净的石板一样;而我们在这里从无到有建立一个芭蕾舞团,就必须带着创造性的新型发展思路,”李莹表示,“这也是为什么我团一直致力于‘一年出一新剧’的目标。”

舞团演出了众多古典芭蕾,如《天鹅湖》、《胡桃夹子》、《仙女》、《睡美人》和《葛蓓莉娅》,并在艺术总监潘家斌的带领下,先后创作编排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囍》、新古典主义交响芭蕾《肖邦的诗》和中国现代摇滚芭蕾《邂逅摇滚》等。

在SIP的资助下,李莹与她的事业伙伴们有机会让这个舞团成为中国芭蕾舞界一支推陈出新的生力军。“尽管芭蕾在中国已有逾60年的历史,但中国芭蕾舞的演出剧目非常有限,往往围绕几部像《天鹅湖》这样的经典舞剧年复一年地演,”李莹感叹道。“而我在美国经过了十年有余的芭蕾舞首席演员职业生涯之后,更加觉得有必要在中国推动一些改变。”

苏州芭蕾舞团回馈给SIP的不仅是每年都有推陈出新的正式舞台演出,还积极深入社区,开展演出前的讲座、与国际学校合作的培训项目等,并且,该舞团的舞蹈工作室也对公众开放。

而SIP如此多的跨国企业也是又一个令李莹欣喜的因素,因为这里“天然”有着国际化、艺术品味广泛的受众,并且有着连接海内外筹款与合作的大量机遇。

“除了带来国际化的受众群之外,我们也期待着与园区的大量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李莹表示。

像李莹这样的一批文化艺术使者的努力践行,也帮助SIP成为对国际人才而言更有吸引力的地方。毕竟,高端人才及其家庭成员在考量长期居住地的时候往往会看一个城市是否文化生活丰富和具备精神滋养力。

全面的艺术图谱

苏州芭蕾舞团是“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旗下多领域创新实践成果的一个缩影。成立于2007年的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最初投资逾10亿元人民币,是一个集影院、剧场、美术馆以及其他文化休闲设施于一身的综合体。

中心总经理张亮介绍称,其对标的实体包括新加坡的榴莲艺术中心和中国最领先的城市文化综合体,如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广州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核心理念是尽可能让观众接触到不同的艺术形式。“例如,当在等候观影时,人们有机会利用这段时间欣赏一个美展,”张亮举例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人们和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去接触的艺术(形式)不期而遇。”

富有前瞻的经营理念带来了相当不错的成果。张亮介绍说,从场馆使用率而言,中心小型馆使用率已达100%、大型馆达75%,这意味着在此每天都有论坛、演出、展览以及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艺术文化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观众们能接触到多元化的艺术品类(音乐、舞蹈、剧场演出、电影、戏剧等)和艺术风格(西方的、东方的、古典的、以及现代风格甚至是实验性剧目)。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在参与国际大型艺术演出方面也日臻脱颖而出。

今年夏天,已连续第三届在此举办的iSING!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隆重唱响;由美国亚裔表演艺术中心策划创立的iSING!艺术节旨在培养兼具东西方文化视野和全面艺术修养的青年歌唱家。今年的活动吸引了来自20个国家的40位艺术家参与。

此外,中心旗下的苏州交响乐团在11月18日宣告正式成立、并将在2016年底上演首场音乐会。该乐团管理者和筹委会中包括国际著名指挥家陈燮阳、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艺术指导朱蕙心、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理事长陈光宪和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Robert Blocker。

苏州交响乐团从全球15个国家与地区招聘的优秀乐手和音乐家也悉数亮相。

文化产业齐头并进

SIP管委会宣传部副部长陈龙表示,园区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的红利也泽被更广泛的文化产业,同时它与SIP积极致力于调整工业结构、向高端价值链攀升的导向相一致。

“文化既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彰显,也是和‘硬实力’相关联的,”陈龙指出,“其中,文化产业发展是否兴旺就是一个重要元素。”

他进而列举了诸多“文化+”的产业业态,包括:创意内容产业、设计与高端制造业的结合、体育产业、新材料与技术,等等。而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简称“苏州创博会”)亦在此连续举办了四年,其中包括民宿创意设计、乡村旅游业发展论坛、数字软件与应用大赛、电影与游戏制作、青年设计师百强评选等多领域多形式的版块,以文化带动第二产业发展的效应日趋显现。

在SIP,专事孵化与加速文化产业初创公司的载体亦在日益形成集群。例如,启迪科技园(与清华的启迪控股集团合作)、方正科技园(与北大方正集团合作),还有初期投资逾100亿元人民币的华人文化控股公司等重量级项目与平台。

文化基建方面,能容纳4.5万人的全新的苏州工业园区体育中心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毗邻金鸡湖与SIP城区的文博中心则是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得主、法国建筑大师Christian de Portzamparc的首部中国作品。另外,华谊兄弟影城堪比好莱坞的环球影城,又植根于中国电影元素和文化。

文化的丰厚滋养力

SIP在打造城市未来的过程中,也深受丰厚历史底蕴的滋养。

“当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融合到相得益彰的境界时,我们可以说是真正建立了文化自信,”陈龙认为。“这样的融合在帮助原住农民转型为现代都市人的过程中也承载着特殊的意义。”

“我们不忘初心,”他说,“在如今SIP的土地上,曾经孕育着历代众多的文化大家族。我们有一个持续若干年时长的特别项目,就是专门追溯和整理在这个地区生活的、从公元1世纪开始、到唐宋乃至近代的文化家族和历史人物的身世传奇……”

Grant Horsfield对此深有同感。作为裸心集团(一个在中国多个省份运营、致力于弘扬可持续与创意生活方式的社区)创始人的他,笃信由共同价值观为主导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纽带具有其独特连结。

“在任何一个地方生活的原住民,都会积累下独特的民间智慧,深谙如何保持生活的可持续性发展,”Horsfield说,“在如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认为所有人都需要努力保有这份宝贵的历史资产;这份智慧也将影响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取舍决策。”

SIP如今共有80万常住人口,而其中本地居民仅20万人左右,这意味着75%的常住人口是外来“移民”。

在陈龙看来,这也让SIP与联合国定义的“文化城市”标准更近了一步;在该标准定义中,考量元素即包含了外国人在常住人口中的比例、外来人的评价、文化基建设施发展程度、和国际化活动等不同维度。

“我们在诸多不同的维度上都在努力发展,旨在使SIP成为一个富有文化魅力的城市,有国际化特性,又富有青春时尚的动感,并且,始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历史底蕴,”陈龙表示。

“我们所有工作的目标是让市民共享社会发展的福祉;SIP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她取得了骄人的经济发展成就,而我们的目标是使得百姓享有(与物质丰沃)相得益彰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拥有‘获得感’。”

(本网综合道琼斯MarketWatch、NBC(美国国家电视)新闻网、加拿大《全国邮报》网站、 美国ABC电视新闻网、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福克斯新闻网、雅虎财经报道)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2年 11月 28日 下午1:25
下一篇 2022年 11月 28日 下午1: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