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含糊糊的意思和造句

“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中的为人处事智慧

曾经有一位长辈,叮咛过这么一句话:“在中国社会,什么时候把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弄明白了,也就差不多了。”

当时年纪轻,实在摸不着底细,不知道其所交代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多年以后,逐渐领悟到“清清楚楚的含含糊糊”和“含含糊糊的清清楚楚”各有其说不出来的奥妙,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含含糊糊是中国人清清楚楚的一种明朗态度,我们觉得他含含糊糊,事实上他已经表达得清清楚楚。

最基本的思考点,应该是摆脱“二分法”,不要把“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当做两个对立的名词看待。

再采取“合一”的观点,体认“含含糊糊中含有清清楚楚的部分,而清清楚楚之中,同样包容含含糊糊的概念”。这样一来,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相辅相成,自然融合在一起,而不彼此排斥

请看下面一些例子:

“近来如何?”

“马马虎虎。”

就第三者而言,这两个人一问一答,无不含含糊糊,简直就是浪费时然而,站在他们这俩人的立场,有问有答,各人已获得了清清楚楚的信息。

第三者看不懂、想不通,那是他们的事。

“吃饱了没?”

“还早得很,像你那么好命!”

听的人更是含含糊糊,而说的人却清清楚楚

“这一件事,我并不放在心里。不过我十分怀疑,怎么有人会这么清楚,显然是我们自己人捣的鬼。可是我们这些人自始至终都聚集在一起,根本没有捣鬼的机会,可见并没有内鬼。但是,越想越不对劲,到底是什么人搞的鬼?”

说来说去,显得含含糊糊,其实相当清楚。

“人死之后,究竟如何?”

“还没有解决生的问题,何必急于了解死后的问题?”

这种答案,算是清清楚楚,还是含含糊糊?

总经理把李经理请到办公室,先把门关上,再拿出好几张影印的东西,说:“我对你是绝对信任的,不然我也不会跟你明说。我知道你的信用没有问题,但是想不到还是有人告你,而且不止一次。我是不会相信的,所以拿给你,你自己看一看,到底写的是什么事情?看完之后,不必交还给我,把它烧掉算了!”

如果你是李经理,会认为总经理说得清清楚楚呢,还是含含糊糊?究竟他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中国人的对话,经常出现“说了老半天,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以便配合必要时“我说是说得不少,但是我真的没有说什么”的推托之词。

对中国人而言,学习说得含含糊糊,好像是一门必修的课程。

中国人的平衡思想使我们明白,“天下事有的追根究底才能彻底弄清楚,有些事却应该含含糊糊,不了了之,大家更愉快。”

一般人挨骂,其实不是“由于含含糊糊的态度”,而是“在不应该含含糊糊的地方,居然含含糊糊”。

可见我们并不认为“凡含含糊糊都是错的”,只在强调”应该含含糊糊的地方,当然可以含含糊糊;不应该含含糊糊的时候,当然不可以含含糊糊”。

这种答案,究竟是清楚的,还是含糊的呢?

有“功力”的人,肯定地说:“十分清楚。”

“功力”不够的人,一头雾水,当然会说:“这种答案,说了跟没有说一样,本身就是含含糊糊,叫人怎么能够分辨得清楚?”

实际上,应该不应该含含糊糊,其标准相当清楚。中国社会基本上追求“最大的和谐”,大家必须努力“把伤害减到最低限度”。

为了追求最人的和谐,为什么有些事有时候非含含糊糊不可呢?

中国人知道,任何事情都和时间、空间脱不了关系。

此时此地的是,很可能是彼时彼地的非;而此时此地的非,也可能成为彼时彼地的是。时机未到,说出来有害无利;不说出来容易引起误解,以为我们存心欺骗。

这时候最好的态度便是说得含含糊糊,既不隐瞒事实,又预留回旋的空间。同时听的人也谅解这种态度,十分清楚含含糊糊的用意。彼此互谅,就能获致最大的和谐。

问题是:一谈起“和谐”,有些人马上联想到“和稀泥”。一提起“含含糊糊”,立即有人会嘲笑为“糊里糊涂”。

殊不知,我们什么时候弄清楚“和谐”与“和稀泥”的区别,什么时候明辨“含含糊糊”和“糊里糊涂”的差异,我们古老国学中的智慧就会重放光芒,再度为世人所喜爱。

含含糊糊是”实在相当清楚,只是不想伤害别人,在最大和谐的目标下,表现得含含糊糊”;简单地说,是中国人常说的“我心里有数”。

心里有数,门中未便明言;心里相当清楚,却不愿意说得燃骨,以免伤人!

糊里糊涂则是“根本搞不清楚”,包括“没有能力弄明白”、“没有兴趣专心投入”,“以成见、偏见来论图”或“道听途说便信以为真”。

中国人十分厌恶“糊里糊涂”,因为它会误事,甚至会害人。多少人死于自己的糊里糊涂,多少人因他人的糊里糊涂而发害,岂能不慎?

我们不应该反对“含含糊糊”,因为合理的含含糊糊能带来最大的和谐,也能减少很多伤害。

不可以糊里糊涂地含含糊糊,不能够矫枉过正地极端厌恶含含糊糊。应该合理地欢迎别人的含含糊糊,也培养自己适度地含含糊糊。

遇到含含糊糊的时候,首先问自己:“我有什么不妥,才使他如此含含糊糊?”若是并无不妥,再问自己:“他如此含含糊糊,究竟有什么用意?”

明白对方含含糊糊的用意,以互信互谅的心情来合理因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

说到这里,相信对这2个词之间的关系有了解了。

还有一个词“差不多”应该也不模式。对吧?

在社会中,必须明辨“含含糊糊”绝对不是“糊糊涂涂”。

“差不多先生”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含含糊糊型的,凡事差不多,究竟差多少却心里有数。另一种则是糊糊涂涂型的,凡事差不多,根本不知道到底差多少。

前者大家颇为喜爱,后者却众人皆厌恶。

一句“差不多先生”就要概括所有中国人,这种人应该明白,自己就是属于糊糊涂涂的差不多先生,哪里够资格嘲笑其他的中国人?

听见“差不多”,马上警觉是真的差不多,还是客气的、给人面子的差不多。这种人大概不至于随便嘲笑差不多先什,是属于喜欢含含糊糊的君子。

为什么含含糊糊却可以称为君子呢?

首先,应该确立含含糊糊的基本原则,那就是“不应该含含糊糊的时候,绝对不能含含糊糊”。

任何时刻都要“站在不含含糊糊的立场来含含糊糊”,而不是随时随地都随意含含糊糊。

“这件工作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完成?”

“差不多二十天。”

这时候我们不知道“差不多”的意思是含含糊糊还是糊糊涂涂?必须等到二十天之后,从结果上面来分辨。二十天果真完成,证明属于含含糊糊型,二十天还没有完成,当然是糊糊涂涂型。

结果是现出来的时候,才能够断定真假。时间一去永不回头,可能造成无可弥补的悔憾。

“养不多二十天”的人,如果一向信用良好,我们信得过他,可以相信他只是答得含含糊糊,内心却清楚得很,二十天必定能够完成。特别是过去的信用欠佳,我们就会怀疑,他可能是位糊糊涂涂的差不多先牛。对于初次接触的人,我们实在不容易判断差个多到什么程度。

不管什么情况,我们对于“差不多二十天”的说法,总是相当费解或猜疑,特别是现代工商社会,大家更不愿意承受这种多余的压力。

然而,这并不表示一定不能说“差不多二十天”这样的话。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用意,应该是“二十天左右,还可以商量”

“这件工作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完成?”

“差不多二十天。”

“十天可不可以?”

“没有办法,最少要二十天。”

“那么,就十五天如何?”

“好,没有问题。”

结果不是十分清楚吗?

差不多二十天,目的在替自己留下一些余地,不要每一件事都计算得那么精准,把自己逼得透不过气来。

听得懂的人,自然知道进一步讨价还价,把所需要的时间确定下来,既不必埋怨对方含含糊糊,也不必因为厌恶对方的语气而懊恼。

再说,应该明白含含糊糊的运用技巧,那就是“先含含糊糊地抵挡一番,赶快去追究真相,务求弄清楚,才能罢手”。抵挡一番,暂时保留自己的面子;不赶快去弄清真相,终究会没有面子。

“那件事进行得怎么样?”

“我并不清楚。”

说得肯定而明白,也够诚实。但是听的人感受如何?

会认为你“不负责任”。

“那件事讲行得怎么样?”

“我并不清楚,我去问问看。”

同样明白而诚实,加上一些补救的动作,如果在场没有外人,问话人当然勉强可以接受,若是当着外人的面,请问如何交代?

“那件事进行得怎么样?”

“已经快要完成了。”

含含糊糊地抵挡一番,保住大家的面子,事后赶快查明,并且具体地提出数据,才会长久地见面了。

这里应该谨记含含糊糊的真实诚意,那就是“为了更大的和谐,把伤害减轻到最低限度”。

“听说小李的父亲拿商人的回扣,有没有这回事?”

“我不太清楚。”

明明知道得十分清楚,只是不愿意一传再传,对当事人及其家人造成多次伤害,这是慎言积德,并不是糊糊涂涂。

“老王那一天大发脾气,要把他的儿子送到派出所去关起来。”说话的人其实不清楚事件的真相,只想借此套出内情。

“事情差不多就是这样。”含含糊糊的答语,就不会活活被套进去,成为是非的传布者。

“不是这样。是他的儿子偷窃邻居的钱,邻居把前次被偷的珠宝也算在他身上。老王一气之下,才把他儿子送到派出所,控告邻居诬赖。”若是清清楚楚地陈述事实而对老王造成伤害,就必须考虑有否必要。

在某些场合,把事实说清楚,具有“教育”的功能。

但在某些场合,事实可能助长某些人的扭曲力量,清楚的陈述容易为有心人所利用,不如含含糊糊来得妥当。

中国人喜欢含含糊糊,如果有不同情况下正当而合理地运用这一处事技巧,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在我们的经验当中,有很多事情根本讲不清楚,也有很多事情越讲得清楚,问题越多。

我们的倾向好像是:大家含含糊糊,自己吃一点小亏也就算了。如果要说清楚,那就要说得清清楚楚,丝毫都不肯让步。

一切透明化,一切台面化,并不是不好,而是这种绝对化的结果,势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扰,甚至造成无谓的伤害。

“一切”都如此,不一定好;“一切”都如彼,也未必好。

合理地含含糊糊,实在比绝对不含含糊糊婆好得多。

不含含糊糊,很好。

绝对不含含糊糊,后果堪虞。

再举个例子。

中国人见面时,问人家“吃了没有?”“要到哪里去?”“近来如何?”

实际上大多和字面上的意义没有绝对的关系。换句话说,吃饱了没有和吃饭无关,到哪里去和地点无关,而近来如何,也和近况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中国人这样的寒喧语完全没有作用吗?

我们以中国人重实际、讲求实用的习性来推论,当然不可能如此。这些问候语除了有“问候”的用意之外,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

企图了解对方此时的心情究竟好不好,是不是适合沟通的好时机,以便进一步研判,应该怎样和他打交道才适合。

好汉不吃眼前亏,中国人不喜欢开门见山、有话直说,惟恐对方心情刚已不好,时机不对,徒然招惹无谓的困扰,害苦了自己不要紧,还要让人家背地里取笑,更加难过。

于是投石探路,产生这些不疼不痒的问候语。

问的人用“近来好吗”代替“你此刻心情好不好”。

答的人以”马马虎虎“来说明自己现在的心情,这样一问一答,看似含合糊糊,问的人却可以清楚地判断“在目前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才能够顺利地沟通下去”,目的既然达成,管他第一者怎么看法!

“吃饱了没有”相当于“你心情好吗”。

“还早得很,像你那么命好”表示“心情并不好”。

说“这件事不放在心里”的人,大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用“显然是自己人捣鬼”与“没有内贼”来对比,大家的反应,证明他心中已有所怀疑。

“还没有解决生的问题,何必急于了解死后的问题?”意思是“先把生的问题弄清楚,死的问题自然连带着会明白”。“生”和“死”是连贯的,并非对立。

总经理如果真的不相信李经理,就不会采取这种态度。他若是真的相信李经理,也不应该把影印的东西给他看。

总经理的意思已经相当明显,要李经理把被传发的事件好好向他报告,他才会放心。

说了老半人,不知道在说什么,多半是为了顾虑对方的面子。

现代职场人的苦恼是:“人家顾虑我们的面子,我们居然由于不知晓而不领情,反而怪对方说不清楚。”

必要时用“我真的没有说什么”来推托,并不是欺骗,而是“当对方反咬我一口时,我必须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我好心好意告诉他,他却反过来咬我,我当然否认当时所说的切,以“不义”同应“不仁”,为何不可?

对中国人来说,“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其实并无不同,可以说几乎完全一样。含含糊糊的事大家都清清楚楚,而清清楚楚的事大家也常常含含糊糊。

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讲求”应该含含糊糊的,必须含含糊糊。应该清清楚楚的,就要清清楚楚”呢?

中国人不但喜欢打听,而且精于此道。自古以来,有正史便有野史。

正史可以放心地裹贬,而野史也能够巧妙地说出另一番道理。

各人听各人的,各人相信各人的,不正符合多元化的需求吗?

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主要在公开场合必须慎重选用。

公开场合含含糊糊,让有兴趣或有关系的人各自去弄得清清楚楚,比较容易满足各种人的需要,同时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困扰或伤害。

公开在电视上说得清清楚楚,小孩子看了向大人发问,大人必须面对此一问题,和孩子共同研讨。若是说得含含糊糊,小孩子发问时,大人可以回答:“我也没有听懂他说些什么,含含糊糊,根本交代得不清楚。”口头上这么说,心里却相当满意:“幸亏你如此含糊,我才能避重就轻。”

含含糊糊绝对不是糊里糊涂,含含糊糊的“差不多”先生必须有“不能差太多”的把握,若是“笨得太多”,那就成为糊里糊涂了。

聪明难,糊涂更难,指的是含含糊糊而不是糊里糊涂。

好了,今天就和你先聊到这里。

我也一直专注职场个人发展一对一咨询服务,不讲空话,完全实战。

如有兴趣,可关注公众号【职场的学问与实践】后联系一宁交流

另外,我最近在读的几本书:

毛选、底层逻辑、大众哲学、马哲十讲等,有需要电子版的可关注公众号后领取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12月 16日 下午2:19
下一篇 2023年 12月 16日 下午2: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