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亿多年前,海洋为何突然充满了氧气?古生物学家们找到答案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植物光合作用离不开二氧化碳,人类生活则离不开氧气。可是你知道吗?地球上的氧含量,并非一开始就这么高。科学家们发现,5亿多年前,大气和海洋中的氧含量达到现在的60%以上。而在此之前,氧含量只有现在的1%。

地球上的氧含量是突然陡增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领导的中英合作团队找到了答案,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著名地球科学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

5亿多年前,海洋为何突然充满了氧气?古生物学家们找到答案

△研究团队成员

距今5亿多年前,氧气浓度突然暴增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我们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但是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身影。

“早期的地球极端缺氧,直到距今大约24亿年前后发生第一次大氧化事件。当时。大气中的氧气达到了现代大气氧含量的1%水平以上。”朱茂炎说,这次氧气突然增加,导致真核生物首次在地球上出现。

但奇怪的是,在随后长达十几亿年的时间内,大气中的氧含量一直没有明显增加。一直到距今5.8—5.2亿年前后发生第二次大氧化事件,大气中的氧含量才增加到现代大气氧含量的60%以上,以至于地球生命也因此开始变得繁荣起来。为何迟滞了近20亿年,氧气浓度突然激增?研究团队百思不得其解。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科学家们认为,5亿多年前的海洋中曾存在过一个超大规模的有机碳库。

“你可以把这个海洋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沼泽,里面含有大量以细菌为主的有机质颗粒,水体混浊并缺氧。”朱茂炎介绍,该碳库超过现代大洋溶解有机碳库1000倍以上。这些有机质颗粒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气,从而导致了大洋的长期缺氧并阻止了大气氧化的进一步增加。

5亿多年前,海洋为何突然充满了氧气?古生物学家们找到答案

△沼泽

大规模造山运动,揭示早期海洋“吸氧”过程

研究团队的任务,就是证明巨大海洋溶解有机碳库存在。

“溶解有机碳库模型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的Rothman于2003年提出的,该模型认为,5亿多年前的海洋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原核生物。这些微生物死亡后的有机质颗粒细小、沉降速率慢,在海水中不断积累形成一个巨大溶解有机碳库。”由于这种细小有机质颗粒易于氧化降解,大量消耗海水中氧气,从而导致了海水的长期缺氧和大气氧化的增加。

朱茂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由于早期的地球不可能提供足够的氧化剂来移除海洋中这一巨大的还原碳库,这一模型随后遭受到质疑。

直到2019年,研究团队提出,大规模造山运动可以导致原来海盆中形成的巨量蒸发盐矿物风化。“大约5亿多年前,陆地上发生了巨大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大量的硫酸盐。这些硫酸盐通过河流的搬运进入到海洋里。随后,它们跟海洋里的有机质颗粒发生了反应。这是一个增加氧气的过程,溶解有机碳库变小了,海洋随之氧化了。”

这一假说为溶解有机碳库模型面临的氧化剂来源这一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但是,该假说却缺乏具体的地质记录。

怎么办?研究团队奔赴湖北宜昌寻找证据。在这里,他们开展了详细的碳、氧、硫、铀、锶等多同位素体系分析。

5亿多年前,海洋为何突然充满了氧气?古生物学家们找到答案

△湖北宜昌南沱村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剖面的碳、硫、铀、锶同位素变化

5亿多年前,海洋为何突然充满了氧气?古生物学家们找到答案

△湖北宜昌相关地层剖面

对现代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启示意义

“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2019年提出的假说,即造山运动导致大量氧化剂进入到海洋里,并进一步导致早期海洋氧化。同时,为溶解有机碳库的存在是早期海洋彻底氧化的关键原因提供了直接证据。”朱茂炎说,这为地球大型复杂多细胞生命的快速演化奠定了基本条件。

5亿多年前,海洋为何突然充满了氧气?古生物学家们找到答案

△早期海洋

朱茂炎表示,这项研究对分析现代全球气候变化也有重要启示意义。“大气氧化之后,复杂动物大量出现,导致海洋有机碳库越来越小。海洋里的碳库一旦被吸收了,大气中的碳库就会减少,地球就会降温。反之,海洋里的碳库一旦释放到大气中,地球就升温了。我们一定要追踪大气和海洋碳库之间是怎么转换的。”

海洋中的溶解有机碳库究竟有多大?它的威力能持续多久?全球变暖是否与此有关?……朱茂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为了回答以上问题,古生物学家们正在开展相关研究。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10月 16日 上午11:50
下一篇 2023年 10月 16日 下午12:00

相关推荐

  • 用榴莲壳炖鸡汤,真的有营养吗

    Q:养生君,你好!最近榴莲上市,我买了几个回家,吃完后留下不少榴莲壳,我妈竟然说要拿去煮鸡汤,还说这样非常滋补。请问用榴莲壳炖鸡汤,真的滋补吗? 事实上,用榴莲壳炖鸡汤,确实是一道…

    2024年 1月 3日
  • 江西国家级旅游景点

    2023年5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全国共有318家5A景区,江西共有14家,分4次讲完,我们今天再欣赏最后4家,分别是: 11、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旅游区,评选时间…

    2023年 6月 14日
  • 晒蔫花卉如何能够挽救,草莓被太阳晒蔫了怎么挽救

    花卉萎蔫是最让养花者头疼的问题之一,其原因很多,如水、肥、光照掌握不好,温度不适应,遭受虫害等。对于一些怕晒太阳的植物来说,一定要注意防晒。 常见怕晒的植物有几种:绿萝是典型的喜阴…

    生活知识 2023年 7月 23日
  • 中国三大名马哪个最好,三河马中国3大名马之一

    各个马种都有自己的优势产地既是它最好的生存环境。也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它的优势,就像当年藏獒热的时候 很多人硬是把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藏獒带到平原养殖,既使活下来的也失去了它的一些特性与…

    2023年 5月 19日
  • 中秋送水果送几种比较好(中秋一大早摆水果在哪个方位)

    眼瞅着又到了一年“花好月圆”之时;除了团聚相守之外,这几天最热闹的就要数超市或各个礼品商店了;中秋向来讲究送礼;尤其是父母长辈,或是领导等等;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带些礼品相互到访; 而…

    2023年 4月 18日
  • 早上好的问候美句简短

    问候是春风,吹拂温暖了你的心田,情谊无限。是春天的细雨,浇灌生命的甘露,快乐无限。是鲜花的甜蕊,使生活幸福美满,甜美无限。早上好,愿你喜悦无限! 直到有一天,当我发现我们都已经渐渐…

    2023年 3月 1日
  • 冬至南方人吃饺子还是汤圆,冬至到底是吃饺子还是汤圆啊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自古以来,中国传统节日冬至的地位不亚于春节,冬至这一天,也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但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南北方人在冬至这一天的饮食习俗…

    2023年 7月 21日
  • 蘑菇食用指南(海鲜蘑菇食用方法)

    正当初夏,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场雨后,草坪里、树根旁往往就会冒出不少蘑菇,那么哪些蘑菇是可食用的,哪些又是有毒的呢? 先看看最常见的狗尿苔吧。这种菌学名叫晶粒鬼伞,在树根和潮…

    2023年 8月 13日
  • 暖宝宝可以带上飞机吗重庆机场(兰州机场暖宝宝可以上飞机吗)

    重庆商报讯 不久前,市民张小姐带着20片暖宝宝顺利通过重庆机场安检,随后乘飞机抵达兰州。昨日,当张小姐准备在兰州机场坐飞机去张掖时,却被兰州机场安检人员没收了10片暖宝宝,并称张小…

    生活知识 2023年 6月 1日
  • 物流的定义是什么,它具有哪些功能

    物流概念 物流(英文名称:logistics)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对商品、服务消费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

    2023年 7月 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