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有句俗话:“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广东人喜欢煲汤的习惯由来已久,菇类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煲汤料,临床上不少患者都问我平时能不能吃点菇,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常见菇类的食用注意事项。
我国古代把蘑菇称为蕈、茸、荪、莪、菇等。在春秋战国和秦朝时代,人们已认识到蘑菇的生长环境并开始大量食用,秦汉之后,食菌之风日渐兴盛,甚至把菇类称为 “山珍”。
01
香菇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其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香气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
中医学认为,香菇性平,味甘,归肝、胃经,具有扶正补虚、健脾开胃、祛风透疹的功效。
■ 扶正补虚
古代医籍记载香菇能扶正补虚,如《本草求真》“中虚服之有益”。其实,论补气的能力,香菇不及人参、黄芪、党参等品,论补血之力,香菇也不及红枣、生地、当归等品。
那为什么说香菇扶正补虚呢?那是因为它丰富的营养价值,香菇的蛋白质含量约为 35%~40%, 而且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成分同肉、 奶、 蛋的蛋白质成分十分相似,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食用香菇能补充人体的营养,从而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这就是中医学讲的“正气”。
■ 健脾开胃
都说香菇健脾养胃,其实香菇最突出的功效还是开胃,适合胃口不好的人食用,因其浓郁的香气以及鲜美的味道有助于增加食欲。香菇还有“天然调味料”的称号,不少人甚至利用香菇的提味作用,把香菇磨粉当味精、鸡精使用。
■ 祛风透疹
香菇属于中医学的发物,所谓的发就是透发,像香菜一样,它能祛风透疹,适合于急性病如麻疹透发不畅者使用,能将里邪透出体外,促进外感热病的痊愈。而像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等皮肤病患者尽量少吃,因为这类慢性皮肤病患者正气多虚、腠理疏松,食用香菇类发物反而容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
香菇如何挑选?
- 看:菇肉厚实,菇面平滑,大小均匀,菇褶紧实细白,菇柄短而粗壮,边缘内卷、肥厚,色泽黄褐或黑褐的为好,好菇面还会稍带白霜。
- 闻:具有浓郁的、特有的香菇香气。无香味,或有其他怪味、霉味的品质就差。
- 摸:干香菇要干燥才能便于储存。但不能太干,一捏就碎的品质也不好。
02
猴头菇
俗话说:“宁负千石粟,不负猴头羹”。这句话说明了猴头菇是一种稀少且名贵的食用菌,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猴头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美誉。
中医学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归脾、胃、心经,具有健胃消食、安神益智等功效,适用于脾虚纳差,食积不消,脘腹胀满,失眠多梦。
■ 健胃消食
“猴头菇饼干”、“猴头菇口服液”等健脾养胃的保健品想必大家耳熟能详。确实,猴头菇具有良好的健运脾胃、消食导滞功效,适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下降、饮食积滞者。
■ 安神益智
猴头菇入心经,有安神益智的功效,搭配龙眼肉、莲子等养心安神的药材,适用于用脑过度、心神不宁、健忘失眠者。
猴头菇如何挑选?
猴头菇新鲜时呈白色;干制后呈褐色或金黄色。其质优者为形体完整无缺、茸毛齐全、体大、色泽金黄色者。
菇类的食用注意事项
1、不少菇类偏凉,香菇、猴头菇虽性平,脾胃虚寒者最好搭配生姜等温中祛寒之品。
2、菇类的粗纤维较多,对于脾胃气虚的人,过量食用会难以消化吸收,损伤脾胃,因此,不妨加点黄芪、党参等健脾补气的药材。
3、菇类的膳食纤维十分丰富,食用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腹泻者不宜过食。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