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到动物园游玩、开眼界,见识一下平时生活中见不到的野生动物。一到过周末、节假日,动物园里大多都是家长们带着小朋友去看老虎、狮子、大象、犀牛等等。
小朋友们顶着大太阳,精力旺盛地跑来跑去。看见大老虎大狮子非常兴奋,隔着玻璃围栏向它们打招呼。
但是家长们在带着小朋友看这些动物的时候,是不是总能听到小朋友们这样问:“为什么大老虎一直在转圈圈?为什么犀牛一动不动的?为什么大狗熊一直在墙边坐着张着嘴巴?小鹿是不是很喜欢我,我一伸手它们就过来了。为什么大象一直在摇头?这个围栏这么低,大象不会跑出来吗?”
小朋友们有这个疑惑,其实大多数游客都有。我们在逛动物园的时候常能听到有人说“别看了,没啥意思。”可是动物园里有那么多国家保护级别的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为什么会没意思呢?
这就要说到养在动物园里的动物们刻板行为和游客投喂现象了。什么是动物的刻板行为?动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游客可以投喂动物园的动物吗?看完这篇文章,下次带小朋友去动物园的时候,就可以为小朋友解答疑惑啦!
动物园里的动物刻板行为和游客投喂有多么普遍?
家长们有没有发现,小朋友们一开始看到老虎狮子居然那么大,它们走几步就能让小朋友感到非常惊奇,但是一会发现老虎就是一直在转圈圈的时候,就觉得没有意思了。去看大象,又发现大象好大,隔着高高的围栏扔进去食物给大象,看见大象吃了就会非常开心。
过一会又去看棕熊,发现棕熊一直坐在墙边张着嘴等人们投喂。它们不跑也不玩,马上又觉得没有意思,去看其他动物。
其实老虎转圈圈,大象一直摇头晃脑,豹子来回踱步,这都属于动物刻板行为。动物的刻板行为,就是由于动物在一个地方关的时间太长了,所处的环境不能让动物的天性得到释放,就会表现出一直重复某个动作。
这种动物刻板行为现象,在国内绝大部分的动物园都会出现。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 动物园场地小,不能分给每一只动物足够大的场地;
- 资金不足,打造不了完全符合不同动物习性的不同环境;
- 动物园定点定量喂食,太过规律,导致动物对周围环境失去兴趣
- 陌生的环境给动物带来焦虑,需要这种方式去缓解。但如果长时间焦虑,就会演变成心理障碍。
为什么说这种行为在国内动物园非常普遍,这要说起国内动物园的起源。国内的动物园,在50年代到70年代,只是当时修建的人民公园这样娱乐场地的附属。人们把一些野生动物安排在一个角落里供人们观看,人们认为这些动物就是用来娱乐的。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展示动物的地方被迫逼到郊区,从公园的附属变成独立的动物园。但是人们的思想并没有那么快转变,为了让动物园能吸引更多的人,里边就圈养了更多的动物,开阔了更大的场地。
但是在打造符合动物天性的环境上,我国的动物园还差得远。
动物园里另外一大现象,就是游客投喂。不管到哪个动物园,我们都能看到游客自带白菜苹果小饼干,只要围栏不够高,游客就有办法把食物投进去。
而游客一边投喂,一边的大喇叭还在一直喊着:请不要投喂动物,谢谢配合。一边的牌子上也有各种温馨提示,不要喂食这种动物哪种食物,否则动物会生病。
投喂现象简直太普遍了,隔着高高的围栏,人们把胡萝卜投进去喂大象。看到天鹅,人们把白菜扔到水里,甚至还有喂小饼干的。棕熊在下面张嘴接着人们投给他的苹果,人们还要“精准投喂”,直接投到棕熊的嘴里。小鹿在围栏边上看着人们,人们摘下树叶递到小鹿嘴边。
还好游客们还是比较克制,没有直接把自己带的食物扔到满地都是。
可以这样说,在大部分动物园,只要游客手中有食物,绝大部分游客都会将手里的食物喂给向自己表达善意的动物们。但是我们细想一下,我们应不应该投喂动物园里的动物?投喂行为对动物有什么影响?
游客投喂动物的行为到底是好是坏
游客们有时候就是因为动物太可爱了忍不住想喂,有时候是想吸引动物的注意力,选择了投喂动物这一方式。但是一想到应不应该投喂野生动物,大概所有人潜意识里都是知道不应该投喂的。
为什么游客不应该投喂动物园里的动物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每一种动物的食性都不同,而游客带到动物园的大部分都是苹果白菜面包这种水果零食类,首先零食类就是不适合水禽类吃的,其它动物不能吃的食物也都需要注意,否则这些动物很可能就会生病。
其次,动物园里的动物本来有专人饲养,食物是经过搭配的。而游客喂食容易将它们的胃口“养叼”,也就是变得挑食,这很不利于动物的健康。
还有就是,游客投喂行为会让聪明的动物记住,在这个地方,只有我做几个动作,就有人类给我东西吃。这会让有些动物一天都待在这个地方,逐渐减少了其他的活动,这很不利于动物天性的保持。
而我们去动物园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看看这些动物长什么样子吗?当然不是,我们更要观察它们的行为。让小朋友们观察到,原来豹子平时是这样捕食的,原来大象是这样洗澡的,原来孔雀的叫声是这样的,而不是原来我给它们食物,它们就会过来看看我。
但是我们也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游客投喂这一现象。
第一,这是人们亲近自然,对动物心怀善意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更容易被小朋友感觉到,让小朋友知道动物是可亲可爱的,是可以和人们和谐相处的。这种想法早早地种在小朋友们的脑子里,社会上以后虐待动物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第二,动物的社会化。我们知道很多野生动物即便是人工饲养在动物园,也是野性十足,具有攻击性。增加人们与动物的互动,让动物感受到人们的善意,可以很好地让动物融入社会,减少对人类的攻击性。
而由游客投喂这一现象衍生出来的园区内售卖动物饲料,这样的产业活动一方面减少了游客随意投喂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园区的收入,可以让园区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环境的建设中。
那么如果在动物园要以投喂的方式增加动物与人的互动,我们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动物园方和游客对投喂动物应该注意些什么
我们对待野生动物,不管采取什么行为,最根本的都应该是保护动物的天性和生存繁衍的同时,能够让它们与人类和谐相处。动物投喂这一现象有好有坏,只不过目前看来是弊大于利的。
人们也总有一种“逆反心理”,“你不让我喂,那我就喂它点东西吃,看它能吃坏了不。”或者是侥幸心理,“那么多人都喂,我就喂一点。再说它这么想吃,我喂了也没问题。”
很多人都是基于这种心理下,才会在循环的大喇叭喊话“不要投喂动物”的情况下,拿自己带的食物去喂这些动物。
那么既然这种方法不奏效,园方可以尝试这些方法:
1.提醒人们不要投喂野生动物,同时安排专门的讲解员讲解这种动物的饮食习性,生活习惯;
2.设立专门的地点售卖园区搭配好的动物饲料,让游客们知道可以喂,但只能喂园区的科学配方。同时规定一位游客只能买多少,一天只能出售多少,避免游客过多喂食的状况;
3.设立与动物互动体验区,在动物体验区里安排专人进行指导,与动物玩耍喂食。
而作为游客,该做些什么呢?
- 不要随意喂食动物,听从园区指示牌的建议;
- 规劝身边人也不要投喂,尤其是零食这种对大多数动物身体都有害的食物;
- 与动物互动时,保护好自身安全。
- 一定要看好小朋友,照顾小朋友的安全,也不要让小朋友尖叫,否则可能会让动物情绪激动。
怎样在游客投喂和动物身体健康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又对动物的身心发展有益,同时也能完善动物园的管理。这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现在动物园不只是为了娱乐,更多地是为了让人们了解自然环境下的野生动物,同时保护一些物种生存面临危险的物种。人们去动物园可以与动物互动,但要在不干涉动物正常生活的条件下互动,这样才是人们对动物们更大的善意。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