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愈加频繁,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不断做细做实,相关政策相继出台,“房住不炒”、“三稳”的主基调也在持续深化。政策传导压力下,投资者对于房地产板块的热情受到了影响,板块走势近年也一直处于波动下行状态。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在房企发布中期业绩、政策调控、部分房企信用风险暴露等多方面的影响下,波动的更为厉害。虽然调控力度持续加码,但清晰可见的政策趋势是,国家始终坚持把推动房地产行业向长期、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摆在重要位置。
(数据来源:Choice)
根据此前央行官网披露,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9月24日召开了今年第三季度例会,会上提出了房地产市场的“两个维护”,即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值得一提的是,这是12年以来央行首次提及有关“房地产”的内容,进一步的表明了国家引导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的决心。
在此背景下,市场多数观点指出在当前市场持续冷却环境下,后续政策有望迎来边际放缓,缓解前期过度悲观的市场预期。而伴随行业出清,回归理性,经营稳健、财务面夯实的房企有望迎来利润率回升及市场份额增加的双重机遇。基于此可重点关注低估值的一二线龙头,笔者留意到阳光城,目前公司动态市盈率仅约为3倍,与同梯队房企存在一定差距,下面一同来看看公司的发展情况和投资机会。
保持稳定的销售节奏,推动业绩增长
从当前销售市场的角度来看,由于房住不炒等政策基调持续加力,多数房企都面临着销售预期下降的问题,销售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对于大部分房企来说,把控住开发项目的品质,加大品牌影响力,提高销售和回款的速度才能保障自身发展。
而从销售情况这点来说,即便是面对调控压力,阳光城还是占据了头部房企的先天优势,保持着稳定的销售节奏。
回顾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成绩单,阳光城实现销售金额1013亿元,同比上升 12.6%,位列克而瑞销售榜单第19;并已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 46%。同时,阳光城实现销售面积 628 万㎡,同比下降 13.7%;销售均价为 1.6 万元/㎡,同比提升 30%,整体销售均价显著提升,其中销售金额的增长主要来自长三角区域。
在销售回款方面,中金公司统计表示,2021年上半年阳光城的销售回款率为85%,比2020年上半年提高了5%。
据悉,阳光城高度履行“品质树标杆”战略,重视品质提升对增加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阳光城继续加大对绿色、科技建筑的研发,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已在全国落地96座“绿色智慧家”项目,为超10万户家庭带来绿色智慧的生活方式,用绿色科技助力客户提升生活品质。此外,阳光城在品质提升工程成效持续显著,不断助力提升交付品质,根据半年报数据,今年上半年公司共完成 67个项目交付,实现品质交付45个,品质交付达成率高达67%。
(阳光城“绿色智慧家2.0”)
另一方面,金九和黄金周的楼市惨淡收场,但阳光城九月的销售成绩反而乐观。根据中指研究院房企销售业绩统计数据显示,阳光城1-9月销售额为1539亿元,当月排第17名,同比增长4.4%。同时注意到,今年九月,在全口径前50中有21家房企9月单月业绩环比上升,而阳光城9月单月销售业绩高达209.9亿元,销售目标完成率达70%,是唯一一家同比环比双增的企业。
此外,根据阳光城此前8月发布的经营公告所展示的各区域的销售占比情况,今年前8月,阳光城在长三角实现销售528.55亿元,大福建为177.55亿元,内地为414.15亿元,珠三角及京津冀为155.83亿元及53.03亿元。
图表:2021年1-8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大区分布(亿元)
来源:公司官网,格隆汇整理
不难发现,得益于阳光城全国化布局战略的较早落地,其大福建、长三角交替成为了业绩的主要贡献区域,且珠三角的布局红利也开始显现,并逐步拉高平均销售单价;同时,阳光城旗下品质项目打造的品质IP化,帮助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助力提高公司产品去化率,并不断为其业绩增长夯实基础。
债务结构持续优化,回购票据降低信用风险
当前房企的债务问题越来越被国家重视,“三道红线”政策的出台也表明了房企融资监管力度的加大,驱动行业降杠杆。受经营模式所致,房企通常会有高额负债,许多开发商通常会采取发新债还旧债的模式。但受融资收紧的影响,房企发债愈发不易,同时在长效调控机制的作用下,房价的降低以及销售端的不景气也影响了房企的资金回笼。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也加速了房企的风险暴露,由此我们也看到近期不少房企面临着债务违约的风险,头部房企也不例外。数据显示,今年已经有10余家房企出现违约情况。截至9月27日,房企累计违约金额达到了467.5亿元,同期增长了159%。
笔者留意到,阳光城在近期多次回购了美元债。根据公司公告,阳光城在9月份累计回购了3100万美元的境外债券。在政府监管力度加码、市场融资端收紧的情况下,多次的回购不仅表明了公司现金流充裕,经营情况的良好,也体现了公司在持续优化债务结构、融资成本,提抗风险能力。基于此,公司信用风险的降低也有助于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阳光城9月票据回购统计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格隆汇整理)
同时,结合阳光城的中期财报也能看出公司的财务基本面在持续优化。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的净负债率降至93.84%,现金短债比也达到了1.53倍,有息负债规模为953.2亿元,较2020年末下降了10.11%。可以看到,公司今年依旧在持续降负债,优化债务结构。并且公司也表示在巩固成果的同时也会持续改善财务品质。
而优良的财务表现也得到了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认可。9月份,惠誉确认阳光城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B+”,展望“稳定”;同时确认了公司高级无抵押评级为“B+”,回收率评级为“RR4”。惠誉指出,自2018年以来,阳光城的管理层正履行其降低杠杆率的承诺。该公司的杠杆率(净债务(包括担保额)/调整后库存)从2020年的56%改善至2021年上半年的54%。惠誉也表示,考虑到公司具备充足且优质的土储资源,未来将会有动力和能力将杠杆率降至50%以下。机构的认可也更加表明了公司目前的债务风险较低,为未来持续稳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拿地聚焦成本控制,保障未来盈利空间
土储开拓方面,房企表现趋向于稳健拿地,高价拿地时代基本告一段落。从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的土拍成交结果看,土地溢价率已得到明显的控制,房企拿地需求和意愿都出现大幅度下降,且由于融资端受限,房企拿地积极性不高。
对此,笔者留意到阳光城今年的土储情况,根据2021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阳光城土地储备总规模为4400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预计未来可售货值占比75.52%,累计成本地价4,118.63元/平方米,可支持约2年以上的房地产销售需求。这说明公司总土储保持合理规模,土地储备充沛且多元,项目资质良好,变现能力强。
同时注意到,2021年1-8月,阳光城新增土地建筑面积为554.41万平方米,总对价295.09亿元,权益对价196.99亿元,平均地价5,323元/平方米。公司拿地多元化,拿地能级涵盖一二线和非一二线,土地性质包含商住、商办和住宅。
在拿地方式上,阳光城通过招拍挂、收并购、一级土地整理、旧改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资布局,有效地降低外部风险因素并降低拿地成本,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根据公司发布的经营公告,今年7月和8月,阳光城共新获3个土地项目,新增计容面积共计125.24万平方米,项目区域为上海、浙江、广州等一线城市。
图表:新增土储项目情况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