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伊始,在出行、游乐、完成作业和兴趣班之余,孩子们是否还有其他的假期计划?在协助孩子平安、快乐、有意义地度过假期之余,家长们是否也为孩子考量了其他安排?近日,记者在一场亲子阅读分享会上,再次采访到啊呜胖妈科普育儿组织联合创始人、吉林大学青年教师周昕。这次她特别谈到了关于科普阅读方面的相关见解,并号召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利用假期生活,好好来一场探索科普之美的亲子阅读之旅。
在全民阅读的火热氛围中,读书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儿童阅读更是得到了全社会的空前关注和重视。谈到选择科普阅读选题的原因,周昕直言:“我孩子的年龄到了!”在进行过详细而全面的查阅,深入而严谨的思考,并结合自身亲子阅读教育中的一些经验后,她总结出自己的见解分享给其他家长。
为什么要科普?有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把这些知识普通化?为啥要让孩子了解这些呢?为什么一定要知道?为什么会下雨?会下雨的认知,对孩子有什么作用呢?
在抛出一连串问题后,周昕开始慢条斯理地道出她的看法:“求知欲也就是好奇,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我们这些科普,其实是满足孩子一种本能的欲望。不要以为这么高远的事情,和孩子就没关系。其实科普就是给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种子,种下一颗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终身的种子。为了满足孩子本能的欲望,我们需要科普。种下了这颗种子,种子又怎么发芽呢?就是我们刚刚说到的正确的认知。”
幼儿的思维是如何发展的?周昕表示,思维被大体分为三种——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直观行动思维是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简单来说就是看到什么、想干什么。具体形象思维,就是常说的形象思维、具象思维,形象思维的具体表现可以体现为颜色、物品的分类及各种日常活动,“就是孩子对获得的信息进行了粗加工。”周昕补充说。最难的是抽象思维,就是透过事物表象追究其本质的过程,这个里面最重要的是逻辑,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
“我们刚刚说到的认知,其实是思维发展的一种衡量。这种思维的发展是靠什么推动的呢?”周昕认为,是知识结构的完善。知识结构的完善,靠知识的堆积。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取的,学习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经验。简单来说,关于“雨”的知识,看到雨是一种经验,摸到是一种,尝到是一种,了解雨的各种本质、成因、过程也是一种。那么孩子看到、摸到、尝到、接触的是雨的表象,而雨的构成是本质。“那么科普的意义来了,从广度上,扩大了对事物表象的了解,孩子除了经历过的雨,还可以去了解没经历过的雨。从深度上,补充了,与表象相对应的本质,用中国古典思想来讲叫‘知行合一’。”周昕说。
科普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但不仅仅是满足求知欲,是在帮孩子构建知识架构,完成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周昕建议广大家长,回头去想想陪孩子看过的科普,多个角度地讲述,其实就是对知识架构的补充。
面对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宝宝,难道必须成为万能妈妈吗?周昕表示,不需要一味地回答问题,而是需要更麻烦地去陪孩子一起去探索。而且,随着知识更新的加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孩子知识,不如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探索、思考、总结、联想,随着思维的发展,这个知识就会不停地长大。”周昕补充说:“所有的科普都在拼命地把自己打扮得又好看又好玩。除了容易接受,大家有没有发现,所有优秀的科普读物都在有意识地把科学和艺术进行有机结合。这是因为科普和艺术是人类智力的两个方向,因为这也是一颗种子,科学之美,探索之美,美的教育是会影响孩子三观的建立的。”
最后,周昕建议科普读物要由简入深,多选择主题鲜明的小套系,而非通识性百科全书大部头。同时,她希望广大家长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在意孩子学会了什么知识点,要享受科普的过程,“科普之美在于主动的探索,而非被动的接受。满足求知欲的快乐、探索的激情和美的享受,才是科普的真正意义。” (马璐)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