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深圳晚报》姚贝娜的报道让媒体又收获了一个“秃鹫”的外号。当然对姚案中的媒介伦理问题,这种形容方式还有失偏颇;不过在刺猬君今天要推荐的这部电影——《千钧一刻》中,媒体们却是不折不扣的嗜血秃鹫。
刺猬公社出品,必属原创,严禁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by 苏天翱
摄于2001年的《千钧一刻》在豆瓣的评分并不高,甚至还有点难看——6.8——较于其他常被奉为经典的老片,这部名字就缺乏吸引力的电影确实有些不招人待见。虽然此片在逻辑和剧情上存在漏洞,但片子本身的选题与角色表演都可圈可点,尤其是它强大的演员阵容:男一号是主演过《美国往事》的罗伯特·德罗尼,男二号则是主演过《拯救大兵瑞恩》的爱德华·伯恩斯,至于配角,更是全明星阵容。
综合来讲,这部片子的剧情及表演即便放在今天也绝对值回票价——动作、惊悚、悬疑还有对社会的深度思考都可圈可点,只是达不到“神作”的标准;外加几位主演除了德罗尼老爷子当年都还是小咖,评分低一点在所难免,不过列入春日观影名册还是够资格了。
罗伯特·德罗尼
6.8分的电影和7.5分的剧情
片子的主线剧情并不复杂:两个东欧人为了索要从前抢劫的赃物,来到美国寻找旧日同伙。谁料老伙计光是安家立业就把钱花光了,不过所谓“家业”,其实也就是一层小公寓,自己还干着水管工的活儿。拿不出钱的哥们表示大家兄弟一场,你们替我瞒住消息坐牢这么久我肯定帮你俩找个工作,你看修水管还不错是吧……然后,没有然后了……反派们团灭了老伙计全家,却不巧被一个黑户移民女孩目睹了作案全过程,然后女孩虽然险象逃生却还是被追查到了踪迹——此后,就是丧病杀手和警方周旋,期间夹杂若干儿女情长的剧情轨道了。
当年落荒而逃的小女生,后来霸气外露的女军官
但在这个略有点俗套的剧情主轴之中,媒体角色的加入,让剧本从老式的警匪片变成了颇具现实意义的剧情片。从开篇起,反二那个有点孩子气的俄罗斯大汉就乐此不疲地用摄影机拍个不停,而伴随着剧情的一点点推进,片中开始不断加入各式媒体元素:旅馆里让乱伦父亲向儿子下跪道歉的恶俗节目,男一Eddie(德罗尼饰演)作为“明星警察”的媒体红人身份,各单位之间为了记者发布会而生发出的隔阂猜忌等等。
反二是个自拍狂魔,片中最重要的线索之一就是他手中的摄影机
媒体为了收视率和独家无所不用其极,整个社会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各式噱头创作的节目,随着剧情深入,两位凶手逐渐摸索出媒体的力量。当眼球效应、明星光环被锁定到杀人恶魔时,嗜血的媒体们义无反顾地在良知与道义面前选择了收视率,而悲剧,也就从此开始了。
嗜血秃鹫,病态杀手还是无情工具?
电影最大的亮点在于对美国梦和其体制的批判,而片中的媒体尽管不是最终元凶,但却因为嗜血的天性而成为作恶者的帮手,甚至这种援助并非是媒体被无意间的利用:媒体会为了拿到15分钟的死亡录像,想尽办法帮罪犯开脱;案犯入狱后,迎来了媒体纷涌而至的电影、出版邀约;节目制作人Robert与警察Eddie所谓的挚友关系也不过是媒体与名人的互相利用;公义、社会责任都是虚妄,媒体为了收视率,用前一个当家红人的死亡事迹来捧红下一位媒体明星也并无不可……
电影塑造的媒体形象无疑是不折不扣的嗜血秃鹫,为了收视率的鲜肉甚至可以啄食自己同伴的尸体,但若仅仅是对媒体伦理的大肆鞭挞,这部片子的意义也就仅限于讽刺的表象了——对喂食秃鹫的围观者群体的思考,是这部片子隐藏的支线剧情。
左为Eddile,右为制作人Robert,由Eddile的搭档把罪犯骗出来以便Eddile在镜头前将其缉拿
片中Eddie俨然是整个城市的救世主,连出警都有摄影机跟随拍摄。他屡屡登上报纸头条和杂志封面,享受着“名人”光环,同时也在有意识地利用这种效应:“也许你不看电视,但全世界都在看,我在这个城市里的小小名气以及荣誉会给我的工作带来更多方便。”这是Eddie同男二解释他与媒体的关系时的一段话,这段话也代表了整个警界的主流意见——从案件侦破略有进展时,几家单位争夺在记者发布会上发言的机会就不难看出,他们也在心安理得地享用媒体带来的名气与财富,媒体这只秃鹫在警方看来不过是捕食工具罢了,只是他们忘记,自己的肉体也一样是这种猛禽的食物。
反思:那些“无辜”的围观者们
也许并非所有人都是麻木的大多数,指责媒体无底线,要求改变节目内容的声音在片中反复出现。女主管同节目制作人Robert有过关于改变节目内容风格的争论:
R:没用的,这无法提高收视率。
主管:你在建议什么?Robert,制造不幸新闻?
R:是他们让我这么做的!我们是小媒体,他们选择接受粗暴的素材。
主管:注意,新闻网络已经发生改变了,那些评论家、母亲、议员们都在嚷着什么黄金时段的暴力问题,我们必须改变我们报道的内容与形式。
R:好,你要改变报道形式,但他们最后要播出的,还是那些有收视价值的,他们跟我一样要求收视率。有流血才能领先。
饰演Robert的凯尔塞·格拉玛五次获得艾美奖,他塑造的电视制作人冷血无情,对媒体人的一切指责在他身上都得到了最好的印证。但其实,当我们站在Robert的视角来看,他不过是把事情做得最直接的一位而已,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出于份内之事的需求而必须为之,守望者的属性让他们必须选择冷漠和客观,而嗜血的习性也许从那些沉默的看客用鲜肉喂食他的一刻就已经注定。
“他们”也许有过指责,但那不过是吃饱喝足之后的一点点小小反抗,“嘴上说着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嘛”。如此看来,Robert片花里节目的自述,倒不是对媒体的讽刺,而是一个无血无肉的机器对它的主人的告白。
夜间的守望者,白天的嗜血鬼。也许那只秃鹫,本可以当只鸽子的。
完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