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布衣,浮世生涯
诗词的美丽是永恒的,像亿万年动听如初的雨声。
诗词的美丽是永恒的,像夕阳西下的晚景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秦淮河畔
秦淮河畔,活色生香,脂粉凝香。金陵城墙,旧影残光,斑驳陆离,梳理时光的扉页,谁还能清晰的看到千年之前的粉黛颜色和纸醉金迷?
烟笼寒水月笼沙,在光阴中静静流淌着的秦淮河,自古以来是不寂寞的。六朝金粉,繁华奢丽,文人墨客纷纷宿醉于此,听歌女琴弦上的靡靡之音,看舞姬的身影翩翩起舞。
夜半月清时,江水上,画舫依旧灯火辉煌,伊人在灯火阑珊处,依窗轻笑,蛾眉粉黛,满眼柔情。那水巷里的青石小路,苔藓被雨水打湿,是谁撑着油纸伞,提裙敛步,悠然的行至到小石桥上,双眉微醺,像是寂寥的秋天里,那一抹清愁。
秦淮河畔的女子
如今的秦淮河,多了许多现代的气息,千年前的六朝记忆正慢慢的被湮灭。只能从些许的诗词中,依稀能看到千年前的秦淮河畔:
梨花似血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汝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桨声中,灯影后,曾经的秦淮八艳神韵依旧,董小宛、李香君、陈圆圆、柳如是、马湘兰、顾横波、卞玉京、寇白门,一个个名字依旧在金陵旧梦中,翩翩起舞,踏风而来。
如今,乌衣巷依旧矗立在那里,夫子庙依旧香火鼎盛,可是有些意境,有些风月,早已经随着千年的时光逝去。
黄昏中的夫子庙河畔
千年前的秦淮河畔,何其悠远繁华,文人骚客和歌妓莫不留恋于画舫之中,弹琴唱曲,吟诗作画,纵情风月,夜夜灯火通明。文人雅士,谁不爱这销魂蚀骨之地?
杜牧夜泊秦淮河畔,紧邻酒家,听到了飘洒出来的阵阵歌声,歌女所唱的曲子,正是南陈后主的亡国之曲《玉树后庭花》。刘禹锡在他的组诗《金陵五题-台城》中也提到了此曲: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这首曲子是南朝后主为他的宠妃张丽华而写的。
南朝后主为张丽华写了《玉树后庭花》
当年隋军攻入皇城之时,陈后主依旧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日日与张丽华游戏后宫,最后曲终人散,国破家亡。因此《玉树后庭花》被称作为亡国之曲,和绝世美女张丽华一起,在历史上留下了清晰的一笔胭脂色。
张丽华生在一个穷苦人的家庭,貌美如花,被父母送入宫中,虽然才十多岁,却也是出水芙蓉,美的不可方物,后被还没有当皇帝的陈叔宝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丽华越来越明艳动人,也终于嫁给了陈叔宝。后来张丽华生下一子,虽然出身低微,但母凭子归,在陈叔宝继位以后被封为贵妃。
陈叔宝和南唐后主李煜一样,也是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皇帝,也喜欢诗词歌赋,喜欢轻歌曼舞,更喜欢明艳动人的张丽华。陈叔宝对张丽华的喜欢和信任,从陈叔陵叛乱一事上就可以看出来,陈叔宝被陈叔陵伤了之后,除了张丽华,陈叔宝不许任何人在自己身边。
江山美人今何在?
能让陈叔宝如此信任和喜欢,张丽华靠的不仅仅是美貌。她还是个颇有心机的人,懂得察言观色,能够找对时间点讨好陈叔宝。不仅如此,张丽华的记忆力超群,陈叔宝不善于处理政务,就把张丽华抱到自己膝盖上,让她帮自己批阅奏折。
陈叔宝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写诗词却有一定的水平,他专门为张丽华写了一首《玉树后庭花》,拱美人吟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陈叔宝和张丽华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在后宫中寻欢作乐,国家日益衰败。杨广带领隋军攻入皇宫的时候,陈叔宝才慌忙带着张丽华和孔妃躲入花园中的一口枯井之中。隋军搜遍皇宫,最后还是找到了他们。
最后放下箩筐把他们拉了上来。传说由于井口太小,三人爬出来的时候,张丽华的胭脂蹭在了井口上,后来这口井就被称为胭脂井。
胭脂井的由来。
时隔多年,张丽华的美丽和她所唱的《玉树后庭花》一直经久不衰。到了晚唐,统治者昏庸无能,朝廷佞臣当道,一日不如一日,和当年的南陈很像。
恰巧在这个时候,酒家里传来了《玉树后庭花》的歌声,杜牧马上就想到了陈后主亡国之事,痛心不已。可惜自己是一介文人,无力回天,只能将心中的无奈和悲凉寄予笔墨之中。
秦淮犹在,家国何处寻?人们夜夜笙箫,早已忘记了家国情怀,沉浸在纸醉金迷里醉生梦死。只有在歌妓的婉转的歌声中,在舞姬的曼妙身影后,在河上的脂粉余香中,依稀空留这昔日的残存的旧梦。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