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冠的歌曲大全(品冠苏东坡)

行香子·述怀

宋·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久坐无事,乐尽天真

在花间沉醉,享受闲暇时刻

900多年前,一代词人苏轼

咏出“不如做一个‘闲人’”的愿望

而纵观苏轼的一生

这首词或许并不是他的本意

用如今的话来说

作者看似与世无争

实则“拼”尽了全力

与苏轼“同频”的闲逸之气

苏轼多年为民效力

但林林总总的挫折

曾一度让苏轼备受打击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他把这些烦恼

流于纸笔,写成诗篇

悲叹自己何时

才能摆脱这样营营役役的生活

一起在品冠治愈的歌声中,感受苏轼的“生活美学”

在经历了纷杂后

他选择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在简单质朴的生活中

探索人生的乐趣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在词里

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

表达他最向往的活法

不管现实处境

依然闲观山水淡看月

这也是传唱人品冠

追求的生活状态

品冠祖籍在广东

出生于马来西亚

至今他仍觉得庆幸的是

当初父亲让他读华语小学

也是从那时起

他开始接触传统诗词

后来有一次

品冠到厦门鼓浪屿

的一所小学里

教孩子们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也是通过那次机会

他开始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

淡看风雨,笑迎坎坷

品冠向往的惬意生活

与苏轼词中的人生态度

产生了合鸣

在《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的舞台上

经典传唱人品冠

吟唱起与900多年前的苏轼

“同频”的闲逸之气

一起在品冠治愈的歌声中,感受苏轼的“生活美学”

编曲运用现代音乐

与民族乐器相结合的方式

舞台上美酒盈樽,琴棋相竞

一时仰望长空,令人遐想无穷

伴随着品冠温暖的演唱

一幅清风明月、疏阔淡然的画卷

徐徐展开——

夜气清新,月光皎洁如银

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对月

人生好似白驹过隙,电光石火

有琴可弹,有酒可饮

赏玩山水,也就足够

一个口是心非的“闲人”

苏轼爱国爱民,却常常不得意

他在游历山河后

走出了顾影自怜的狭隘

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境界

他于江边开垦荒地

自建“东坡学堂”

还发明闻名于世的

“东坡肉”和“东坡肘子”

一起在品冠治愈的歌声中,感受苏轼的“生活美学”

虽然苏轼心中有个

想做“闲人”的愿望

但其实他并不“闲”

在生活乐趣源源不绝的同时

仍心系着百姓

苏轼在一生中

担任过不少官职

是个体恤民生的好官

他在徐州任职时

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

黄河决口,淹了45个县

在关键时刻,苏轼亲赴城门

阻拦欲举家迁走的富户

同时动员全城军民

参与到抗洪中

哪怕被贬至惠州期间

他仍然放不下百姓

引蒲涧滴水岩之水进广州城

解决市民饮水问题

苏轼的心里存有许多抱负

尽管在一些地方无法施展

但他总能找到发挥的地方

就像康震所说:“真正做闲人的人,

从不说自己是个闲人。”

一起在品冠治愈的歌声中,感受苏轼的“生活美学”

从“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到“一蓑烟雨任平生”

笑看风云的苏轼

也从未忘记内心的社会责任

所以了解一个立体的苏轼

并不能仅仅凭借一首诗词

而是应该贯穿着解读

这样的苏轼让我们相信

真正的美是

既要有对内心的审视

也要有对未来追求的勇气和行动

这样的生活美学

历经千年也不褪色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5月 17日 下午12:03
下一篇 2023年 5月 17日 下午12: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