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发生的大事,沉寂已久的玉米市场

一条信息,“泄露”了玉米市场的秘密

这几天很多自媒体都说,拍卖快来了,“笼中虎”快出来了,玉米马上大掉价了。(具体价格参看第二篇文章)劝大家赶紧抛售库里的粮食。就个人观点认为(只是我个人观点,投资有风险,贸易需谨慎。)即便临储进行拍卖,对当下的玉米市场不会产生“横冲直闯”的影响,大家要出手玉米,是因为时间到了这个节点上,现在不出售,过一段就会和拍卖粮叠加出库,可能价格会有波动,而且物流也会相对困难。除非有信心等到八,九,月份,但是现在的价格已经在高位运行,在持粮待价就有点“赌”的成分了,应该见好就收。预计今年的拍卖玉米会出现抢购现象,如果后期没有国外大量进口冲击,这种势头会持续到拍卖结束。

对于进口粮食这一块,没有明确的数目,官方也不会有具体数量,因为这要根据很多国际,国内具体形势而定。而且进口手续繁杂,过程冗长,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期内国内玉米供应紧张也是不争的事实。

据ABC报道,5月10日,澳大利亚谷物生产者协会发表联合声明称,由于中国正在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即将对澳大利亚大麦加征关税。

负责人韦德曼对ABC表示,大麦是出口中国的三大农产品之一,加征关税将伤害澳大利亚所有阶层利益,而中国对大麦进口有市场需求,因此他们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决定感到意外。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伯明翰则表示,澳政府对此事十分关切,为了捍卫农民利益,将向WTO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发起诉讼,同时他在声明中称,澳大利亚政府将利用最后一点时间(19日中国将做出决定),努力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在去年的8月份,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到不顾中方反对,单方面直接提高对中国的5500亿美元进口关税,当时中国就强烈反对:“不要低估中国人民的决心,立即停止错误做法,否则一切后果由美方承担”。中国用词已经非常严厉了。

今年,以美国为首的一些欧洲国家更是不断挑战中国的底线,14日,特朗普叫嚣:“我们可以中断与中国的所有关系”。中美的贸易关系会更加曲折复杂。进出口都会受到影响。

5月14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夏季粮油收购工作、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有关情况。从会上获悉,今年我国夏季粮油生产形势较好,有望获得好收成,收购量稳中有升。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情况基本摸清,账实基本相符,质量总体良好,储存较为安全,结构布局逐步改善。粮食库存数量可满足全国居民一年以上正常消费需求。

目前,我国政策性粮食库存主要有政府储备和其他政策性粮食库存等,政府储备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充分体现。从品种上看,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占比约七成,有利于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大米、面粉等成品粮库存占比不断提高,应急保供能力得到有效保障;粮食主销区库存占比有所提高,库存布局逐步改善。

我们解读一下会议中提到的一个数据,那就是:稻谷,小麦等品种占比约七成。那么,反过来说,其余粮食只占比三成,那么玉米占比多少

国内玉米现货不是很乐观,我们只能使用这些中性词语。坊间很多人预测的五月中上旬国储拍卖一定落实,“传说”已经不攻自破,各路人士“计算”国内的玉米存量,看来也只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中储粮、中粮、中央直属库,储备粮食有什么不同?其实,这三种粮库说白了是一家。都是国家的,只是各有分工。中储粮更偏轮换,中粮更偏向临储,中央直属在轮换、国储、临储、地储都有涉及,更偏向于各地地储。以上这几种粮食机构都应该包括在内。

对于国家具体有多少粮食这个问题,这是个类似中国有多少核弹头的秘密。之所以不公开具体数据,是因为如果公开的话,将对国际粮食市场造成很大影响,毕竟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买家”。你想,你去商业谈判,结果人家都知道了你的底牌,那还怎么谈?所以国家只是公布大致情况,官方总结一句话:“不怕胖,随便吃,粮食有的是。”

但是,我们从官宣的这次会议上可以大致解读一下玉米的情况,这占比不是很大。

聚焦现在的玉米市场,基层基本已无余粮,大部分把持在中间环节的贸易商手里,对于先期收购的玉米,有的吨单价涨幅在300元左右。但是,必须承认这部分持粮贸易商不但有远见,更有胆识,对于现在的高盈利,他们值得,也是自己“拼”出来的。

上周玉米之所以有短暂的“低眉”,是先期大量信息炒作五月中旬拍卖落地,还有就是华北新麦上市,出现的“低迷”价格,很多人预测,小麦会大量替代玉米作为饲用。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也做国具体分析,玉米,小麦价格趋近时,理论上是可以的,营养上也可以接受。

但是,2020年,世界级的粮荒,作为人口主粮的小麦是不会大量用作畜牧饲料的。而且,小麦的初收价格也站不住脚,随着大量上市,肯定会有波动,人云亦云的道理并不一定正确。五月初湖北新小麦开始上市,无论是质量和数量比去年都有所下降,而价格每斤偏高0.02元,上半年粮食市场整体紧张,玉米同比上涨10%,小麦同比上涨1.74%,在玉米高价运行成本下,小麦借力上涨。

今年小麦也实行了首次限量模式,2020年小麦收购总量限定为3700万吨。

客观来看,今年限量收购的3700万吨并不少,占到最近几年小麦平均产量1.33亿吨的1/3,最近几年小麦托市收购量在2000-3000万吨。今年虽然是限量收购,但是留出很大收储空间。

限量托市收购明确限定了政策托市收购力度,主要是降低政策收购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市场主体有了更多的收购空间,小麦市场化程度继续提升,上市期间看涨动力将有所下降,此外价格波动性或增大。现在就界定小麦价格低,可以大量取代玉米做饲用,还为时过早。

玉米在11日出现“低眉”时,我们就坚持这只是短暂现象,三四天后果然再次“扬眉吐气”。就现在而言,即便国储进行拍卖,对现有的玉米价格不会造成“跳水”式冲击,玉米还会在较高价位运行。

作者:粟玉粮仓,个人公众号–财富农业(ID:cfny625588),致力服务三农,提供更真实实用的信息。(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看更多粮食信息。)

一条信息,“泄露”了玉米市场的秘密一条信息,“泄露”了玉米市场的秘密一条信息,“泄露”了玉米市场的秘密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5月 12日 上午11:15
下一篇 2023年 5月 12日 上午11:22

相关推荐

  • 中医治则名词汇总

    八法 见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程氏把药物治病的作用,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但八法的实际运用,早在张仲景《伤寒论》中已经赅备。 辨证施治 运用中医的诊…

    生活知识 2023年 2月 3日
  • 如何轻松快速开始健康的生活方式

    想要过上健康的生活,不一定需要做出巨大的改变。只需要遵循一些简单的规则,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和快乐。下面是10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保持足够的睡眠:每…

    生活知识 2023年 4月 8日
  • 原来白糖这么厉害(带你重新认识白糖的威力)

    说起糖,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甜的”,其实糖除了能治愈身心以外,在生活上还可以解决不少小烦恼。 不看不知道,仔细一琢磨,真的很实用,看完我就转发了。 白糖生活篇 一、清洁不干胶 …

    2023年 7月 28日
  • 籍贯到底该怎么填?现在籍贯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知乎

    现在在填写很多资料的时候,有一个栏目会经常出现,那就是籍贯。 看到籍贯,很多人其实都不明白是什么东西,大多数人都简单理解为所谓籍贯就是自己老家的地址。 但籍贯跟祖籍完全是两回事,那…

    2023年 5月 14日
  • 上九天揽月拉开中国探月序幕的是哪个探测器

    九天揽月星河阔,月之皎洁神秘,留给人类无穷的想象。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晴空下的明月美妙绝伦,更包含着我国载…

    2023年 6月 10日
  • 三伏天做什么菜吃比较好

    三伏天,建议把这5种菜晒干,炖肉吃比新鲜的还好吃,放一年不坏。当下就是炎热的三伏天,日头正足,阳光暴晒,这个季节晒谷物、菜干再合适不过啦,夏季也是很多蔬菜瓜果上市的季节,一些时令的…

    2023年 1月 7日
  • 北京热门景区预约难

    端午假期,为方便游客出行,文旅君汇总了北京部分热门景区的预约入口,出行请提前预约,详情如下: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小程序预约参观。 天安门城楼 故宫 故宫博物院小程序预约参观。 …

    2024年 1月 12日
  • 穿山甲会不会灭亡(穿山甲灭亡给人类的影响)

    还记得《葫芦娃》中那只萌萌的穿山甲吗?它眼睛圆溜溜的,还会打洞,现实中的穿山甲也是如此可爱。大家对穿山甲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哺乳动物,接着便是它的药性了。 穿山甲是一种哺乳动物,这种小…

    2023年 5月 27日
  • 速冻饺子和新鲜饺子口感有区别吗

    随着时代的进步,平时大家都会因为工作、生活忙的不可开支,年轻人都喜欢买些速冻的东西放在冰箱,特别是袋装速冻饺子,那速冻饺子蒸多久才好吃?速冻水饺散装与袋装的区别? 一、速冻饺子蒸多…

    2023年 8月 3日
  • 揭阳揭氏祖先在哪里,揭氏历史

    早在秦朝时期,广昌也是揭氏祖上的居住地,他们的先祖原来不姓“揭”,而是姓“史”,揭氏始祖揭猛原名史定,出生于广昌,后随秦军大将王恢南平百越而留任揭阳县令,并在汉元鼎六年(前111)…

    2023年 2月 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