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时期台湾历史(明郑时期台湾史)

◎前言
最近连续三期旅记整理完高中历史课本「台湾史前及历史初期」、 「荷西时期」 、「明郑时期」的课文,本期旅记再整理一份台湾从史前至明郑时期的事件年表。十六、十七世纪的台湾,以「福尔摩沙」之名,跃上国际舞台, 因此我也将同一时期东亚所发生的大事,列入这份年表,供读者参照,更可明了当时东亚的国际局势,对于台湾历史的影响。

对台湾史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延伸阅读「清领时期」 、「日治时期」的台湾事件年表。


《台湾年表-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

图:左镇人

重读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事件年表

史前时期
.台湾最古老的人类-左镇人(三万至二万年前)。
.长滨文化(一万五千年至五千年前)。
.大坌坑文化(七千至四千年前)。
.牛骂头文化(五千至二千五百年前)。
.圆山文化(四千五百年至三千年前)。
.芝山岩文化(四千至二千五百年前)。
.卑南文化(三千五百年至二千年前)。
.麒麟文化(三千年至二千年前)。
.茑松文化(二千年至四百年前)。
.十三行文化(一千八百年至四百年前)。
230年(三国.东吴黄龙2年)
孙权派兵出海征讨夷州,夷州可能是台湾。
607年(隋炀帝大业3年)
.隋炀帝派遣朱宽陈棱,征讨流求住民。流求可能是台湾。
1171年(宋孝宗干道7年)
汪大猷遣兵屯戍澎湖。
1335-1349年(元顺帝至元年间)
.设置澎湖巡检司。
1372年(明太祖洪武5年)
.撤澎湖巡检司。
1405年(明成祖永乐3年)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1430年(明宣宗宣德5年)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三年后返回中国。
图:葡萄牙人手绘的航海图,是目前所知最早绘出台湾的一张地图(1554年)

重读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事件年表

1492年(明孝宗弘治5年)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1497年(明孝宗弘治10年)
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开启往东方的航路。
1519年(明武宗正德14年)
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展开环绕地球一周的航程。
1521年(明武宗正德16年)
麦哲伦抵达菲律宾群岛,遇害于菲律宾。
1543年(明嘉靖21年)
.葡萄牙人经过台湾,命名为「福尔摩沙」(formosa)。
图:《东南海夷图》(绘于明嘉靖34年,西元1555年)

重读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事件年表

1563年(明世宗嘉靖42年)
俞大猷戚继光追剿海盗,海盗林道干到东番魍港(今嘉义布袋)。
1579年(明神宗万历7年)
.荷兰人宣布脱离西班牙的统治,建立「荷兰共和国」。西班牙不承认其独立,双方展开长期对抗。
1580年(明神宗万历8年)
.西班牙耶稣会教士前往澳门,归途遇台风,漂流至台湾。
1595年(明神宗万历23年)
.荷兰突破葡萄牙垄断南非好望角航线,前往东南亚贸易。
1596年(明神宗万历24年)
.荷兰始至爪哇万丹(Bantam)。
图:葡萄牙人手绘的东亚地图(1601年)-中国与日本

重读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事件年表

1600年(明神宗万历28年)
.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关原之役,德川家康统一全国,奠定江户幕府政权。
.荷兰船爱情号(De Liefde)航经太平洋遭风暴,漂流至日本九州丰后,开启荷兰与日本的通商契机。
1601年(明神宗万历29年)
.荷兰人出现于澳门海域,被称为「红毛」。
1602年(明神宗万历30年)
.荷兰成立「联合东印度公司」(1602-1799)。
.本年底及次年初,陈第追随沉有容追击倭寇,抵达台湾。
1603年(明神宗万历31年)
陈第完成《东番记》,为最早记录台湾原住民的历史文献。
.荷兰在爪哇万丹设立商馆,扩大在东亚贸易网络。
图:欧洲人想像图绘的台湾原住民

重读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事件年表

1604年(明神宗万历32年)
.荷兰提督韦麻郎(Wijbrandt van Waerwijk)入据澎湖,被明朝将领沉有容谕退。
1605年(明神宗万历33年)
.荷兰占领安汶,垄断印尼海域的香料市场。
1609年(明神宗万历37年)
.荷兰在日本平户设商馆,推展日荷贸易。
.德川幕府命九州岛原藩主有马晴信招谕台湾,却遭台湾原住民抵抗,失败而返。
1615年(明神宗万历43年)
.长崎代官村山等安奉德川幕府命令,率十三艘船舰远征台湾,是日本首次大规模的对台用兵。但遭遇台风,无功而回。
1616年(明神宗万历44年)
.德川募府限定外国商船仅能在平户,长崎两港贸易。
1619年(明神宗万历47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设立贸易总部于爪哇巴达维亚(今雅加达)。
图:17世纪大员(安平附近)的景象

重读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事件年表

1621年(明熹宗天启元年)
.颜思齐、郑芝龙屯聚台湾。
1622年(明熹宗天启2年)
.荷兰攻击澳门失利,转据澎湖。此举引发明政府抗议,并派兵驱离,荷兰人筑堡垒与明军相持不下。
1624年(明熹宗天启4年)
.荷兰退出澎湖,转据台湾,以安平为新据点,建「奥兰耶城」(Orange)。
郑成功在日本平户出生。
宋克(Martinus Sonck)担任首任福尔摩沙长官。
1625年(明熹宗天启5年)
.改建「奥兰耶城」为「热兰遮城」(Zeelandia),即今「安平古堡」。
.荷兰人在赤崁初筑普罗文遮街,是台湾第一条欧式街道。
.颜思齐病死,郑芝龙继任为首领。
图:「圣萨尔瓦多城」(基隆社寮岛)

重读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事件年表

1626年(明熹宗天启6年)
.西班牙舰队登陆鸡笼(今基隆),为西班牙统治北台湾的开始。
.西班牙人在社寮岛建筑「圣萨尔瓦多城」(San Salvador)。
.「滨田弥兵卫事件」发生(1626-1628)。
1627年(明熹宗天启7年)
.荷兰首派传教士干治士(Georgius Gandidius)抵台,在新港社传教。
1628年(明思宗崇祯元年)
.受「滨田弥兵卫事」件影响,日本关闭荷兰平户商馆,日荷贸易一度中断(1628-1632)。
.郑芝龙投降于福建巡抚熊灿,被授予「海防游击」职衔。
.西班牙在淡水筑「圣多明哥城」(今「红毛城」)。
图:「新港文书」-台湾原住民首次使用文字记录

重读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事件年表

1629年(明思宗崇祯2年)
.荷兰第二位来台传教士尤纽士(Robertus Junius),以罗马拼音记录原住民语言,称「新港语」汉籍文献则称「红毛字」。
.西班牙人在淡水展开传教。
.西班牙船遭遇台风漂流至蛤仔难(噶玛兰),船员全数原住民杀害。
1633年(明思宗崇祯6年)
.料罗湾海战,郑芝龙大败荷兰台湾长官普科曼斯
1634年(明思宗崇祯7年)
.修筑十年,「热兰遮城」完工。
.西班牙人击败蛤仔难番社。
1635年(明思宗崇祯8年)
.德川募府禁止日本人出洋及下令海外商人返国。
.德川募府规定西洋及中国商船仅限于长崎交易,并废除朱印船制度(指朝廷颁给朱印的船只才准出洋)。
郑芝龙消灭海盗刘香及其党羽,中国沿海趋于平静。
.荷兰人征讨小琉求番社,展开杀戮以报复荷籍商船船员被当地原住民杀害。
图:荷兰人召开原住民头人会议

重读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事件年表

1636年(明思宗崇祯9年)
.荷兰传教士尤罗伯在新港社首设学校。
.荷兰人在台湾首次召开原住民头人会议。
1637年(明思宗崇祯10年)
.日本爆发「岛原之乱」,成为日本锁国政策的导火线。
1639年(明思宗崇祯12年)
.日本正式实施锁国政策(1639-1854),禁止荷兰与中国以外国家赴日贸易。
1640年(明思宗崇祯13年)
.荷兰人在台湾开始实施番社税赋承包制。
1641年(明思宗崇祯14年)
.荷兰人将原住民头目集会制度化为「地方日」活动。
.荷兰占领麻六甲(1641-1824)。
.荷兰商馆从平户迁至出岛。
图:「圣多明哥城」(红毛城)今貌

重读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事件年表

1642年(明思宗崇祯15年)
.荷兰驱除北台湾西班牙人。西班牙人结束在台统治。
.荷兰人将淡水「圣多明哥城」改名为「安多尼城」(Antonio),时人称为「红毛城」。
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明思宗崇祯17年)
.明朝灭亡,清朝建立。
1645年(清世祖顺治2年.明唐王隆武元年)
.南明唐王赐郑成功国姓朱,号称「国姓爷」。
1646年(清世祖顺治3年.明唐王隆武2年)
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开始抗清事业。
1648年(清世祖顺治5年.明桂王永历2年)
.荷西签定「赫斯特条约」(Treaty of Munster),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
.荷兰人建立台南及麻豆学校。
1651年(清世祖顺治8年.明桂王永历5年)
沉光文乘船遭风,漂流至台湾。
图:赤崁楼

重读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事件年表

1652年(清世祖顺治9年.明桂王永历6年)
.「郭怀一事件」爆发。
.荷兰人始于赤崁筑「普罗文遮城」(今赤崁楼)。
.荷兰领占领好望角,控制通往印度洋的航权。
1653年(清世祖顺治10年.明桂王永历7年)
.荷兰建立「普罗文遮城」,即今「赤嵌楼」。
郑成功被明桂王册封为「延平郡王」。
1655年(清世祖顺治12年.明桂王永历9年)
.荷兰派遣第一批使节到北京谒见清朝皇帝。
1656年(清世祖顺治13年.明桂王永历10年)
.清廷发布海禁令,片板不许下海。
1659年(清世祖顺治16年.明桂王永历13年)
郑成功北伐南京,遭遇失败。
图:郑成功攻打大员的情景

重读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事件年表

1661年(清世祖顺治18年.明桂王永历15年)
.清廷发布迁界令,以牵制郑成功
郑成功从鹿耳门登陆「普罗文遮城」,包围「热兰遮城」。
.明桂王遭清兵杀害,南明政权灭亡。
郑成功立台湾为东都,赤崁为「承天府」,置「天兴」、「万年」二县。
1662年(清圣祖康熙元年)
.荷兰与郑成功签定和平条约,荷兰长官揆一投降。
郑成功卒,子郑经继位。
1664年(清圣祖康熙3年)
郑经在大陆兵败,放弃厦门、金门据点,撤退至台湾。
陈永华辅佐郑经建设台湾。

1665年(清圣祖康熙4年)
施琅周全斌攻台不成。

1666年(清圣祖康熙5年)
.台湾孔庙落成;实行科举(只考到举人一级)。
.荷兰人攻占鸡笼。后来又撤离。
1668年(清圣祖康熙7年)
.水连沙(南投日月潭)原住民杀害林圯
1670年(清圣祖康熙9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船只来台,双方发展贸易关系。
图:明郑政权在台湾的行政区域图

重读台湾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荷西时期、明郑时期-事件年表

1673年(清圣祖康熙12年)
.清廷「三藩之乱」(1673-1681)爆发。
1674年(清圣祖康熙13年)
郑经利用「三藩之乱」,进攻大陆沿海。
1675年(清圣祖康熙14年)
.欧洲出版《被遗误的福尔摩沙》,探检讨台湾被郑成功攻占的原因,归咎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总部的错误决策。
1680年(清圣祖康熙19年)
郑经反攻大陆兵败,退守台湾。
1681年(清圣祖康熙20年)
郑经卒,子克塽继位。
1683年(清圣祖康熙22年)
施琅攻台,郑克塽于澎湖兵败后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

(0)
上一篇 2023年 4月 22日 上午8:56
下一篇 2023年 4月 22日 上午9: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