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这方史称“土熟、多霖雨,稻菽再生,扼塞冲要”(《旧唐书》的土地。先秦以前叫做鬼方,春秋旧战国时称为夜郎国地;两汉时行属苴兰,后录;随称宾化,唐唤望江;五代时属普里部,宁代隶属普定府;元大腐七年(1305年)普定府升格为普定路后,在这里分设习安州,州城在距今安顺市30公里的旧州镇。
朱无平璋建立大明王朝后,鉴于“霭翠辈若不尽服,虽有云南而不能保”的局面,为了屯垦戌边,开发西南,除让沐英率大军屯驻云南,以对付主蒙胧元的残余势力和时叛时服的土司政权外,还让安陆假吴复择地在“西南冲剧,夷汉襟喉,土厚水深,川潆峰列”(《安顺府志》)的阿达卜寨设栅筑城,并将普定卫、习安州合并设立安顺军民府,从此作为地名的“安顺”二字,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件和方志典籍中。
《贵州图经》中也有安顺“城围七百一十五步,周壁四门,东曰朝天,西曰户安,南曰怀远,北曰镇夷,洪武十四年(1381年)安陆候吴复建”之类的记载,这就是杨文澜的《情景赋》中:“粤稽古传这普定卫,又号习安”和“交趾经张辅之平,云南本沐英之镇”等建置沿革之缘由。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